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缙云仙都山,道教第二十九小洞天

 蔓萝花 2022-11-04 发布于安徽

       浙江西南多山,也是目前浙江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但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经济落后了,但环境却是最好的,位于浙西南的缙云县就是这样一处山美水美,环境无比优美的山区小县城,有着道教第二十九洞天的仙都山就落座于这里。

       据道书《云笈七签》载: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仙都山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整个风景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个景区,鼎湖峰、倪翁洞、姑妇岩、小赤壁、芙蓉峡,仙水洞、凌虚洞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166.2平方公里。鼎湖峰景点、黄帝祠宇等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历代文人墨客如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徐霞客等都曾在仙都留下足迹和墨翰。

       据传在唐朝天宝八年的一天,在缙云独峰山上,突然霞光四射,光彩照人,只听得丝竹管弦,仙乐鸣奏,朵朵彩云从黄云绛雾中徐徐下降,围绕着独峰山萦回飘荡,直至夜深始渐渐隐去。当时处州刺史苗俸倩亲睹异景,上报玄宗皇帝。唐玄宗听闻此事,感到非常惊奇,随手挥笔写下了"仙都"两个大字,从此缙云独峰山遂改名为仙都山。当然这只是传说,但传说归传说,至少这也是老百姓的一种愿望表达,因为仙都山的确太美了,美得像仙境。

       仙都山以独特的奇峰异石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道门人士前来潜心修行。道教形成初期的黄老道,同时视黄帝和老子为道教的祖师,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后,独尊老子为道教教主,黄帝为得道仙人。黄帝平定战乱统一天下后,历遍各地名山大川、访真问道,最后在缙云鼎湖峰铸鼎炼丹成功,乘龙升天而去。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又是被尊为道教的教主和道教中炼丹得道成仙的仙人,其双重身份决定了轩辕黄帝与道教的紧密相连。因此在两晋以及南北朝时期众多道教学者云集缙云,进行修行炼丹传教等活动,他们将祭拜和供奉轩辕黄帝作为道教修习的一部分,从此缙云仙都山成了江南道教的文化中心。

      《郡国志》云“缙云有瀑布,日照如晴虹,风吹如细雨”即此;道光《缙云县志》云“又名朋峰山……山巅有石屋,世传为洞天之门。”宋初李建中有诗云“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巨石英钟临广泽,千仞凌高穹。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深可蟠厚壤,峭疑截冥鸿。云骈去世路存,丹鼎遗迹空,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升龙攀矫矫,飞凤鸣邕邕。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星移婺女间,夙驾浙水东。列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万事皆爽埃,一气归鸿蒙。遐哉上圣道,邈与元化同。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功成鲜冠剑,栖息期此中。”宋人吴说有诗云“佳住从来说鼎湖,兹游直欲到清都。参天玉笋千寻许,附地金莲十丈无。江观便思眠一柱,海山今喜误解方壶。直须买取鹅城绢,要图沧州水墨图。” 而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他对自己故乡缙云的仙都山用绝妙的笔法描绘成仙境,因其在道教以及文学上的造诣,更是将缙云仙都山的美名传播万里。

       仙都山上仙都观,曾名赵侯祠,又叫赵侯庙、乌伤侯庙。为祭祀东汉著名方士赵炳而建,是缙云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祠堂建筑。赵炳字公阿,东阳人,系东汉时善医方士。云游仙都时候,逢兵乱且瘟疫横行,遂施方为人治病,救人无数,事后当地百姓感其恩德,建祠祭祀。当时缙云仙都一带属于乌伤县管辖,故朝廷敕封赵炳为大将军和乌伤侯。因仙都山风景优美,近几年影视剧《道士下山》、《飞刀又见飞刀》和《射雕英雄传》等在此取景拍摄,更让仙都山大放异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