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之殇:大量国宝流散海外,德国买乾隆牌位,溥仪赠苏联江山图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2-11-04 发布于湖北
原创2020-10-25 20:33·长生酒

故宫600年了, 故宫博物院也已经有95年的历史,故宫每年的参观人数就有1500万之多,风雨飘摇改朝换代,战火和岁月一起归于尘土,从景山的北面望过去,把整个故宫尽收眼底…

感谢@天地出版社的赠书《故宫院长说故宫》,从故宫博物院的李文儒院长眼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宫…2万米长,8米宽的故宫城墙,精妙的设计给百年后留下了珍贵的建筑文物,却在当时,因为内部管理的错乱,让这座价值连城的宫殿不堪一击,甚至是溥仪也是其中“毁城”一员…

乾隆皇帝牌位被卖,溥仪援助日本

清朝末期,故宫里收藏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件,可惜英法联军冲进西郊放了一把大火,战火让无数的国宝遗失与海外,这其中就有末代皇帝溥仪,他被民国优待,在故宫住了13年,13年间,他和侍从却多次以各种名义,将故宫的国宝变卖或者送与他人。

1919年,这一年溥仪15岁,他在紫禁城里等到了他的老师庄士敦,他的这位老师可以说是溥仪的指路灯,他从英国回来,给溥仪讲了外国留学的生活,说了西方历史还说了很多外国的故事。点燃了这个少年心中对未知的向往,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溥仪变卖故宫中文物凑钱出国,去日本留学的事情…

陈道明演的溥仪

那时候的溥仪可以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他喜欢戴墨镜,留了一头短发在太和殿前打网球,绕着紫禁城外围骑自行车为他的留洋生活做着准备。

可是后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首先是溥仪发现自己的生活处处受限制,另外一个是他发现照顾他的太监吗?不但和外面的人私通,还把宫里的财物全都偷出去变卖了,其中甚至包括:乾隆皇帝的牌位。

这个帝王牌位被卖给了德国古董商戴赛尔,2005年,我国才以4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在拍卖会上拍得,从而使该国宝重回祖国。当时大怒之下,他下令把几千年的官吏制度废除,把太监全都遣散出宫。

这个耸人听闻的决定,连民国政府当时都没敢强制要求,但他却得到了他老师的支持,导致他和老师的关系越来越亲近。

到了1923年,日本的关东发生了大地震,这可以说是90年代日本最大的地震了,死伤达到几十万人。老师劝他说:想要去日本留学,那可以提前让他们都知道,你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

于是在老师的劝说之下,溥仪给日本捐了30万美元的救灾款,而这30万美元的来源就是故宫的古玩字画,还包括后宫的珠宝,溥仪一直都觉得故宫的文物都是他自己家的私有财产,是自己可以完全处理的,针对这一个说法,现代也有很多的争议。

但无可争议的就是溥仪确实让我国大量的文物流入海外,1922年溥仪为了筹备学费,他以赏赐的名义给弟弟溥杰,赠送了大量的珍贵字画原本,其中包括著名的洛神赋图等…

被溥仪变卖的仕女图

光记录里,1922年7月到12月他就运出了书画1285件,厚册68件,而实际上那些隋朝唐朝没有被记录在案的珍品,还有大量的流亡在外,甚至直到今天都无法确定这些文物的存在…

“东北货”盛行,《清明上河图》被溥仪送往苏联

1932年溥仪,到了伪满国新的首都:长春,他随身携带的珍贵书画和各种文物都放在了这个新皇宫里,这个新宫殿叫做小白楼,但由于管理和运输不善,光在长春遗失或被盗走了的国宝就有上千件之多,当时的收藏家们,都把这些文物叫做“东北货”,就是专门指从这个小白楼里流出来清宫宝物。甚至其中还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画:清明上河图。

1945年8月,溥仪逃亡,当时东北的领导林峰,一直都很喜欢收藏东北货,他就把小白楼进行了搜查,发现了十余幅画卷。其中就有这个被溥仪遗漏的清明上河图,林峰把画交给了当时东北的文物局鉴定。

书画大师杨仁恺说,他一共收到3幅清明上河图,其中一幅是仇九临摹的,另外两幅却也都是仿品,那真迹在哪里呢?

清明上河图

真迹被溥仪带走了,他从沈阳逃亡时被苏军抓住,送去了莫斯科,当时他携带的两个大皮箱,被苏联以"友好赠予"的名义收了。

里面全是贵重珠宝,比如现在还在前苏联国家特别档案馆放着的218g金盘以及174颗钻石雕刻而成的金昆虫怀表的。

俄罗斯博物馆中的东方藏品

而这幅《清明上河图》他本打算交易给外国人,也因此中断,被苏联人称为"中华江山图",后来到了1950年,苏联根据有关协议把溥仪和清明上河图移交我国。虽然扣下来其他的珠宝,但这幅百年名画可算是终于回了家。

故宫这么容易失窃?那修建重心在哪

故宫实际上在设计很用心,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安全问题,无论城墙设计还是地基设计,都可攻可守,几乎也无法和外界联系,整个宫殿的宏观程度其实很令人称奇…

故宫博物院的李文儒院长,在他的书里描述故宫瓢泼大雨的场景,他的形容让我非常的震撼,他说那简直就是惊天动地的景象,这不是一场大雨,这是千百年来的宫殿在哭泣

故宫是红色的宫墙配上金色的瓦檐,雨滴顺着墙脊和屋脊飞下来,这仿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雨滴,更像是宫殿上方喷涌出来的千龙吐水…

而且云烟雨雾会在宫殿的大屋顶上方凝聚起来,仙气飘飘令人生畏,仿佛空中真的有那种首尾不见的长龙…

而且由于故宫很特殊的构造,故宫所承载的雨滴会让故宫内的金水河装满…在今天看来都十分成问题的,城市地下水排水在当时,却在匠人们的手下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故宫有10万平的屋顶,10万平的砖石地面,也就是说整个面积高达百万,倾盆大雨之下,在近百年的暴雨火灾之下,却从来没有被涝灾过…

这种紧密而又实用的快速排水系统,直到今天都在被建筑家们不断的研究。故宫地下水沟设计成北高南低有一米的落差,能够快速的自己排流…

而所有的公开广场都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整个宫殿中轴是暗沟,最浅的有0.5米,越往外这个暗沟会越来越深,最外面的河深达两米沟又和河相连,水大水小都能马上的排掉。这一种在建筑上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而故宫的城墙也是同样的,在构造上很用心思,李文儒院长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中国人觉得墙有安全感,总喜欢造墙,最著名的墙其实就是长城,在明朝时候,其实是把长城叫做边墙的。

而故宫的墙同样很令人震撼,全部连起来的话,大概有2万米光是最外围的,灰色宫墙就有3440米,后半部分的宫墙有4835米,再加上各个地方的院墙有10,500米左右,可以说就要近2万米,40里墙长的宫墙,光走完就得半天时间了…

那这个城墙是如何保护好故宫安全的呢?首先它很长,这是必定的,其次就是很高,最高的地方高达11米,而且内部的宫墙也有8米左右,最矮的也有6米,朱元璋在史上有个非常厉害的别称,在建筑史上叫他“高筑墙时代”…

南京朱元璋画像

就是从明代开始,皇帝们的宫墙就开始越修越高,其次就是很厚实,高11米的宫墙厚度竟然可以达到8.62米,顶宽也有6.66米,可以想象这是有多么的结实,而当时用是江米汁加石灰拌成雪花浆来剥胶的,可以想象故宫的构造真的是价值连城…

只可惜从护卫和安全的角度来讲,其实完全用不到这样的大兴土木,如果真的打进了宫墙,那这一切构造实际都没用了,可以参看李自成打进故宫时,他觉得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而当时也有大量的太监和宫外人勾结,多次攻进故宫的反贼,其实都是“自己人”通风报信开了门…

坐拥天下,疏于管理

李文儒院长用了一个非常好的词,来形容故宫的这种更迭,叫:流动的皇权…宫殿的精妙设置,皇朝的辉煌和努力,却很多个朝代都疏忽了内政管理,这些后宅家事,奴仆叛逃…又在其中承担了多少的原因…

溥仪流失出去的宝物很多已经不可追回了,还有各种因为其他原因流失在海外的国宝,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故宫本身的故事却没有说完,每次修缮,都能从各个角落有新的发现,这就像一座历史的百宝箱,还有更多的历史精彩,在留给下一个6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