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定论:所有的以弱胜强,都是以强胜弱。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和听到一些以弱胜强的案例和故事:
比如,走在大街上,发现有些丑男竟然有很漂亮的女朋友;比如,电视剧战场上,身材纤瘦的文臣竟然能把比他高壮的武将呼来喝去说杀就杀;再比如,很多历史典籍里,诸葛亮使空城计把司马懿玩的团团转、官渡之战的曹操弱的一批竟然打败了袁绍等。
为什么古往今来会有这么多以弱胜强的故事?
其实很简单,因为:你看起来弱的一方,他们隐藏了獠牙,用看似柔弱的一面展露包容,内中却隐藏着源源不绝的蓄势待发的隐性力量。
只有理解这个思维,才能更大概率在现实生活中、在职场、在创业旅程中一次次的竞争中获胜。
什么思维呢?
这个思维叫:以强胜弱。
他不止是一个思维,还是一个法则,宇宙真理。
为什么他是真理呢?
首先,不论是商业还是个体谋生,只要你所在行业资源有限,你一定会面临竞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内卷,因为竞争的一面,必然会导致局部内卷!
即:宇宙社会中,只要资源有限的,生物之间就会存在竞争,这是自然的铁律。
学过生物学的应该知道一个词:生态位。
生态位是一种生物在生存中与自然和其他种族开展竞争策略的最优解,一个生物选择一种生态位置以后,如果没有别的生物和他竞争,那么他就可以安然的长久的舒服的活着,如果存在竞争,就会面临两个结果,即:弱者败、强者胜。
如果是涉及生存,那么失败的下场就是死亡,如果还没到那个地步,那么失败以后又得重头积累,重新寻找生态位,就像下面这张图:
拿到具体的商业里举例:
比如,你家在一个小镇上开了一个餐馆,如果这个小镇没有别的餐馆,那你家肯定活的很滋润,但是如果有别人也开餐馆,你们就会形成竞争关系,如果开餐馆的人多了,竞争就会激烈,就会内卷。
于是,所有的人,不关你做什么事,只要面临竞争的时候,如何获胜,就成为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因为不获胜长期下去你就要失败,失败就要退场,你家就没饭吃了,就要饿死。
那么怎么才能获胜呢?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
什么是以强胜弱?
就是字面意思,用自己强大的地方,去对付对手弱小的地方,赢得竞争,站稳生态位。
举个例子:
我在生财有术报名刘小排老师的蓝海商业项目训练营的时候,刘小排老师开营之前给我们讲的第一个道理即:做项目要挑软柿子捏。
怎么讲呢?他说你去抖音也好、小红书也罢,找竞争对手的时候,去看那些做的不如你,竟然还能赚到钱的人,这些对手做的项目就是蓝海项目,你去做,比他们做的更好,好5到10倍,你就能赚到钱。
这个道理是如此的简单,但大多数人却不遵守,很多自媒体新手一上来就给自己定宏伟的目标,超级热门的赛道,总想着干一票大的,结果一干一个死,最后心灰意冷又跑回职场老老实实上班去了。
所谓以强胜弱就是:想要赢,专挑软柿子捏。
为什么要以强胜弱?
有两个原因:
一来,这是宇宙法则,不可违逆;二来,理解这个原理,就理解了顺势而为的道理,有助于你专心去做真正能让自己变强的事。
为什么它是宇宙法则呢?
想要理解这一点,就要知道它的反对面,「以弱胜强」的说法是怎么形成的。
我举两个例子来讲:
一个是古代的战争的例子,历史上很多知名的战役都被冠以以弱胜强的模范榜样,比如三国时候著名的官渡之战,三国演义里曹操10万兵马,打败了袁绍的80万兵马,老百姓感觉曹操是天才,袁绍是草包。
我们复盘分析一下官渡之战:
参战兵力:曹操2万兵力,袁绍11万兵力。
伤亡情况:曹操8千兵力,袁绍10万兵力。
单从数字上来看,这绝对是一次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案例。但事实上真的是以弱胜强吗?
事实根本不是,这里面的核心在于,士兵的数量并非强弱的“唯一指标”,越是思想简单的人,越只会盯着能看得见的地方,因为其他东西他理解不了。
拿官渡之战来讲,曹操只是在兵力上不如袁绍,但是在那场战役中,他的其他看不见的能力其实远远超过袁绍的:
我把双方的数据用对比图举例子的方法给你感受一下。
在老百姓和我们这种吃瓜读者看来,曹阿瞒表面三瓜两枣,咋就赢了呢?可是当我把真相剖析给你看:
曹操的强:
集中兵力: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类似企业的深耕细作)
名正言顺: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我是正当企业,而对方是灰色企业)
信息优势:袁绍的谋臣许攸投靠曹操,并给曹操带来了信息和计谋。曹操采用了许攸的建议,偷袭了袁绍的乌巢,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辎重,断掉了袁绍的补给。
敌将投奔:张郃、高览听闻乌巢被破,于是投降了曹操。
声东击西:曹操听从了谋臣许攸的建议,声东击西,分散了袁绍的兵力,致使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袁军溃散。(这一招类似企业的错位竞争,我深耕细作,而对方分散多元)。
袁绍的弱:
决策无能:相比曹操,袁绍实在是差太多了,尤其是在决策上,屡次失误,他手下的谋臣,比如沮授,多次给他提出了极好的策略,结果都被他否决了。(在今天来说,就是企业的创始人无能,企业的战略不行,虽然资本雄厚,但没卵用)
高管被挖:谋臣许攸投奔曹操,并给曹操带去了很多机密信息;张郃、高览听闻乌巢被破,也投降曹操。(类似公司企业高管被挖走)
大将被杀:颜良、文丑、淳于琼三位大将都被曹操用计斩杀。(类似企业高管纷纷离职)
补给被断:乌巢被曹操偷袭,粮草辎重被断。(类似企业现金流被断)
军心动摇:大将投奔的投奔,被斩杀的被斩杀,一战接一战的失利,粮草辎重还被烧了,导致军心动摇,失去了气势。(类似企业员工彻底失去了工作动力)
你看,发现没有,阿满哥只是兵少,其他方面一点儿也不弱。
这场战役,看似是以弱胜强,实际上以强胜弱,只不过,强大的一方把各种能力都隐藏在暗地里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竞争胜败,都是一个画面,一个水平线,但是真正的胜负他是很多水平线构成的,这个和商业一样,能赚到钱不是一两个因素决定,他是一连串的因素决定。只不过大家能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
如果说两方对战,所有的水平线你都拼不过对方,那么总分肯定也远远落后,这就是个必败的结局。
类似上面的例子,我再拿现代生活中,恋爱和婚姻市场来举例子:
我们经常看到大街上那些长得也很普通,甚至是丑丑的男孩子,竟然能找到肤白貌美大长腿美女做老婆,感觉这男的真是撞了大运,那女的真是瞎了眼,真的是这样么?
你看看是谁瞎了眼?
毫无疑问,肯定是咱们这种只看表面的吃瓜群众瞎眼啊,人家当事人赚便宜着呢。
OK,以上两个例子你应该就可以理解了,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什么以弱胜强,他胜一定是因为他制造了胜的局面或者综合实力本身就比败者强。
如何以强胜弱?
理解了竞争的复杂性,那么到底如何在各种竞争中以「以强胜弱」的状态胜出呢?我总结了3个步骤。
1.计算
计算啥呢?计算两个方面:
输出实力:
啥叫输出实力,就是你要知道,你要参与竞争的这个战场,决定胜负的因素到底有几个,即上面两个案例图里面的那些水平线到底有几条,每条水平线你和竞争对手的输出能力各自多强。
消耗成本:
其次看消耗成本,去竞争,肯定要投入时间、金钱和各方面资源,你兜里只有10块钱,对方兜里有10个亿,即便其他方面你再比对方强,你也消耗不起啊。
《孙子兵法》里面有讲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意思是:在打之前我就知道我能赢,我才和你打,如果我都算出来我赢不了,那我还打个鬼啊。
那么如果你计算完,发现打不过,竞争不过,搞不定这件事咋办呢?
那就得想办法创造胜利的条件,就要谋胜。
2.谋胜
咋谋胜呢?两个方面:一在强我;二在弱敌。
有句话叫:打铁还须自身硬,所谓强我,就是增强自己的「基本盘」。
强我:
孙子兵法里面讲:“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意思非常简单:你没实力前,你就老老实实发展实力就可以了,不要总想着搞对方。
当然,强我也有方法,从哪些方面开始强呢?
孙子兵法给的方向是这些:
以上是讲军队和公司的,我个人习惯独行,所以对个人怎么变强大有些自己的思考,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1.身体健康(作息规律、了解基本的科学养生知识)
2.志向务实(不好高骛远,但也不贪图小利)
3.环境干净(包含居住环境、和相处的朋友)
4.知识系统(有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知道怎么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5.做事专一(每天少做事,盯紧目标,多看书,少做决策多复盘)
你能看到,我的这5个方面是标了序号的,说明这是有顺序的:
首先我认为身体健康和拥有能让身体健康的知识首先是最重要的;其次必须有志向,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不适合创业,不适合当家,不适合干很多事;然后是居住环境不是说要多好,而是不能太脏和芜杂,同时交往的朋友品行不能邪恶,这是十足十的毒药。
那么,前3个怎么做到呢?这就是第4点,要求你必须先有一套自己的知识系统,你得掌握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不然你连什么东西营养,什么志向是靠谱的志向你都分辨不出来(这里建议去报名我们的知识系统构建课,直接点击这里文字就行)。
最后一点,做事专一是成事的核心准则。影响近代商业营销史最牛的几位大师之一的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把「聚焦」两个字放在企业成功的首位,可见做事专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关于这个话题这里暂时不展开,以后聊)。
强我以后,是不是一定能在竞争中胜利?
肯定不是,因为不只你会强我,别人也会。
所以谋胜的第二步是弱敌!不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都要尽可能地去弱敌」因为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小获胜的代价!
弱敌:
咋弱敌呢?3个方法:找势、造势、等势。
所谓找势,就是找「我强敌弱」的点。
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说就是「避实击虚」,找势就是找敌人虚弱的点。
比如京东的崛起。淘宝早期的时候,啥都做,鱼龙混杂,品质很难保证,所以品质难以保证就是它的虚,就是它的弱点。刘强东敏锐地洞察到了淘宝的这个弱点,做了自营,仅仅通过这一条就抢走了淘宝的很多追求高品质的用户,这就是错位竞争,找到了自己的势。
所谓造势,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制造某种势能,在这个势能之上,使得我强敌弱。
比如官渡之战中,原本袁绍综合实力是比曹操强的,但是曹操的很多谋士发现对手在某些水平线上不如自己,然后他们就帮曹操在一条条水平线上去竞争,先是说袁绍名分不正,然后挖人家公司高管,又损毁人家的乌巢财务库,你看这些阴招儿都是在制造看不见的水平线的竞争。
所谓等势,主要是3方面,等我变强、等敌变弱、等待天时地利。
前面提到「谋胜的基本盘是强我」,而强我是很需要时间的。如果这一点都等不了,那么后面的一切都白谈。急于求成,是成功路上的大忌。
写到这里,其实这篇文章快完了,我该说最重要的点了。
3.信息战
信息就是权力。记住这句话。
如果官渡之战没有袁绍的很多部下投靠曹操,给曹操真实的信息,曹操怎么可能偷袭袁绍的财务部成功?把人家财务部高管和所有的粮草都干没了。
太祖开国,最看中的要点之一就是信息战,信息有多重要呢?
计算双方的实力需要信息;
计算战胜的代价需要信息;
弱敌之策需要涉及信息;
以强击弱需要隐瞒信息。
...
所以这一点,想要在任何战场上赢的轻松,我总结给大家的方法就一个词:隐藏信息。
一共四个步骤:凡事保密、迷惑敌人、猜疑链+博弈论、无形者。
第一步:凡事保密
首先,自己不要向敌人泄漏信息。保密做到极致,甚至连自己人都不能透露,因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是自己人,也可能会泄漏信息。具体怎么做呢?只告诉下属做什么、如何做,而不告诉他整体的作战计划。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为将者掌握全局。——《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第二步:迷惑敌人
其次,做好保密工作之后,还要去迷惑敌人,引诱敌人犯错,怎么引诱呢:
假动作:假动作的目的,就是欺骗敌人、迷惑敌人。比较经典的就是足球赛和拳击赛,经常做假动作,为的就是迷惑敌人。
虚张声势+扮猪吃虎:把自己的弱的包装成强的,把自己的强的包装成弱的。前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张声势,后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扮猪吃虎。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既然你知道保密,你知道迷惑敌人,对手不知道么?人家又不是傻子。这就涉及第3个步骤,考验你功力的时候到了。
第三步:猜疑链+博弈论
什么是猜疑链:拿声东击西举例子,你声张虚势,高手肯定会猜你这可能是在声张虚势;你知道高手肯定会猜到这一层,于是你反其道而行之,把声东改为真的,把击西改为假的;高手也会猜,万一你预判了他的预判呢?你也会猜,万一他预判了我的预判呢?……无穷无尽。
这种情况,就看谁道高一尺了。空城计就是猜疑链的经典案例,结果还是诸葛亮道高一尺。
隐藏信息做到极致是什么状态?
第四步:无形者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
这个状态我目前不知道怎么做,只知道大佬和古人们有说过这个状态,许先哲画过一本漫画叫做《刺客信条:王朝》,挺有意思,推荐你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OK,到这里这篇文章暂时结束,我们做一个总结:
1.什么是以强胜弱?
就是字面意思,用自己强大的地方,去对付对手弱小的地方,赢得竞争,站稳生态位。
2.为什么要掌握以强胜弱思维?
有两个原因:一来,这是宇宙法则,不可违逆;二来,理解这个原理,就理解了顺势而为的道理,有助于你专心去做真正能让自己变强的事。
3.如何以强胜弱?
有3个步骤:一、计算双方实力;二、通过谋胜的方法强我弱敌;三、打好信息战。
最后请记住阿瞒哥的经典案例: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有强者战胜弱者这一种结局。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