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家帅哥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都说今年的春晚有两个节目最吸睛。一为岳云鹏的歌,二为王一博的舞。

岳云鹏的歌亲,王一博的舞酷。

据说王一博的粉丝多为女性,下至6岁女童,上至70岁老太,可谓老少通杀。

又据王一博的粉丝们说,之所以他们爱王一博,因为他人帅肯拼,最关键的是他纯而不娘。

为此,我专门百度了诸多王一博的图片和视频,包括他演的电视剧《陈情令》和《有翡》。说句良心话,孩子模样帅倒是帅,但要说他不娘,我倒还真是没看出来。

看着王一博的模样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魏晋的那些帅哥来。

和王一博比,魏晋帅哥都是名士,虽娘但极具个性,主要特征有四点。

其一服装宽衣大袖,飘若游云;其二扪虱而谈,从容无忌;其三拖鞋靸屐,洒脱傲俗;其四手持麈尾,坐而清谈。

魏晋男人之美历经何宴、曹植时代的人工美、形体美,直至阮籍、嵇康时代的智慧美、自由美。

殊不知这时尚美的形成缘于当时流行的一种毒药——五石散。

五石散的兴起源于曹操的养子何宴,其作用主要是使人精神亢奋,从而达到登峰造极的创作灵感。

但五石散副作用很大。

吃了五石散,皮肤发烧,最好不要穿窄衣,为了防止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得穿宽大的衣服不可,于是“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意境就形成了。

仍因吃药后皮肤易破,魏晋帅哥不爱新衣而爱穿旧衣。旧衣也不便常洗,便生了许多虱子。因此,一边捉着虱子一边和人侃侃而谈,也成了名士风范。

作为与宽衣相搭配的木屐,也与服药有关。吃药以后,皮肤发热,脚更如此。于是,光着脚穿着拖鞋木屐四处溜达,便成了名士另一特征。

最后再来谈一谈麈尾清谈。清谈是啥?吹牛侃大山。何为麈尾?麈即鹿,麈尾却不是鹿尾,而是类似于鹿尾的装逼工具。即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类似马尾松。

直白点说,就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手里拿着的那个拂尘。

麈尾是魏晋名士必备之物。如王羲之的伯父王衍精熟庄老,清谈时轻摇白玉柄的麈尾,众人惊叹他的手,与捏着的玉柄一样洁白光滑,无法分辨。

其实这麈尾也有实际用途的,那就是驱赶蚊蝇昆虫。衣服长久不换,乃至身上长疮,自然会招引蚊蝇。

魏晋名士为何痴迷五石散?社会动乱,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沉迷于酒色。

今日人们为何大多钟爱伪娘?和平年代,太平盛世,衣食无忧,饱暖思淫,无论女色男色,皆可满足各色人等的意淫想象。

王家多帅哥,古有王衍王导王羲之,今有王俊凯和王一博。

每一个时代追求的时尚,背后都有着精神的无奈的狂欢和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