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春风化雨,此刻妙笔生花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今日高考拉开帷幕。

压力之下也有激情。寒窗苦读十余载 金榜题名望今朝。这是期待。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自豪。

高考应当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

从古至今,中国人才选拔制度走过了很长一段路。


最早是 “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官职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说白了,就是世世代代、父死子继。

汉代时,建立了“察举制”。

察举制的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孝即孝顺父母,廉即办事廉正。

这种选拔制度水很深,暗箱操作的黑幕比比皆是。达官贵人们互相推荐彼此子孙,于是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所谓的人才选拔只不过是空头口号,本质上还是以前的 “世官制”。


魏晋南北朝时,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

“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而由于“中正”这一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只看门第家世,于是便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隋朝时,科举制终于来了。

许多外国研究者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不但对中国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亚洲乃至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和前面的选拔人才制度相比,科举考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分科考试;其二,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其三,允许自由报考,主要以成绩定取舍。

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其实今天的高考制度只不过是科举制的改良版。

去年,天津某委员发言时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高考是不是可以采取申请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

高考下的应试教育是寒门子弟唯一的机会。

在这条路上,拼爹、拼资源和背景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拼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如果高考采用申请制?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想也不敢想。

2021年6月7日,高考如约而至。

十年春风化雨,此刻妙笔生花,祝所有为梦拼搏的孩子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