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为和平奔走的上将军张文白

 兰州家长 2022-11-04 发布于甘肃

张治中生于1890年,字文白,安徽巢湖人

文章图片1

曾经多次主导国共两党和谈,被称为“和平将军”。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经三次到延安,代表国民党和共产党谈判并陪同毛主席往返重庆与蒋公谈判。毛主席曾经说:“文白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张治中1916年毕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

1917年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1924年12月,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长、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

1928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在南京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张治中从1928年起出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直到1937年。在这期间张治中曾多次外出带兵。1929年蒋冯战争爆发,张治中兼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主任,监视粤、桂军;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张治中兼教导第二师师长,率部进攻开封的冯军。1933年闽变,张治中兼第四路军总指挥,率军入闽弹压。与其他国民党将领不同,每次战事完结后张治中都会主动交出军权,回到军校。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张治中兼第五军军长,率中央军精锐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入沪增援。1936年,兼第京沪警备司令官。1937年抗战开始后,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率所部在淞沪战场以攻势对抗日军。同年,取代何健湖南省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

1939年2月,张治中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负责军事机要,是委员长蒋介石的得力助手!

1940年张治中出任军事委员会委政治部部长。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张治中主张继续国共合作!

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和谈。张治中与美国特使一起飞延安,接毛主席来重庆谈判。谈判结束后,张治中又亲自送毛主席回延安。

1946年,张治中、马歇尔、周恩来签订国共整军方案协议后飞各地视察,最后飞到延安。在当晚举行的欢迎大会

上,张治中讲话后对毛主席说:“你们共产党将来写历史的时候,不要忘记写下“张治中三到延安”这一笔呀?”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毛主席也幽默地说:“将来你也许还要四到延安呢!怎么只说三到?”张治中说:“和平实现了,政府改组了,中共中央就到南京去,你也应该到南京去住,延安这地方不会再有机会来了。”毛主席愉快地说:“是的,我们将要到南京去,但听说南京太热,我希望常住淮安,恩来说那里凉快,开会就我去一下南京。”说罢,两人都笑了。

同年三月,张治中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北行营主任兼任新疆主席。临行前周恩来找到张治中,恳求他能够帮忙营救被关押在迪化监狱的一百多名中共干部和进步人士。张治中抵达迪化后下令将在监狱的中共人员全部释放,并派专车和士兵护送至延安。

文章图片2

同年十月,军事委员会西北行营改为国民政府西北行辕,张治中任主任兼新疆省主席。1948年,西北辕改组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张治中任长官兼新疆省主席。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再启和谈,代总统李宗仁电召张治中回南京,共商和谈大局!

1949年4月1日,张治中作为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率代表团(邵力子、章士钊、黄绍竑、屈武、刘斐)飞抵北平,举世瞩目的国共和谈开始了!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两党代表(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聂荣臻)就《国内和平协定》达成一致!

黄绍竑、屈武携带《国内和平协定》飞南京,但是南京方面却拒绝签字!

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而张治中等和谈代表接受了周恩来的挽留,留在了北平。

同年6月26日,张治中发表《我对时局的声明》,申明其“和平建国之政治主张以及国家与个人之政治新生”,宣示脱离广州国民政府。是当时最高统治集团黄埔嫡系核心层高级将领“八大金刚”中唯一归附中共的超重量级人士,对当时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层具有较大震撼作用。同年8月,张治中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同年9月他致电陶峙岳、包尔汉等,促使新疆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后,张治中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文章图片3

1969年4月6日,在北京病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