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兰与乱云

 七老爷施政 2022-11-03 发布于安徽

明代文学家李流芳笔下有位“子薪”先生,当之无愧的“花癖”。碰上人家“盆兰正开”,他竟“烧烛照之”,夜以继日地观赏。这倒不算稀奇,宋代的东坡先生早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先例呐。稀奇的是这“子薪”先生有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他欣赏到的不只是“鲜花”,而是生动有趣的人间百态。

“花虽数茎”,映入子薪先生眼帘的却是一幅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浮世绘。他从“或黄或紫,或含或吐,或离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欹”的盆兰,看到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看到了一个活泼泼的社会:“或仰而如承,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来而如就,或往而如奔,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而如傲,或挺而如壮,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语,或独立而如思”——有的像是在恭谨地接过对方的礼物;有的像是在向对方作揖致敬;有的像是在斜着眼睛偷窥对方;有的像是亲昵地走近对方或奔向对方;有的像是在含情脉脉地相顾一笑;有的像是在闹别扭相互嗔怪;有的像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有的像是趾高气扬,显得十分傲慢;有的像是精力充沛地站立那儿亮相有的像是略显倦态,斜倚在那儿养神;有的像是聚在一起亲切交谈;有的像是独处一隅冥思苦想。瞧,多么真实、多么精彩、多么迷人的生活画面啊!他怎能无动于衷而不啧啧称赞呢?

李流芳先生听到子薪先生的“啧啧不已”,似乎也很激动,他说:“盖子薪为余言如此,非有诗肠画笔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他认为,子薪先生如果没有“诗肠画笔”,是不会那样绘声绘色地“形容”盆兰的。醜奴儿则认为,子薪先生不只是一位“花癖”,更是一位心地澄明、平和通达、富有情趣的热爱生活的高人;他那双眼睛,没有被实用主义的欲望绑架、驱使只顾搜寻猎物”——不,它特别善于审美、善于想象善于整合人世间生机勃勃的风光。生活,将“诗肠画笔”馈赠每一个人,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机敏地接受这份馈赠;这,正是子薪先生跟普通庸众大不相同的地方!据此,醜奴儿写了《赏花》。这是2021年7月的事。

近日,重读旧作《赏花》,仍为“子薪”先生眼里的“盆兰”的形象深深陶醉。它们何等雍容、优雅,温良恭俭让啊!如果说,“子薪”先生的那些想象是现实生活在他头脑里的反映,醜奴儿要祝贺他的幸运。醜奴儿眼前常常是清代诗人何绍基笔下的“乱云飞渡”:“忙云失势化闲云,云自无悔不甘心,幻为百千万亿云,云云一气相合分:一云乍起一云落,一云向前一云却,一云奋起一云懒,一云欢喜一云愕……”,怵目惊心的浮躁,怵目惊心的贪婪,怵目惊心的诡谲,怵目惊心的暴戾,怵目惊心的粗鄙!若是“子薪”先生目睹这“乱云飞渡”,他还会产生欣赏“盆兰”时那样诗意盎然的想象么?

注: 浮世绘:日本民间绘画形式之一。兴盛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浮世意指转瞬即逝的漂浮的现世。浮世绘主要描绘市民风俗、美人、风景等,线条简练,色彩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