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为总督,两幼女为争一条体面的绸裤委屈而哭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要谈及晚清重臣,那肯定少不了曾国藩。

曾国藩头衔很多,诸如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官运亨通,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李白的成功主要靠的是天资,而曾国藩的成功主要靠四个字——“坚持不懈”。

曾国藩如果生在当下,一定是个后进生。

为啥?笨得实在让人头疼。

曾国藩的笨似乎来自父系遗传。父亲曾毓济,是一位私塾先生,也就是现在的老师,在48岁那年第17次进京赶考,方才考上秀才!

曾国藩似乎比父亲强些,从10来岁开始考秀才,到了22岁才考上,也够费劲的。

笨鸟要想先飞,那就得吃苦,关于曾国藩苦学的事,有个小故事很有趣。

据说,那年14曾国藩,点灯苦背《岳阳楼记》。房梁上趴个贼,想等灯熄了,下来偷东西。等啊等,背呀背。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小偷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你怎么笨成这个样子,听你背一夜,这文章我都会背了!”骂完了,小偷一张口,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然后,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

靠着苦学,曾国藩最终学业有成。

24岁考上举人,28岁时考中了进士。

当然,曾国藩的成功仅靠坚持苦学是绝对不够的。

苦学往往造就书呆子。

曾国藩最牛的一点就是可以洞察时局,抓住良机。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曾国藩立刻以文官行武将事,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又摇身一变,力主向西方学习,成为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曾国藩还有一点尤其值得称道,那就是会用人。

他说:“我善于集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罗泽南就是他启用的人才之一。

罗泽南生于湖南一穷苦农家,从他19岁到29岁这10年间,家里就饿死了11口人。

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多穷,罗泽南都没有放弃读书。

后来中了秀才,可悲哀的是,此后再也没高中过,罗泽南只好别人当私塾先生度日。

1853年, 罗泽南46岁了,曾国藩竟然一眼相中了他,二人合作组建了湘军。

谁曾想,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罗泽南,会用戚继光的方法练兵,拿起兵器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战神”。

罗泽南终年49岁,4年间,竟然赢了200多场战争,被称为“湘军之父”,更有“无泽南,无湘军”的美誉。曾国藩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儿子。

曾国藩在湘军中很有威望,因为他对部下优待,而自己却不贪不占。

曾国藩两江总督刚刚上任,就有人给他送来重礼,曾国藩收了一个竹席,其他的全部退回。

有一次曾国藩给一人批了6万两白银,按照清朝官场潜规则,至少得回扣6000两,曾国藩料此人必来送回扣,便出门,并吩咐家里人,如果他来,收,但是就收20两,多一两不收。

据说,他的工资折合下来相当于现在的3000多万,但工资虽高,却往往不够支付为他服务的幕僚、书吏、仆役家丁们工资的。

有一次,学生李鸿章要宴请曾国藩的一家。

没想到,这事引起了一个小风波。

原来,曾国藩的两个小女儿共有一条体面的绸裤,现在人家请客,两姊妹都要去,都想穿这条好裤子。结果,两姊妹就争了起来,最小的那一个当然争不赢,输了,便在那里哭。曾国藩只好走过去安慰她,明年如果有钱,给你买一条更好看的。

其实,曾国藩自己也没啥好衣服。平素穿着家人为他织的土布衣服,不着绸帛。一件天青缎马褂是曾国藩最好的衣服。这件衣服只在新年和重大庆典时才拿出来用,平素便放在衣橱里,因此用了三十年依然犹如新衣。

每晚总督府内,曾国藩夜阅公事,全家长幼女眷都在麻油灯下纺纱绩麻。

这在当时的督抚大员中可说是绝无仅有。

曾国藩成功的秘诀还有最重要的一条——自省。

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一切事情都必须每天坚持检查,一天放松,就会导致日后补救更为艰难”。

他又在另一篇日记中写道:“知己过失,要承认它,改正它,更要对己毫不吝惜”。

据说有一次,曾国藩听说一个朋友娶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妾,心里好奇的不得了,就心急火燎地到朋友家聊天。坐在客厅里,话还没说超过三句,就死活要叫朋友将自己的美娇妻领出来给他看看。看到人家的小妾,曾国藩当时眼睛就直了,禁不住和人家聊起天来,竟把朋友晾在了一边。

回来后,自知失态的曾国藩在日记中记道:“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

“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这是蒋介石对曾国藩的评价,据说,在蒋介石的案头只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书是《曾文正公全集》。

而伟大领袖毛泽东对曾国藩评价更高:“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参考文献:《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

《清史稿》:国藩为政务持大体,规全势。自西人入中国,交涉事日繁。及廷议购机轮,置船械,则力赞其成,复建议选学童习艺欧洲。

《曾国藩日记》:早起,读《易·系》二章。饭后出,拜客一天,日旰方归。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在岱云处,言太谐戏。车中有游思。晚饭后,静坐半时,读史十叶。记《茶余偶谈》二则,记本日事。

《曾国藩家书》: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