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行崇明-9

 史客郎骑行 2022-11-03 发布于湖南

(六)济民墩


继续向南骑往六滧村,过向堡公路的南横引河桥,远远看到一个土墩,在六滧港东的南横引河南岸。

土墩约四五米长,二米多宽,一人多高,上面长着树,周围是菜田,就在两河交汇处的西南角

济民墩又叫救人墩、救命墩,或者避潮墩,就是在潮灾、洪灾时老百姓最后躲避的土墩。乾隆县志记载:济民墩,一名避潮墩,雍正十年秋潮大作,民死无算。次年,知县高国楹建议筑墩四十二座,以济沿海居民。

修筑济民墩需要土地和人力,省里要求“里民按照田亩多寡,分工挑筑,星列各沙后。”

但特大潮灾并非年年有,于是“因年久废弛,附近居民侵削,基址殆尽。乾隆十六年,省里再次要求淮扬所属一带沿海地方修筑避潮墩,以防潮汐。崇明知县王纬查明原来四十二个避潮墩的位置,要求居民照旧挑筑,另外新增九墩,基地统一为二亩一分,每占用民地一亩,准许在新涨沙涂内拨还二亩。

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其间也就十八年,原先的避潮墩已经废弛,在王知县解决了占用民地的补偿问题后,避潮墩一直保持到光绪年间,约130年。

如今这五十一座济民墩大部已经消失,据说西沙湿地公园内比较多。乾隆县志有全部避潮墩所在位置的记录,与此地相近的有二座老墩:一“在五滧镇东,离海八里”,一“在小五滧镇,离海十里”;以及一座新墩:在向化镇,离海十里”。我看到的这个土墩应当是其中一座的残余。我围着土墩转了两圈,没有看到保护标志,但保护得似乎不错。

六滧口

(七)东沙


土墩南边一条路是闸东公路,过六滧港桥后约一里到六滧村,继续往东是滧西村和七滧村。

1989年版《崇明县志》卷二自然地理-“主要沙洲涨坍”记载:东沙,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露出水面。位置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江中,东临大海,西涉江至太仓洲,南涉江至吴淞港,东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县,西北涉江为狼山。宋天圣三年(1025年),东沙与新涨成的姚刘沙接壤,元部初坍没。对照今图,东沙的一部分约在今向化乡六滧大队和汲浜乡滧西、七滧、滧南村一带。

沙洲坍塌后,其主体部分应该不会全部被水流冲走,像东沙西沙在元末明初坍没,只是其水面以上的部分消失了,其水下部分还在,只要条件满足,又可以很快地重新涨回来,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在明代前期崇明岛不断地迁县治,到后期却形成一个大岛。

我现在骑行的这条路属于后来的高头沙,但沙体的下部依然是唐代的东沙。闸东公路的东端连接汲浜公路,公路东侧是七滧,比六滧窄一些,也要宁静很多。

(八)广福寺


七滧村向北2公里是广福寺。

广福讲寺天王殿也作山门殿,正门楹联是:“长江第一寺,咸丰最初香”,边门为东海招提、瀛洲兰若

广福寺是崇明岛上规模最大的两所佛教寺庙之一,其前身是汲浜镇北首的武圣殿,始建于清咸丰年间。

唐贞元年间(785~805年),道成和尚于东沙建奉圣寺,崇明县始有佛教。其后,信佛者渐众,寺庙遍布各乡镇,尤以奉圣寺、兴教寺、慈济寺、寿安寺4座古刹最为闻名。每逢佛期,信徒群集庙宇,僧众身披袈裟,拜佛诵经,烧香还愿。

崇明县佛教在明嘉靖元年(1522年)前以天台宗为主,后天台宗渐衰,禅宗继起。1921年后,了道法师自杭州得戒回崇,驻锡于武圣殿,建典型莲社,更名为广福讲寺。了道法师推崇净土宗,境内僧众大多皈依该宗。

1946年,由了道法师的上首弟子叶承法师主持,广福寺南迁至中兴镇南侧现址重建,规模扩大,占地3亩,寺房36间,法器设施一应俱全,至此广福寺初具规模。解放后,叶承法师多方努力,筹集资金,准备扩修庙宇,但没有实现,反而寺毁僧散。

改革开放后,了道法师的再传弟子常定法师从南京栖霞山寺中国佛教僧伽班教习任上回到崇明,发愿重建广福寺,很快于1985年重新开放,之后稳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今日还在扩建与装修中。

我们在大雄宝殿前点燃蜡烛和平安香,为在疫情期间离世的亲友们献上祝福,阿弥陀佛!祝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那片净土。

广福寺所在的镇是中兴镇。乾隆县志中有七滧镇,在城东八十里。光绪县志中还有七滧镇,在城东南七十里;另有下极滨镇,在城东南七十五里,也作汲浜;另有中兴镇,在城东南七十里。民国年间汲浜镇、中兴镇、七滧镇合并为汲浜乡,1995年改为中兴镇。

中兴镇区位于陈海公路南

(九)陈家镇


陈海公路的东端是陈家镇,我把车子停在路牌下,走到机动车的右转车道上,对着零公里标志和路牌拍照留念,警察在对面远远看着,也没什么表示,估计在这儿违反交通规则拍照的疯子很多,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陈海公路(S128)的零公里标志

乾隆初年,此地已有集市,街道向东延伸,曾名天兴镇、东兴镇。后来崇明东部不断淤涨,迁居该地区的居民增加,以陈姓居多,故改称陈家镇。不过乾隆县志、光绪县志都没有出现上述三个镇名,直到民国县志才出现一条记载:陈家镇距城九十五里,在十滧,为赵公堤尽处,又东十余里至海。

这次没有寻访到赵公堤遗址

陈家镇老街应该在陈海公路北边,不过新镇区在南边,可能和沪陕高速(G40)出口在这一侧有关。我们今天订的是格林豪泰酒店,也在陈海公路南侧的一个新园区内,建得很繁华,但人气不足。

晚饭订在崇明胡式土菜馆,在酒店南边2.5公里,正好有几个朋友带老人来崇明东滩散心,我们一起聚餐,其中一位朋友的母亲今天九十大寿,也算为老人家过个生日,有长寿面,可惜没有蛋糕。这家土菜馆是地道的崇明(或者启海)味道,和南通的口味也差不多,而且很便宜,物超所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