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衣巷的遐思

 咖啡随笔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朱自清在《南京》一文中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太平南路,便是南京的一条老街,沿着街一直向南,路的尽头便是夫子庙的北门了,进了门,依然直行,两边是依次比邻的各家店铺,在人流中再向前行数百米,便看到了画舫凌波的秦淮河,步过秦淮河上的文德桥,“乌衣巷”三个字就映入眼帘了。

步入巷内,巷子窄窄的,静静的,与巷外的喧嚣完全不同了,走在这青砖铺就的路面上,看着两侧矮矮的仿古建筑风格的房屋,淡淡的怀旧的情绪油然而生。乌衣巷之名源于孙权定都南京之际,当时秦淮河东岸还属城郊,这里原是东吴禁卫军中的乌衣营所在的地方,因为士兵们都身着黑衣,于是,这儿便有了乌衣巷。进了巷口,便见黛瓦下的一面白墙,上书“王谢古居”,随之便见两扇朱门,上悬匾额“王导谢安纪念馆”,立在门前,禁不住思绪纷飞,若时光可以倒流,回到那1700年前,我们是否可以有幸亲身领略这条小巷真正的风流?因为,就在那时,就在这条小巷内,曾经镌刻着一段不朽的华丽传奇。


思绪追溯到公元316年,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彻底摧毁了建国仅51年的西晋王朝。而正是王导,积极谋划,联合南北士族,拥立琅邪王司马睿为帝,移都建康(南京),于公元317年建立了偏安江左的东晋政权。此后,王导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以“针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稳定了东晋建国之初的局势。据说,晋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贺时,竟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后因王导再三辞让而作罢。难怪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这位东晋半壁江山的实际建立者,便立宅于秦淮河畔的乌衣巷。

公元339年,64岁的王导病逝,那一年,谢安20岁。年轻的谢安,沉着镇定的举止,优雅风流的风度,已显示了他的不平凡,但谁也不会料到,他将在44年后,为他的人生以及历史谱写无比瑰丽的传奇。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面对携一统北方之威的秦王苻坚,面对苻坚亲率的80万大军,谢安不动如山,指挥8万精兵最终击败了十倍于己的强敌,而当淝水之战的捷报传来时,谢安正在与人下棋,看完军书后面无表情,继续落子。别人忍不住问他,他只淡淡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  若说王导开创了东晋基业,而谢安指挥的淝水之战的胜利,则使几近灭亡的东晋获得了新生。而谢安的府第,也在乌衣巷中。



于是,乌衣巷有了王谢两大豪门,成了贵族士大夫们的集居之地,画檐若云,灯花如雨,秦淮河水中浸透了华丽贵族的文彩风流,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线。东晋南北朝的10里乌衣巷中,却有着300年的满目星光,哪怕我们只是不经意地一瞥。

一代名将谢石、谢玄,咏雪才女谢道韫,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令李白“一生低首”的谢眺,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都是王谢的后人。千古风流,首推魏晋人物晚唐诗,而东晋风流人物则尽在乌衣巷中了。

然而,随着一个时代的坍塌,乌衣巷的神话随之破灭,从而印证了盛极而衰的警言 。公元588年,隋灭陈,将建康城邑平荡耕垦。一时间,六朝的古迹,繁华的往昔,被摧毁得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断垣残瓦,满目疮痍。乌衣巷的高府华第早就踪影无存,遍地野草,焦土昏鸦,只有秦淮之水仍在,流淌着一片凄凉。


立在王谢古居门前沉吟良久,却不愿入内,只怕院中众多的仿古景物扰乱了我的情思,我宁愿留下淡淡的遗憾,把那美妙的遐思带走。将步出乌衣巷的尽头,却见到一口古井,近前观看,井边有一碑牌,上书“乌衣古井”,下有数行小字,记此井为东吴士兵饮水所用,石头井沿很是光滑,沿上印有深深的绳痕,印证着历史的沧桑悲凉,这或许是乌衣巷中唯一幸存的古迹了。



夕阳西下,余辉金光点点,洒落在这片黛瓦白墙之上,忽然间,又想起了刘禹锡的千古绝唱《乌衣巷》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百姓家。

乌衣巷终于等来了刘禹锡,他在离开前最后望了那残破的巷陌一眼,却不知道,那一刻,乌衣巷在野草和废墟中重生了。那一刻,乌衣巷不再需要任何砖瓦去重建,它已经得到了永恒。 


尊敬的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