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溪本土徽学研究七十年(下)

 宣城历史文化 2022-11-04 发布于安徽

绩溪本土徽学研究七十年

方  静

微信版第1236期

概要:绩溪本土徽学研究,源起于地方史料的官方整理与志书编纂。嗣后,民间地方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渐成风气,并初步形成了一批学术中坚力量。随着一批徽学论文、专著、内刊的推出,学院与绩溪本土学术交流互动的展开,在徽菜、徽商、古村落及本土人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发现、收获和突破,在徽学界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绩溪本土 史料 学术影响 民间

二、民间地方文史研究渐成风气

(四)人物研究不断推新

绩溪自古“邑小士多”,是“名人故里”。绩溪政协《文史资料》辟有“名人片羽”“故人故事”“乡贤追踪”栏目,重视对绩溪名人资料整理收集,绩溪县档案馆还专门建有“名人资料馆”,收集整理了133位名人资料。县档案馆整理出版了《邵作舟》 《寄情书海——王子野文选》 。其中,《邵作舟》一书纳入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2002年,成立“绩溪县胡稼民教育思想研究会”,集结出版了《胡稼民先生纪念集》,首开本土人物专题研究。2003年,程敷錞主编《绩溪程东屏先生书法选》 。2005年胡维平编著了《胡雪岩胡适家世家乡》 。2010年,胡家涛、胡毓骅主编《上庄人》。2013年,汪无奇编著《亚东六录》由黄山书社出版,2016年,程庸祺编著《亚东图书馆追踪》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有关出版商人汪孟邹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王琦、方静编著的《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由沈阳出版社出版,拓宽了曹诚英研究的视野。2019年方静编著《清代绩溪邵棠研究》一书,收入了邵棠《徽志补正》《闻见晚录》等原著和30个民间口传故事,在人物研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

《绩溪徽学通讯》开辟了“人物研究”专栏,胡泉雨连续在《绩溪徽学通讯》上发表了《汪孟邹研究述略》《程朱溪研究综述》《章衣萍研究述评》《胡大刚与胡适》等系列论文。汪振鹏《青袍未合误儒生——绩溪地方学者胡近仁》,汪后华《民国1911—1949绩溪那些名人》,方静《民国时期的绩溪“人才群现象”》《唐代绩溪知县补遗考略》 《汪华家族研究在绩溪的新发现》 《绩溪胡里新发现胡雪岩家世资料考》 《民国作家章衣萍家世研究的新发现》 ,披露了许多新史料。特别是,汪后华发表的《索非——个被人遗忘的绩溪籍民国文化名人》《程憬(仰之),一位被埋没的中国神话学家》,对民国绩溪人物索非、程憬人物资料的挖掘 ,周光山《纪念胡适挚友许怡荪诞辰130周年》 一文对许怡荪资料的整理发现,邵安健、胡广华对民国胡钟吾研究 ,方静、胡泉雨、洪芹近年来对民国硕儒胡近仁来往书信进行系统整理,都引起了徽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五)胡适研究经久不衰

绩溪是胡适的故乡。胡适在中国新旧文化转折的历史紧要关头发挥了极其关键作用。1981—1984年间,绩溪石家村人石原皋撰写的《闲话胡适》在《艺谭》季刊上连载,读者反响强烈,1985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推动了绩溪本土乃至全国的“胡适研究”。尔后,研究成果不断,县内掀起了研究胡适小高潮。

1989年县政协颜振吾编的《胡适研究丛录》由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章伟、周慕军、程其昌主编的《胡适家书手稿》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1997 年,洪树林、汪福琪、章飚和章伟对《胡适家书手稿》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作了修正,又增加了23 封胡适书信、江冬秀5 封家书和钱玄同致胡适的2 封信及《胡适1891—1946 年表》,改书名为《胡适家书手迹》,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又有经传方著《读胡适》 ,胡维平编著《胡雪岩、胡适家世家乡》 ,柯家骅著《胡适与故乡》 ,刘家礼编《胡适妙语与思想》。1995年,中国社科院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召开“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国际学术会议”,绩溪学者颜振吾、胡成业、徐子超应邀参会。1997年至2019年,胡成业以“内部资料”编纂了《胡适外传》1—8册,收录文章200余篇,整理了《1979—2015年胡适著作及研究收藏索引》《1991—2013年台湾胡适资料索引》《香港、澳门胡适研究论著资料索引》。

1986年,上庄胡适故居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经修缮后“内部开放”。1998年升为省保。一批胡适书信及胡适母亲遗嘱被发现 ,胡适结婚时房内失散家俱及胡传遗物七星剑被追回,整修胡适故居时30多幅胡适结婚贺联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胡适故居”藏品。1999年9月24日,安徽大学、安徽教育出版社和绩溪县政府联合召开“胡适学术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绩溪人士颜振吾、洪树林、胡成业、徐子超、方玉良等参加会议。

在县内外专家学者的推动下,由胡成业、方静、刘林发、张国协等人发起,经县民政部门批准,2011年12月15日绩溪县胡适研究会成立。同年12月17日,由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 、绩溪县胡适研究会主办的“纪念胡适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绩溪上庄召开。绩溪县胡适研究会自成立始,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另辟蹊径,每年选取胡适身边的民国绩溪名人,先后召开了曹诚英、章衣萍、程修兹与程朱溪、汪孟邹、胡近仁等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共编辑《胡适研究》内部资料6辑。

三、主要学术影响

(一)从史料性专题研究深入到综合性理论探讨

1997年胡家禔编著《灯檠夜话》一书,其中“采风篇”“拾遗篇”中40多篇文章,是作者担任《黄山》杂志社编辑时搜集撰写的绩溪民歌、民俗和历史旧闻。1998年程怀銮主编《徽溪情》,其中“古今风貌”“典雅风情”“名人纪事”等章节涉及绩溪历史文化资料的文章50余篇。这二部著作对绩溪本土徽学研究氛围的形成很有影响。

1998年8月16—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绩溪县人民政府在绩溪主办“98国际徽学研讨会”,有力地激发了本土徽学研究者爱好者的热忱。

2018年11月3日省徽学会年会在绩溪举行(左为邵之惠,右为方静)

1999年8月,胡成业、汪福琪主编绩溪县徽学研究会十周年纪念文集(1989—1999)《名城遗韵》 ,收录本土作者文章50余篇,其中,余百惠《昔日临溪剪影》、许观明《绩溪古城坊述略》、汪福琪、胡成业《汪华及其家族断略》、程光宪《漫谈祠堂文化》等都极有见地。该书总结了绩溪本土一个时期的学术成果。

二十一世纪后,绩溪本土徽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一批徽学研究骨干由资料收集向理论研究方向深入。2005年7月,胡成业编著《绩溪牛片羽》,收录论文及资料90余篇 。2005年11月6日,首届绩溪徽菜美食文化节期间,省徽学会、省烹饪协会在绩溪召开了全省徽州文化学术研讨会和徽菜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结集汇编了《徽菜与徽文化论文集》。绩溪本土十位作者提交了交流论文,进一步从理论上锁定了绩溪“徽菜之源”的历史地位。

同年,作为绩溪徽学会内部交流资料,方静主编的《绩溪徽学通讯》创刊,为本土徽学研究者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已逝的学人前辈汪光泽、程光宪、汪汉水、经传方、汪俊赓、余百慧、沈新元等都是该刊的核心作者。创刊十五年来,共出刊38期,刊发本土作者500余篇资料性文章或论文,计1000多万字,抢救挖掘了大量珍贵文化史料,探讨了许多历史谜团和理论性问题。如汪汉水《河东市与绩溪胡氏 》 《探秘华阳麻鸭村》 ,沈新元《溯源“三天子都”——探讨绩溪先秦历史》 ,郭因《关于研究徽州文化的一点想法》 《关于保护徽州文化生态的若干思考》 ,张脉贤《绩溪与徽州文化的关系》 、李前智《和谐文化的经典之作——龙川胡氏宗祠木雕荷花图探索与思考》 、汪琴鹤《朱熹在绩溪行迹考》《大徽村遗址草坦说》,胡毓骅《对绩溪〈徽墨志〉的几点质疑》,胡维平《绩溪商帮——徽商军团中的一支劲旅》 ,方静《绩溪竹里明朝“殊字号”鱼鳞图册研究》《绩溪方言语境考略》等,均引起了徽学界的关注。2008年以来,黄来生主编的《中国徽学》共出刊35期。

北村祭社仪式

民间田野调查与探讨思考并进,使本土徽学研究不断走向成熟。2005年,方静继《魅力绩溪》后,《徽州民谣》《解读徽州》《发现绩溪》《审美徽州》相继出版。程光宪《枯木逢春集》《朝晖夕拾》,胡家褆点校、胡在渭编纂的《徽难哀音》,张脉贤《张脉贤文集》,程尚远《梁安撷趣》《绩溪亭阁文化》《绩溪村落的绿色水口》《徽杭古道传奇》《绩溪乡情民俗》,耿培炳《绩溪古城》,洪树林《徽风绩俗》《绩溪民间故事》不断推出,给绩溪本土徽学带来巨大的活力。

2018年11月3日,安徽省徽学会学术年会暨“新时代的徽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绩溪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徽学理事、徽学专家、特邀领导、省外徽学权威以及本县徽学爱好者等应邀参加了本次盛会。会上还应绩溪县委县政府的请求特别设立了“徽州文化与乡村振兴”论坛。

(二)研究成果成为绩溪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七十年来,随着本土徽学研究不断深入,绩溪传统文化挖掘与保护引起了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成果成为政府决策思考的重要因素。2005年,绩溪县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徽菜之乡”及“中国厨师之乡”。2007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被国家文化部纳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试验区”。绩溪县委县政府及时提出了“文旅强县”的战略,取得了可喜成绩。

第一、原县长李前智《和谐文化的经典之作—— 龙川胡氏宗祠木雕荷花图赏析》一文 ,对龙川胡氏宗祠荷花裙板“和谐之源”的解读,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徐子超《徽州地名由来史料的梳理》 ,澄清了许多历史疑惑。第三、有关绩溪民间祭祀汪华“赛琼碗”活动与徽菜之源的理论研究,促成了绩溪“中国徽菜之乡”、“徽厨之乡”的确立。第四、有关“民国时期绩溪人才群现象 ”研究,拓宽了“胡适研究”的视野。第五,有关绩溪古村落研究得到官方认可,26个村被批准为国家“传统古村落”受到保护。此外,绩溪县胡稼民教育思想研究会十五年来对“徽州教育史料”的挖掘与整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绩溪教育”乃至“徽州教育”的认识。

另一方面,徽学界对绩溪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原安大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主持的课题《胡宗宪评传》《明清以来的绩溪社会》均已出版。广州图书馆影印了绩溪清代方竹的《抱山集》四卷。黄山学院毕民智著《走进上庄》、何峰著《村落构建艺术的奇葩石家村》收入合工大出版社徽州村落文化丛书。方静编著《清代汪子青〈绩溪地理图说〉的整理与研究》《民国胡近仁研究》,邵名农编著《绩溪方言俗语》等专著列入了安师大徽学丛书出版计划。此外,安大徽学中心刘伯山教授主持的“中国乡村榜”项目中成功推出“尚村古村落”。韩旭《明清绩溪商人研究》 、周炫宇《近代乡绅的商业经营——以绩溪上庄村胡近仁及其家族产业为中心》 、陈杰《民国时期绩溪县的茧业与茧商研究——以档案资料为中心》 等专题性研究论文,也添补了本土研究的不足。

绩溪民间雕刻大师余远光

(三)本土研究正未有穷期

绩溪本土徽学研究既有优势也有先天不足,任重而道远。民间史料发现与深度整理有待努力,许多历史上的“未解之谜”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攻克。如,(1)存在一百多年的北野县是否就是绩溪县,史上“北野县改绩溪县”观点是否成立?(2)最早出现的县治治所河东市及古城西移研究。(3)绩溪茶商史、徽馆业史的系统研究。绩溪徽馆业与“无绩不成街”民谚流行的研究。(4)唐代绩溪县令补遗及新发现的进士举人名录增补。(5)胡适所言《绩溪小丛书》收集的下落及绩溪古人重要著述的收集整理。(6)明朝弘治、万历版《绩溪县志》的点校及新县志的补正。(7)胡宗宪、方体、胡雪岩、胡传、胡适、胡晋接、胡嗣运、胡不归等人物资料的进一步收集。(8)太平天国战乱对绩溪的影响。

(作者系绩溪地方文史学者,安徽省徽学会副秘书长,安师大历史学院兼职教授,绩溪徽州学研究会、绩溪胡适研究会执行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