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师数年,苦学经典,我找到了重金难求的秘方

 专精一门触类旁 2022-11-04 发布于湖南

编辑:小药童



作者刘新刚是肖相如老师的二期弟子,早年就曾侍诊于肖师身边,2018年正式拜入肖相如老师门下,跟随老师系统学习四大经典与临床课程。本文是刘师兄中医求学一路走来的阶段回顾,文字朴实、感情真挚,相信一定会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故今日与大家分享交流。

全文共2877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院校中医教育我是从中专开始,之后完成大专,本科学历,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因为我保定市老师推荐,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有一位肾病学的教授,那就是我现在的恩师肖相如教授。

在2010年在石家庄肾病医院做院长助理期间,有幸认识肖老师,跟随身边侍诊,是我的最幸福的事情,因为肖老师的“整体功能代偿疗法”的理念,确实能实实在在救治肾病患者。当时由于工作原因,无法跟随肖老师身边学习,深感遗憾,2017年肖老师来保定市做客,我有了拜师的想法,2018年正式拜师,跟随师父学习传统中医知识。

拜师的时候,师父问我能不能坚持用三年的时间学习四部经典?我回答:一定能!现在,三年眨眼就已经过去了,记得开始学习《内经》的时候,白天上班看病,晚上加班看书,实在是感觉疲惫不堪,但是,我依然坚持,按时完成作业,系统的学习了四部经典知识,多次参加师门的线下会议,线上按计划学习理论知识,我的内心有很大的变化。

师父曾经点评:我离开他身边7年,技术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因为我7年只在临床循规守矩,没有任何创新思想。跟随师父学习以来,我的很多用药方案,都有一个质的突破,对中医外感疾病,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师父能把那么严重的肾病患者治愈,我为什么做不到呢?

2019年10月25号,我第一次跟随师父身边跟诊学习,我的前几次的跟诊,一直是如入仙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我的神经也变得愚钝,为什么这么重的患者,师父都像是看感冒一样那么简单,我自己也不知道师父的处方,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

师父用的药物,我们都知道,用的药量,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师父的组合方案,就能把尿毒症的患者的肌酐降低,正在透析的患者,减少透析次数,当听到患者真实的反馈,我都觉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师父收治的患者,我根本不敢接诊,病情复杂到我无从下手,诊治患者过程中有点时间,就与师父聊患者病情,与师父就餐时,顺便就能请教师父当天患者的用药技巧,师父用事实告诉我,疗效,就是硬道理,疗效的前提就是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做不好一个中医。一个简单的参芪地汤,一个简单的四逆散,一个简单的小柴胡汤,在师父的处方里,几乎天天见到,就在这简单的处方,师父能治愈的却是尿毒症,肾病综合征,多囊肾,这些西医认为无可救治的疾病。师父已经把中医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就是我认为的秘方,重金难求的秘方,也是真的能治病救人的秘方。我在师父身边跟诊12次,还是没有完全理解师父配方的奥秘,正好赶上武汉疫情到来,也结束了我的跟诊学习,希望有机会再跟诊学习。

从我仰慕师父,了解师父,认识师父,拜师学习,跟诊学习,一步步跟随师父指引的方向学习中医,学习四部经典,学习师父的肾病诊治,我越来越深信不疑,中医就是这样学习的,中医的路就是这样走下去的。我有幸认识师父,有幸拜师学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会按照师父指导的方向,坚持不懈的继续学习,把师父的中医思路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期康复。

现列举一例,说明我的临床进步:

麻黄汤在儿科的应用点滴

外感病的传化速度非常快,首剂要准确。

大家都知道,外感太阳病,实证用麻黄汤,虚证用桂枝汤,再发展,也许发展到麻杏石膏汤或者是到了白虎汤证,也许到了小柴胡汤证。

治疗外感疾病,也许几个小时,就有可能从外感太阳病,传化到少阳证,或者是传化到阳明证,有时候,自己来不及反应过来,实际疾病证型已经转化了,不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顺序,按部就班的传化。

一般情况下,轻度感冒,给孩子吃一点西药氨酚黄那敏颗粒,有时候发烧,吃一点西药退烧药比如布洛芬,孩子出点汗,发烧退了,鼻塞、流鼻涕缓解了,感冒就痊愈了。一般儿童感冒,临床上患儿鼻塞、发烧、咳嗽比较常见,治疗咳嗽,我一般给予对症治疗,用点止咳化痰西药,也能治好。一般情况下,西药简单,更方便,所以我以前用西药更多一些。但是有一部分复杂的感冒,西药效果不好,这就促使我开始了新的思考——为什么患儿吃了很多西药,效果不好?为什么发烧不退或者反复发烧?

临床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就会到医院检查,看看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还是有支原体感染?但是化验检查了很多项目,有些患者还是找不到具体原因,这种情况在临床非常多见。

就说我自己的孩子,从2018年7月以后,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反复感冒发烧达八次之多!其中在2018年9月10号,孩子突发高热,体温达40度,表现为恶寒发热,检查血象偏高,认为是炎症,就输液治疗了三天,病情暂时缓解。但是刚过了半个月,也就是2018年9月26号,孩子又突发高热,伴有咳嗽,气喘,我给予一剂麻杏石膏汤,无效,这次输液五天才治愈。结果又过了不到一个月,在2018年10月20号上午,孩子出现咳嗽、流鼻涕,下午就出现双肺湿罗音,又给予麻杏石膏汤一副,还是无效;第二天检查血象高,就改用输液头孢拉定,又输液五天才基本痊愈。我本来不愿意让孩子输液治疗,但是用中药效果不好,无奈之下,才认真学习了师父的《外感病初期辩治体系重构》,又通过师们联系上擅长儿科诊治的李建江师兄,经过师兄的指导,我收获很大。

病例资料:

刘某,6岁,体重35公斤,2019年2月17号傍晚曾滑冰游玩,18号下午17点,突然发烧37.5度,恶寒怕冷,发热,无汗,大便有点干燥,5天一次,小便正常,我自己开处方,就考虑是麻杏石甘汤,考虑外感风寒,内有郁热,微信请教建江师兄后,师兄根据舌苔和临床表现,认为这是外感风寒,表实证,应该用麻黄汤加一点助消化药治疗。

随即我开了处方:麻黄12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焦山楂10克,焦麦芽10克,神曲10克,师兄开的这个处方,是一次服用的剂量,但是我对师兄的这个处方,有一点担心,因为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大的剂量,故请示师兄,能否把这个药方分成三次服用,师兄认为,至少服用一半,否则,可能无效,我给孩子只用了半副,服药后孩子全身出汗,后半夜安然入睡,热退身凉。历经半年的时间,这是孩子第八次外感,也是唯一一次,半付药物就退烧的一次!处方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特别有效,我个人总结认为,师兄经验丰富,能对证型把握的更加准确,用药量比较偏大,第二天师兄又开了2付桂枝汤加减善后。

处方如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焦山楂10克,焦麦芽10克,神曲10克,

特意嘱咐:在家休息,避风寒,禁食生冷食物,饮食清淡,以小米粥为主。

服完桂枝汤,孩子彻底痊愈,体温正常了,吃饭也恢复了,感觉比以前胃口更好了!师兄考虑孩子有大便干燥,内有积热,随后开了五天的焦三仙合增液汤加味,处方如下:

焦山楂10克,焦麦芽10克,六神曲10克,麦冬10克,地黄5克,玄参5克,陈皮5克,黄芩5克,知母5,大黄3克。

服药后,孩子大便一天一次,恢复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