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人”和“斯人”略析

 萧然书香 2022-11-04 发布于浙江


“是人”和“斯人”略析



文丨井底蛤蟆(楚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成了热搜第一,讲真我第一反应是“斯人”,但课本上是“是人”,在实物证据面前,记忆显得毫无说服力。

现在这个问题有多个焦点:

一是“斯人”和“是人”究竟那个是《孟子》原文?

二是“斯人”是大众经过时间沉淀后记错还是当年的教材编错?

三是为什么大众记忆是“斯人”?

四是这个问题背后说明了什么?

试逐一分析。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查古籍即知,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北宋孙奭疏,明国子监祭酒刘元震等校刊,万历十八年刊。图片来自ctext.org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孟子》。图片来自ctext.org


《四部丛刊初编》经部,据涵芬楼借清内府藏宋刊本《孟子》影印。图片来自ctext.org


《武英殿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图片来自ctext.org


《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椠大字本《孟子》。图片来自ctext.org

搜到的《孟子》古籍原文都是“是人”,搜不到一个“斯人”版本。当然我不可能搜遍所有《孟子》古籍,从逻辑上讲还不能推断没有“斯人”版《孟子》。但是搜出来的这几个版本足够说明“是人”占多数。当然如果要说孟子亲手写下的是“斯人”,后来人抄错了,那也不是没可能,但最好有实物证据。现在搜得到的实物证据倾向于《孟子》原文是“是人”。

第二个问题,九成以上的人记得是“斯人”,这么多人都记错了吗?直觉似乎真理在多数人一边,我和我的同学还有差不多年纪的人都言之凿凿是“斯人”,然而翻出当年的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图片来自笔者拍摄

杭州附近1990年前后念初中的人大约都用这版教材,可知这波人记忆中的“斯人”不是来自课本。那么其它版本的课本呢?我手边没有更多版本的课本,但这年头架不住神通广大的网友啥都能找到,这不从60年代到21世纪的课本都找出来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第五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初中语文第五册,与笔者拍摄同一版,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第五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初中语文第五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第五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图片来自知乎。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图片来自知乎。

有人说教材不只有人教版,其它版本是“斯人”,上其它版本的课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初中语文第五册,图片来自知乎。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图片来自知乎。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图片来自知乎。

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图片来自知乎。

山东教育出版社06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图片来自知乎。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图片来自知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图片来自知乎

那么有没有“斯人”的课本呢?有的:

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大学语文

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

但是这三版课本并非现在“斯人”记忆的来源,现在记忆为“斯人”的人集中在八九十年代念初中,比如我是在90年上初中。所以要证明当年学的课文是“斯人”,必须符合如下条件:一是必须为正规教材,辅导材料、课外读物之类不算;二是课本的出版年代应是八九十年代或更早,近年出版的不算;三是必须为独立的课文,而不是名句摘录。

这三版“斯人”课本一个是2019年出版的初中课本,读这版课本的人现在还在上高中。一个是大学课本,不可能在初中使用。一个是小学课本,只是把这句话作为名人名言,不是课文,主张“斯人”者都记得是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并且全文背诵,显然不符合。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当年用“斯人”的课本,“斯人”属于记错。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集体记错?有人说“斯人”比“是人”更显文气,古文中用“斯人”多于“是人”;有人说是语言和文化的流变,比如有些诗词名句已百最早的版本,“斯”改“是”是大势所趋。这些理由并不充分,古文中“是人”的用法也不鲜见,如《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晕子春秋》:“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吴越春秋》:“是人不死,必得其愿……是人不死,必成其名……是人不死,必为对隙”,《素问》:“是人腹必急”。多得很,不能尽举。至于语言文化的流变固然存在,但未必是“是”变成“斯”,如“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儿欲居吾于炉火上耶”现在仍然说得很顺口,并没变掉。

多数人记忆中是“斯人”主要原因是课本和原典以外对这句话的引用大多是“斯人”,早在元朝人的《秋涧集》引用这句话时写成“斯人”:

这是《永乐大典》本

到近现代,民国时期越来越多的文章对这句话的引用变成“斯人”,知名度较高的是刘少奇的名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49年第二版,引用这句话也作“斯人”,此文第一版引用这句话是“是人”,第三版及以后取消引用,唯独第二版引用了“斯人”。但在《孟子》相关书籍中还是“是人”。大约是在民国时期“斯人”开始扩大影响。到近几十年的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新媒体中都以“斯人”居多,逐渐占据了主流。

第四个问题:“斯人”占据集体记忆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虽然从意思上说“是人”“斯人”一样,没有对错,但从课本原文来说,记成“斯人”是记错,错成为大多数,虽然多数记错者不愿意承认记错,但事实总归如此。这个尴尬的事实背后透露了一些尴尬的逻辑:

一是非权威信息的影响力远大于权威信息,版本明确的古籍、正规出版社出的课本都没能在大众记忆中留存,有些人甚至记不清自己学过的是哪种课本,而不权威的影视、报刊、网文等却在大众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转嫁给课本,只能归结为多就是优势,说得多就能占领话语权。

二是多数人本性不喜欢读书学习,喜欢娱乐消遣。读书学习得到的是“是人”,娱乐消遣得到的是“斯人”,95%的人后者取代前者。我自认为稍长于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在这事上也翻车,以后没脸说自己是书呆子,呆子就是呆子,没书。

三是学校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真的派不上多少用处,如果经常用到,绝不会有这么多人记错。反向推测一下,如果问70、80后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是什么,三角函数定义是什么,不许查书不许问孩子排除数学老师,凭记忆马上回答,我敢保证答错的人更多,因为在现实中根本不会用到。

一个小问题背后是尴尬而又无奈的现实,人艰不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