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石话] 快乐的分享与分享的快乐

 慕尼黑雨后斜阳 2022-11-03 发布于山东

在慕尼黑大妞家附近,有一条通往公交车站的甬道,路不宽,两侧都是一个一个分隔式的租赁花园。一天经过时,发现高不及腰的栅栏上挂着几个塑料方便袋,里面装着大约二斤左右样子的水果。

尽管我猜测,这十有八九是花园主人供路人随意自取的馈赠。但出于谨慎,我还是没动手,想等来下一个看见它的人,以便验证我的判断。

就在这时,从它斜对面花园里出来一位壮硕的老汉。他认得我,因为我常常带着外孙从这儿经过。

德国老人非常喜爱小孩子,这位老汉就曾多次遇到我们,每次都示意我停一下,然后去他花园小木屋拿来糖果什么的零食送给我小外孙。其实,如果懂德语的话,我很想告诉他,小外孙最喜欢吃的,是他花园栅栏上蓬蓬着的覆盆子,那种非常像桑椹的红果。每次经过,只要看见有熟透的,我都会摘几个填到小外孙的嘴里。

他显然明白了我为何在这里驻足不前,于是一边嘴里说着,一边用肢体语言夸张地示意我。然后,他拿了一袋,我也拿了一袋,双双开心地走了。

袋里装的是李子,紫紫的,个头儿没有我们国内的大,麦黄杏儿大小。

这是这家花园树上秋天的硕果,主人用这种方式,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快乐。

  

外国的节日非常多,不仅有全国统一的节日,各州也有不同的节日,当然多半都与宗教有关。其中“万圣节”在许多西方国家都通行。

我很喜欢“万圣节”,但喜欢的并非它的宗教教义,而是它的形式。夜幕降临时,小孩子们会一拨拨地成群结队敲门讨要糖果,看他们穿着奇异怪诞的服饰,脸上涂抹着小鬼一样的油彩,心里就止不住地乐。

每次我都会乖乖地捧出早已准备好的糖果,并十分配合地装出被他们吓得七魂出窍的样子,逗得小孩子们哈哈大笑,然后转身散去,欢呼着一阵风地去打劫下一家。

更有参与性很强的家长,往往自己也披一身行头,抹得一脸妖魔鬼怪,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跑来跑去,顺便替孩子们收容胜利果实,其乐融融。

在澳洲,我和二丫住在同一个小区,每到“万圣节”前,我也早早买好糖果准备着,包括二丫家的。但是,由于我们这个小区居住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往往枯等半夜也无人敲门。即使这样,包括被疫情阻隔在国内的这两年,我也是提醒夫人早早准备好糖果,哪怕备而无用,也不忍想象小孩子们失望的神情。

圣诞是西方可以比肩我们春节的隆重节日,但人家过得更轻松,更快乐,至少没有搭车涨价以及人情世故那些额外让人纠结的东西。

所以,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国外的节日,纯粹、简单、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