分享

谁会把自家的垃圾到处给人看呢?

 金苹果6 2022-11-03 发布于北京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
Image
——1——
一位女士不停地诉说自己多年来的苦,滔滔不绝,没完没了。
法师打断她说:“你的苦还真多啊。”
女士说:“是啊,别人诉苦只需三天三夜,而我的苦三年也说不完。”
法师问:“那是什么时候的苦呢?”
女士回答:“是前几年的。”
法师说:“那不是已经过去了吗,为什么还要紧抓不放呢?”
女士不语。
法师接着说:“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说:“当然很臭了。”
法师问:“那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回答:“当然是拉完了就冲水冲掉了。”
法师问:“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这是我的粪便?”
女士说:“那多恶心啊。”
法师说:“对啊,苦难和粪便是一样的,都很臭。既然都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给别人看。既恶心自己,也恶心了别人。”
法师接着说:“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我们要忘记过去,安住当下就能自在幸福。”
——2——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心理学专家曾奇峰谈到,抱怨是心理学上退行的表现,把自己退行到婴儿期,自我意识范围变小,放弃了自我成长和智力的使用,并且使说话变成了近乎嘴唇的“吸吮”动作,其内容没有意义,所以别人不愿意听,还把自己变成了怨妇。
更重要的是,抱怨在催眠般地向对方传达这样的暗示信息:你不能,也不愿意满足我的需求。这是双重的否定,既否定了对方的能力,也否定了对方的意愿。这就是抱怨始终无法解决关系问题的原因。
从潜意识的角度讲,抱怨的目的就是使抱怨者自己永远处在欲求不满的抱怨中。
根据大脑的生理运行机制,如果你的行为不对,大脑会让你的行为进行负向加强。如果你的行为正确,你就可以彻底改变自己。
所以,抱怨原生家庭、童年遭遇、伴侣不爱自己、孩子不听话等等,只会让大脑对你的抱怨进行负向加强,人就会长期不断的处在抱怨之中。
Image
——3——
给自己定下一条军规:永不抱怨。
一个人深陷泥潭的时候,本来就很容易产生负能量。如果这个时候仍然在抱怨,就会形成负能量的叠加状态。
就像在沼泽地了,你越是抗拒,越是歇斯底里,就会陷得越深。快速平复你的心情,人生会少很多痛苦。
如果任由情绪爆发,就会形成抱怨的螺旋,长此以往形成惯性。那么,抱怨就会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就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如果你在抱怨,那么你可能是停止了成长,把自己变成了受害者,也成为别人的加害者。你渴望得到的满足也正是你无法为别人做到的,你缺失的也正是你不能分享给予别人的,所以你才责备、抱怨、索取。
只有自我了解、自我满足、自我负责,才你成长的必经之路。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4——
一个被诬陷入狱的年轻人坐牢10年后出狱了,逢人就说自己被冤枉入狱的凄惨经历。
20年过后,有一天遇到了法师。年轻人也给法师讲了自己的经历。
法师问:“你坐牢多少年?”
年轻人回答:“10年。”
法师说:“不对,你记错了。”
年轻人不解地说:“是的,没错,就是10年。”
法师说:“你坐了30年牢。因为你虽然出狱已经20年了,但你仍然活在过去的监牢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