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业不行,在中国想换个物业为什么那么难?秦始皇能给出原因

 昭烈名臣 2022-11-04 发布于河南
当年在法学院上学的时候,开学第一天,老师叫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这里是法学系,千万不要说我们是法律系。
这有什么区别吗?
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讨论(非业务讨论)一件事情的事情,会有人搬出来一个发条,看这个事情法律是这么规定的。
这其实就没有弄明白,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事实上,我们在讨论的是法律,并不是法条,法治和法条之间,事实上还有一个筋斗云的距离。

不是你看了几个法条,就能理解这是怎么回事,一个法律从业者,跟一个懂法条的学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知道一个法条,要想落地,这里面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法条看着只有一两句,背后却能牵出来整个历史。
比如说经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物业不行,想换掉他们行不行,这个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如果你想知道换掉物业的法律规定,很简单,核心内容就两步,第一,召开业主大会,投票表决取得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第二步提前六十日书面通知物业公司,办理解聘手续。

但是,你如果想换掉物业,这里面可不是两个法条这么简单,从法条到落到实处,在中国最难的,换物业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几十个人的物业团队,就能对抗上千人的业主,甚至很多高端的小区,业主的学历能力都很强,却依然拿物业没有办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区业主之所以斗不过物业,这个根子还要从秦始皇那里去找,这个还真不是开玩笑,还记得破冰行动里的塔寨村吗,设想一下,如果把塔寨村整体搬倒某个小区,你觉得换个物业还这么难吗。

这种情况之下,换个物业跟玩的一样,这里面的区别在哪,本质的区别,并不是因为塔寨村干非法生意,本质的原因是因为塔寨村宗族强大,凝聚力强。
在一个传统的宗族社会,族长的号召力非常强,大家又都是沾亲带故的,做事情非常容易出现,团结一致,枪口对外的情况。
而大城市里,陌生人组成的小区,你住了十几年,连隔壁的邻居都不知道谁是,这也是常有的事情,因为想换个武器,最大的问题,就是业主不团结,如何把业主组织起来,这就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越是人员素质高学历高的小区,越不好团结。

那这事儿跟秦始皇有什么关系,该不会又把这个无关的屎盆子往这个千古一帝身上扣吧,尽管秦始皇身上无端背负了很多的骂名,但这个业主大多数时候干不过物业,这件事的根源,还真的就在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彻底实施了一件政策,叫做编户齐民,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社会的基本形态,此前只是在秦国实行,秦始皇的一统六合,让这件事在全国展开。
什么叫编户,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很好理解,解释给每个人都上个户口,这件事的意义非常重大,中国古代的管理水平,实在是甩西方几十条大街。

只有上了户口,国家知道有多少人口,才能有个基本盘,知道下一步该制定什么政策,西方很长时间都不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王的收税官,到了一个地方,说我们统计一下人口吧,结果报上来,一千个叫约翰,八百个叫亚当,你这户籍根本没法建立起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
编户的另一层含义是小户,秦朝的法律规定,家里有两个成年儿子的,必须分家,如果不分家,以重税,不同时期具体办法略有差别,但本质目的,就是这个户必须小,最理想的就是三口或者是五口之间。
齐民的意思就是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个好像也没什么吧,但这才是创举,齐民意味着,你和你父亲是平等的,你和你爷爷是平等的,你既可以状告你的父亲,也可以状告你爹爷爷。
这就是秦国的编户齐民制度,思想支撑是法家思想,要是孔子知道了,儿子可以起诉老子,那还不得气地吐出来三升血,大骂这是无君无父的禽兽。

编户齐民的目的,就是要把原来的大家族模式打散,让每个人的头上不再有家族这个保护伞,让每个小家庭的力量都变得非常小,这样国家的命令才能畅通无阻。
秦始皇奠定了万世基业,结果死得早,胡亥又是个超级败家子,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之后,连带着秦国也崩塌了。
打着反秦名义的刘老三做了皇帝,为了继续有正当性,既然是反秦,那秦朝搞的那一套,我们都要反着来,于是主流思想从法家,变成了儒家。
但很显然,孔老夫子不是神,他没见过郡县制这种东西,也根本不知道后世发展到了哪一步,历朝历代儒家都是统治者的遮羞布,尽管是名义上的主流思想,但是所有的王朝,用的都是秦朝的制度,全部都是外儒内法。

我们看到历史上所谓的大家族,都是高举儒家旗帜之后,所产生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目的之间的矛盾,大家族本质上被国家所反对,但又以政治正确的方向,顽强的存在于民间。
五世同堂,听起来其乐融融,在古代可能会有百余口人,这种名义上符合儒家的传统,但是在统治者眼里,却是如芒在背。
明朝金华浦江郑氏有一块门匾,上书“天下第一人家”,全家人口已经上千了,马皇后听说之后却很忧虑:“陛下以一人举事而得天下,郑氏千人如果齐心举事,那还不是轻易就能夺取天下么!”
老朱一听,这还了的,赶紧把郑氏族长叫过来,装模作样地探听他的治家之法,族长回答说:“倒也没有什么治家之法,如果说有的话,只有一条,那就是不听妇人之言。”

这事儿细节未必是真的,但是朱元璋对于大家族的防范,那是非常严苛的,只不过在民间,大家族聚集,一直都是打着孔圣人的名号在进行,官府不好明着反对,但内心却是极为警惕。
但社会的基本盘还是秦始皇时期确立的编户齐民制度,只不过不同时期,有一些变形和变通罢了,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宗族势力基本消失,编户齐民彻底实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头上也只有一片天,那就是国家。

所以没有了宗族这种天然的凝聚力,小区业务无法团结,斗不过物业,也就很好理解,十几个人的小混混,能控制十几个街区,也是这个道理,但是特殊情况也是有的,你让小混混去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诸如塔寨村试试,分分钟被打成猪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