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地名——尚书巷

 咖啡随笔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南京城东有一菜场很有名,它场地最大,菜的种类最多,价格也最便宜。没错,它就是尚书巷菜场。

尚书巷菜场其实不在尚书巷,而是在八宝前街路侧。

八宝前街的前身是八宝街。八宝街相传是明朝老街,路上铺有元宝、金钱、蜈蚣、喜鹊、金鸡、蛤蟆等八种图案,人称八宝,后成街,街以“八宝”得名。

八宝街是东西走向,被一南北走向的古巷分割为八宝前街和八宝东街。

这条古巷南起大光路,北至八宝东街,全长约350米,它就是尚书巷。

在明代早期,这条街巷叫“崇礼街”。

为什么叫“崇礼街”?

因为地处皇宫正阳门(光华门)附近,居住于这里的人大多是官僚士大夫和封建文人,他们言行举止都很讲究礼数,所以得名。

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称“尚书巷”呢?

这是因为明天顺年间,尚书倪岳曾经居住在这里。

倪岳历经英宗、宪宗、孝宗三朝,先后为英宗和宪宗两位皇帝讲学,担任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主考官,又先后担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史部尚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倪尚书,堪称三朝元老。

倪岳一家都是学霸,一门三进士。倪岳的父亲叫倪谦,是明正统四年的进士探花,倪岳的三儿子叫倪阜,是成化二十三年的进士。

而倪岳之所以被百姓牢记,并冠以街名,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学识和地位,而是主要因为他的人品。

他为官清廉,铁面无私,他提出学先皇节省宗室开支、裁撤冗员、消除异端等几十件事,没有一件不是让人拍手称快的。他在病重去世前几天,还亲自写推荐官员的奏稿,都顾不上交待后事,死时只有58岁。

他死后,百姓把他住过的地方叫做尚书巷,作为纪念。

  

在倪岳死后第98年,也就是明万历二十六年,有个意大利人慕名来其故居瞻仰过。

这个老外也不是普通人,他叫利玛窦。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大科学家徐光启。

利玛窦不但在哲学、神学方面有很深造诣,而且通晓数学、地理、医药、钟表、音乐,堪称“最强大脑”。

30岁时,利玛窦由印度辗转来到中国澳门,从此开始了他后半生在中国的生活。1595年至1600年之间,利玛窦共三次来到南京,在他眼中,南京到处都是殿、庙、塔、桥,欧洲简直没有能超过它们的类似建筑。

利玛窦决心在南京定居,他以很低的价格买下市中心的一处房屋。

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这是一个据说常常“闹鬼的房子,无人敢住。而利玛窦胆很大,认为自己有上帝的帮助,不怕魔鬼。

这个房子的所在地就是尚书巷。

在尚书巷,利玛窦建成了内陆第四座天主教堂,直到北上北京,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京。

如今的尚书巷,自然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如今之所以它还能常常让人提及,主要还是沾了菜场的光。

说来也奇怪,不知在如此斯文的古巷内,如今何时聚集了那么多的废品收购站?幸好在巷内路侧还有一所学校,即南航附属中学初中部。

不过,在尚书巷周围,还有不少以尚书冠名的小区。诸如尚书村,尚书巷小区,尚书里,金基尚书里,尚书公寓,尚书里48号。

在解放路南段,还有一座桥横跨明御河,名为尚书桥。

南京老地名——蓝旗街   南京老地名——光华门  南京老地名——丹凤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