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惹的祸?医生提示:这3种洗洁精真要少用|洗涤剂|餐具|清洁剂

 ydqjk883 2022-11-04 发布于广西


我国是各国公认的“癌症大国”。国家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上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6600人因癌症死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是5种常见癌症,占新发病例总数的57.4%。

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癌症患者却越来越多?癌症的出现,可能与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做的事情息息相关,如每天用的洗洁精。

洗洁精的去污清洁力声名远扬,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争议,洗洁精也不例外,不知从何时开始,各行各业出现了很多与洗洁精有关的传言。

有的人认为:洗洁精之所以去污能力强,主要是添加了各种化学成分,使用它清洗过的碗筷吃饭会有致癌风险,癌症高发,与我国人对洗洁精的无节制使用有关。

洗洁精里面有什么成分呢?

1、表面活性剂: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洗洁精的洗涤效果与价格。

2、增溶剂:顾名思义,就是用以增加溶解力的东西。形象点举个例子,比如把油加进液体中,油是会直接浮在水面上的,但这时候若是加了“增溶剂”,这两个并不相溶的东西,就可以混合成一个液体。

3、增稠剂: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用来增加原料的黏度或者稠度。就像我们烧菜时,觉得汤比较稀,就会兑生粉勾芡一下,提高汤汁的黏稠度,这时候的生粉就类似于增稠剂。

中国癌症高发,与洗洁精有关吗?

要说起洗洁精致癌,最早要追溯于2014年的一场市场监查。对市面上常见的洗洁精产品相关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查检验,共涵盖了28个省份。

专业人员对这些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后发现,只有93.6%的产品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的标准,剩下的产品之所以不合格,多数是由于其中的甲醛超标。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极大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直接与体表黏膜与皮肤造成刺激,引起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同时青少年白血病的高发与甲醛也有关。

所以真正规范合格的用语,应该是“洗洁精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内部甲醛含量超标,食用后有致癌的可能性”,

洗洁精本身并不致癌,在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它是属于“低毒”、“实际无毒”等级,但因为是化学制剂,长期使用对于人体肯定是有一定的伤害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过量使用洗洁精,残留的化学洗涤剂可以使人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血液酸化,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肝脏正常排毒功能,进而降低机体免疫力。

2、洗洁精中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属于化学物质,使用后若残留在餐具上,则会影响健康。

3、洗洁精中加有蛋白酶,用手直接接触洗洁精、肥皂等洗涤剂后,可分解人体的蛋白质,令皮肤受损,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种损害几乎察觉不出来,但是对于过敏体质来说,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变得粗糙,甚至引起水泡和蜕皮等表现。

医生:这3种洗涤剂,请避而远之

1、宣称杀菌、抗菌的洗涤剂

化学系教授指出:界面活性剂本来就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不必另外添加抗菌成分。声称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洗涤剂,通常添加了三氯沙或烷基酚,容易破坏生态。

尽管我们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制造含壬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醇的家用清洁剂,但是消费者购买市面上售卖的清洁用品时,需要注意2008年以前生产的清洁剂可能含有壬基酚等有毒物质,应该谨慎小心购买。

2、散装洗洁精

散装洗洁精多没有安全保障,很多散装洗洁精内的菌落总数超标、pH值超标,使用后会给健康带来风险。

3、太香的洗洁精

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患者往家里买了一瓶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浓缩型洗洁精,洗碗时刚挤出少量洗洁精,就闻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香气。

随后便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家人发现送往医院时已经处于高度休克状态,检查结果显示对洗洁精中的香味过敏。

不要认为自己不对香味过敏就不存在隐患。研究人员曾在澳大利亚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人口调查,结果发现:33%的人报告接触芳香类清洁用品后出现了呼吸困难、头晕、皮疹等一系列的异常症状。

经过检测后发现,芳香类的产品内含有一系列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释放有毒污染物,给健康带来威胁。



阅读延伸:在洗碗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提前用水进行稀释

建议大家洗碗时,用水稀释洗洁精,不要直接放在餐具上,以免化学物品在餐具残留,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反复用清水清洁餐具

在清洗餐具时,用洗洁精去除表面污渍以后,记得用清水反复清洗,尽量使用流动的水,能够大面积消除洗洁精的残留物,避免化学物品对人体器官带来损伤。

3、不要放太多洗洁精

一般情况下,洗洁精的包装外壳上会附带一个注意事项,告诉大家应该按照剂量来使用洗洁精,并不是剂量越多清洁效果就越好,使用专业的洗碗工具,放上少量洗洁精,更有助于去除污渍,减少对人体带来的损伤。注: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