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0年,尖刀班班长许明习发现子弹和手榴弹都没有了 敌人大喜围

 退休老头吴工 2022-11-03 发布于山东
1980年,尖刀班班长许明习发现子弹和手榴弹都没有了。敌人大喜围了上来,许明习打开刺刀,跳出战壕,拉开了格斗的架势。
 
1980年9月,我罗家坪边民登上我罗家坪大山采药时,竟意外发现越军的一个连偷偷在山上构筑工事。
 
10月,上级命令收复罗家坪大山。
 
前线指挥部把断敌退路,阻敌援兵的任务交给了某部九连。
 
九连二班光荣地担负起了尖刀班的任务。
 
班长许明习在战斗打响之前,带领二班向敌后的19号高地推进。
 
深沟,堑壕,地雷阵,尖刀班一路突破,迅速占领了阵地,并开始构筑工事。
 
11时13分,我军开始了炮火准备。
 
随着炮火的延伸,附近186高地的敌人发现了占领19号高地的尖刀班,立刻以密集火力妄图消灭我的尖刀班,确保他们的退路。
 
配属的机枪手王文昌壮烈牺牲,还有2名战士先后负伤。
 
许明习发现,当前这种形势,必须火速抢占右前方的制高点:20号高地。
 
敌人也发现了尖刀班的意图,利用修筑好的明暗堡和工事,疯狂地阻击我尖刀班战士们的进攻。
 
时间紧迫,许明习把指挥的任务移交给副班长,自己则顺着山沟,向敌人的阵地摸过去。
 
刚登上20号高地,186高地上的敌人就向许明习扫了一梭子。
 
许明习敏捷地一躲,赶紧摸摸脑袋,发现没事。
 
然后他冷静的选好地形,眯起一只眼,手中的冲锋枪哒哒哒拉出一条火线。186高地的两名机枪手当即了账。
 
吓得另一个敌人扭头就跑,被许明习手里的冲锋枪单独点了名。
 
尖刀班的战士们跟着冲上了20号高地。
 
敌人发现自己的后路被断,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附近六个地堡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了20号高地。
 
我方一名战士不幸牺牲。
 
好一个许明习,又一次背上冲锋枪,带上手榴弹,隐蔽前进,20分钟后,在重机枪的配合下,悄悄摸到了186高地的堑壕前沿。
 
许明习先是消灭了两个突然从交通壕里钻出来的两个越南特工。接着又顺着敌人的来路找到了敌人的两个暗堡。
 
敌众我寡,许明习知道自己必须江边洗萝卜——一个一个来。
 
手榴弹一扔,第一个暗堡的两个机枪手被炸死。
 
第二个没成功。
 
怎么办?
 
挨近了打!
 
几个翻滚,到了暗堡的脚下,瞅准了机枪口,把握好手榴弹的时间,一扔,解决!
 
这下,许明习想不被敌人发现也不可能了。
 
十几个敌人围了上来:投降吧,中国娃子!
 
许明习用子弹回答了敌人生硬的中国话。
 
投降?笑话!
 
许明习再次扣动扳机时,枪哑了!手向后一摸,空的!手榴弹也扔完了!
 
敌人听到许明习的冲锋枪没了动静,也不躲在草丛里了,一个个吱呀乱叫地冲向许明习。
 
拼了!
 
打开刺刀,许明习就跃出了战壕。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啸叫,接着又突然消失。不好!许明习赶紧卧倒。
 
果然,我军的一发炮弹精准命中向许明习扑来的敌群。
 
20号高地尖刀班的战士发现班长遇险,都急红了眼,战士李祖武冲上186高地,却没看到班长。
 
他只好朝最近的敌人甩了一颗手榴弹,撤了下来。
 
许明习呢?
 
他还活着。他趁着炮弹爆炸的气浪,滚进了一个小石洞,这个小石洞正好被茅草遮蔽住,所以无论是后来的敌人,还是战士李祖武都没发现他。
 
不过,虽然他活了下来,也晕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大半天没喝水没吃饭,让他全身冰凉,喉咙火热干涩,耳朵里仿佛有一万只蚊子嗡嗡作响。头也疼得像马上要炸裂一样。
 
他知道自己必须趁天黑离开这里。
 
他试着挪了一下腿,根本使不上劲儿!
 
身上不知道是血还是水,又黏又湿。
 
爬!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爬回部队去!
 
不知过了多久,许明习发现自己竟然又爬回了原来的位置,糟糕,迷路了!他心里一急,憋着一口气想站起来观察一下地形好辨明方向,却一头就栽倒在地。
 
直到天色微亮,许明习才悠悠醒来。
 
凭借着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积攒下的这点体力,许明习终于在拂晓之前和寻找他的战友们会合了。
 
这时他的双手早已经被划破,双膝早已被磨烂。
 
许明习在罗家坪大山收复战中,毙敌10人,摧毁暗堡两个,战后火线加入组织,并荣立个人一等功,提升为排长。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
 
这位传奇英雄1984年4月又参加了老山作战,在“7.12”大战中壮烈牺牲,安葬于麻栗坡烈士陵园。
 
青山重重浓雾茫茫,巍巍罗家坪大山耸立在南疆。
餐风饮露,紧握钢枪,边防战士战斗在云的海洋。
强军使命心中装,何惧热血洒边疆!
 
向我英勇的边防勇士,向所有牺牲在保卫边疆战斗的烈士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