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评估标准(试行)解读
2022-11-04 | 阅:  转:  |  分享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

运行成效评估标准 (试行 )解读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全国 整体情况

截至 2022年 10月 25日 , 全国 32个省级单位共 6686家重大危险源企业:

其中 6654 家 企业已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 ( 系统上线运行且数据上传到

省级政府端 ) , 建设完成率 99.5%, 基本完成了 2022年建设目标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建设部署完 ≠运行成效好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设应付了事,未真正运行;

?未建立 “ 五有 ” 机制;

?主要负责人未亲自组织、参与;

?未完成所有生产装置、储存设施风险分析;

?未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开展隐患排查;

?多系统并行运行;

?未 建立常态化运行效果评估制度;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运行成效评估的目的

? 评估纠偏 。 发现建设思路 、 风险辨识 、 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偏差;

? 评估提升 。 ( 1) 企业层面:通过建立自评机制 , 明确评估频次 , 查找问

题 , 及时整改 , 提升建设运行质效 。

( 2) 应急部门:市里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常态化运行成效评估

, 对所有评估结果进行排序通报 , 推动企业开展问题整

改 , 提高优良率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危化监管一司印发了 《 危险化学品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

评估标准 ( 试行 ) 》 ( 简称 《 评估标准

》 ) , 共分为 7个 A级要素 、 16个 B级

要素 。

A级要素( 7个) B级要素( 16个)

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领导机构

编制实施方案

开展全员培训

完善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辨识评估安全风险

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制定管控措施

实施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明确隐患排查任务

开展隐患排查

隐患治理验收

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建设要求

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

持续改进提升 动态评估

提升功能(附加项) 提升功能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 一 ) 工作推进机制

( 二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三 ) 隐患排查治理

( 四 ) 信息化系统

( 五 ) 激励约束机制

( 六 ) 持续改进提升

( 七 ) 提升功能 ( 附加项 )

A级要素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一)工作推进机制

? 成立领导机构

? 编制实施方案

? 开展全员培训

? 完善管理制度

B级要素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1.成立领导机构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 , 主

要负责人任组长 , 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及

各部门 ( 车间 ) 负责人 , 并明确各自职责 。

1.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

构的 , 扣 1分 。

2.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担任组长的 , 扣 2分 。

3.未明确领导机构职责的 , 扣 1分 。

否决 项:

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主持研究双重预防机制建

设重大问题的 , 评估为不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否结合 《 安全生产法 》 的内容

完善 主要负责人 、 分管 负责人及各部门 ( 车间 ) 负责

人等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职责内容 。

? 查看 是否 下发正式 文件 明确双重 预防机制建设领导 机

构 , 并且主要负责人要任组长 。

? 现场询问相关人员是否掌握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要

求及应履行的主要职责 。

? 若企业未开展 双重预防机制 建设或者开展的质量较差

, 可应用此条否决项进行否决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未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全权授权,未亲自组织、参与;

?未明确领导机构职责。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2.编制实施方案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企业应制定全员参与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

施方案 , 明确工作目标 、 任务 、 实施步骤 、

进度安排等 , 做到责任层层分解 。

1.未制定实施方案的 , 扣 2分 。

2.未做到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岗位全员参与 ,

每缺一个岗位扣 1分 。

3.实施方案未明确工作目标 、 任务 、 实施步骤

、 进度安排等 , 一项扣 0.5分;实施方案未进

行层层分解的 , 扣 2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是否制定双重预防建设实施方案 , 并且方案要按

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 细化分解 , 明确工作 目标 、

任务 、 实施步骤 、 进度安排 等 。

? 方案要体现全员参与 , 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 岗位要全

员参与 , 这里的安全生产责任应与责任制中的职责相

互对应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实施方案 针对性不强 , 未体现全员参与,缺少实施步骤、具体的

进度安排等。

?实施方案未依据国家或地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进行修订。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3.开展全员培训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 , 明确培训学时 、 培

训内容 、 参加人员 、 考核方式等 。

2.企业应组织开展培训 , 主要培训双重预防

机制建设的思路 、 安全风险分析清单编制流

程 、 信息化系统操作使用等内容 。

3.培训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 。

1.企业未制定培训计划的 , 扣 1分 。

2.无培训记录的 , 扣 2分 。

3.未对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岗位实现全员培训

的 , 扣 2分 。

4.随机抽查的人员不掌握相关培训内容的 , 一

人扣 0.5分 。

否决项:

抽查至少 50%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 有

20%以上未参加培训的 , 评估为不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培训计划 , 是否有针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的

培训 , 并且要明确 培训学时 、 培训内容 、 参加人

员 、 考核方式 等 。

? 培训内容要涵盖双重 预防机制建设的思路 、 安全

风险分析清单编制流程 、 信息化系统操作使用等

内容 。

? 查看培训记录 , 是否是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 岗位

全员参加了培训并现场随机抽查相关内容 。

?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 重点是抽查公司领导层以及

生产部门 、 车间等负责人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未制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 培训计划 。

?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培训 内容不全面, 缺少信息化系统使用

等。

?部分岗位人员不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思路、 “ 两个清单 ” 编制

流程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4.完善管理制度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要求 ,

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 、 培训教育 、 奖惩管理等相

关管理制度 。

2.制度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 、 具有可操作性

, 并在岗位得到有效执行 。

1.无相关管理制度的或未按照双重预防机制相

关要求 , 制修订管理制度的 , 一项扣 1分 。

2.制度文件未有效执行的 , 扣 1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制度无需 另起炉灶 , 应与 现行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融合 , 在原有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风险管理 、

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教育培训 、 奖惩管理等管理 制度基础上补充完善即可 , 实现一体化管理 。

? 制度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 、 具有可操作性 , 并在岗位得到有效执行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未按照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有关要求 修订完善管理制度;

?单独编制一套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造成 多套制度并行运行。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 辨识评估安全风险

? 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 制定管控措施

? 实施分级管控

B级要素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按照 “ 功能独立 、 大小适中 、 易于管理 ”

的原则 , 选取所有生产装置 、 储存设施或场

所作为安全风险分析对象 。 按照 《 危险化学

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 GB18218) 构成重大

危险源的应独立作为安全风险分析对象 。

2.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或设备设施

布局 , 将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分解为若干相对

独立的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 主要设备设施均

应纳入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

1.企业安全风险分析对象不全的 , 缺一项扣 2

分 。

2.企业未将主要设备设施纳入安全风险分析单

元的 , 一项扣 1分 。

否决项:

企业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没有覆盖所有重大危险

源的 , 评估为不合格 。

1.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安全风险分析 对象 应包含所有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

, 覆盖所有的重大 危险 源 , 名称与危险化学品登记

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重大危险源名称和数量保持

一致 。 重大危险源要作为单独的分析对象 。

? 针对 生产装置 , 若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 , 直接以重

大危险源为分析对象;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 以整

个装置为分析对象即可 。

? 针对罐区 , 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 , 一个独立的罐组

可以确定为一个风险分析对象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或设备设施布局 , 将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分解为若干个 相对独立 的安

全风险分析单元 , 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泵 、 压缩机 、 分离设备 、 容器 、 反应器等 主要设备设施均应

纳入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

示例:

( 1) 生产装置:以某企业汽油加氢装置为例 ,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划分为汽油切割分析单元 、 醚化水

洗分析单元 、 一段加氢反应分析单元 、 抽提溶剂再生分析单元 、 全馏分分析单元 、 醚化反应分析单元 、 汽提

分析单元 、 抽提脱硫分析单元 、 二段加氢反应分析单元等 9个风险分析单元 。

( 2) 罐区:风险分析单元划分根据储罐容积或储存介质进行划分 。 若罐区防火提内所有储罐容积及储存

介质相同 , 则可以划分为一个风险分析单元;若储罐容积或储存介质不同 , 则应划分为多个风险分析单元 。

不同介质 , 划分四个分析单元同种介质 , 划分一个分析单元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未覆盖所有生产装置、储存设施;

?部分主要的设备设施均未纳入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2.辨识评估安全风险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组织各相关部门 、 专业 、 岗位 , 应

用 SCL、 JHA、 HAZOP等方法对安全风险分

析单元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 评估可能导致的

事故后果 。

2.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辨识结果 , 选择可能

造成爆炸 、 火灾 、 中毒 、 窒息等严重后果的

事件作为重点管控的安全风险事件 。 企业可

根据安全管理实际补充其他安全风险事件 。

3.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清单 , 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风险分析对象 、 责任部门 、 责任人 、 分

析单元 、 安全风险事件等 。

1.企业未组织全员开展风险辨识的 , 少一岗位

扣 2分 。

2.未选择严重后果事件作为重点管控的安全风

险事件的 , 扣 2分 。

3.企业未形成安全风险清单的 , 扣 5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风险辨识评估记录 , 是否 所有与安全生产相

关的岗位均参与了风险辨识评估 。

? 选择可能造成 爆炸 、 火灾 、 中毒 、 窒息等严重后

果的事件 作为 重点管控的 安全风险事件 。 企业可

根据安全管理实际补充其他安全风险事件 。

? 建立安全风险 清单 , 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风险分析

对象 、 责任部门 、 责任人 、 分析单元 、 安全风险

事件等 。

汽油加氢装置风险分析示例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未组织相关部门岗位 参与风险辨识评估 ;

?未完成所有生产装置、储存设施风险分析;

?未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事件做为 重点管控的 事件。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3.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事件 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

程度 , 对安全风险分析对象进行科学分级 。

2.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 、 较大风险 、 一

般风险和低风险 4个等级 , 分别采用红 、 橙 、 黄 、

蓝四种颜色进行标示 。

3.在 信息系统中 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

1.企业未对安全风险分析对象进行分级的 ,

扣 2分 。

2.企业安全风险分级与辨识结果不一致的 ,

扣 1分 。

3.信息系统中未显示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的

, 扣 2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 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中的风险级别是指风险分析对象的 固有风险 , 如某企业将风险级别与重

大危险源的分级标准统一起来 , 一 、 二 、 三 、 四级重大危险源分别对应重大风险 、 较大风险

、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4个等级 , 非重大危险源对应低风险 。

? 风险四色图要在 信息系统中显示 。

评估要点: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风险空间分布图未在信息系统中显示。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4.制定管控措施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针对安全风险事件 , 企业应从 工程技术 、 维护保养 、

人员操作 、 应急措施 等方面识别评估现有管控措施的

有效性 , 其中工程技术类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关键设备

部件 、 安全附件 、 工艺控制 、 安全仪表等方面;维护

保养类管控措施主要保障动设备和静设备正常运行;

人员操作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人员资质 、 操作规程 、

工艺指标等内容;应急措施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

设施 、 个体防护 、 消防设施 、 应急预案等内容 。 管控

措施应按照公司规定 , 经主要负责人评估确定 。

2.企业在以上管控措施的基础上 , 可结合实际情况 ,

制定其他管控措施 。

3.根据运行情况 , 不断更新管控措施 , 及时纠正偏差 。

1.管控措施不全面 、 操作性不强的 ,

一项扣 0.5分 。

2.情况发生变化后 , 管控措施未及时

修正的 , 一项扣 0.5分 。

3.管控措施未经过评估确定的 , 扣 1

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管 控措施是否经过 评估确定 , 控制措施是否全面 、 无疏漏 、 可操作性强并有效 落实 。

分析 单元

汽油切割微单元

醚化水洗微单元

一段加氢反应微单元

抽提溶剂再生微单元

全馏分微单元

醚化反应微单元

汽提微单元

抽提脱硫微单元

二段加氢反应微单元

风险 事件( 最严

重事故后果)

泄露造成

火灾 、爆炸

管 控 措施

工程技术

关键设备 /部件

安全附件

工艺控制

安全仪表

防火防静电

维护保养

动设备

静设备

人员操作

应急措施

加热炉

……

温度

……

按时对加热炉火嘴

燃烧情况进行巡检

反应器入口温度

I_1007_1工艺指标

严格控制:

220-320℃ ,

并设置报警值。……

……

生产装置

85万吨 /年

汽油升级国

五装置(加

氢工艺)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管控措施内容不全,操作性不强;

?管控措施 未经过评估;

?管控措施未及时 更新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4.实施分级管控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将安全风险事件对应的管控措施分

解到公司领导 、 部门 、 车间 、 班组和岗位人

员等各层级 , 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实

施 。

2.上一级负责管控措施 , 责任相关的下一级

必须同时负责管控 , 并逐级落实 。

岗位人员未落实自身岗位管控措施的 , 一人扣

0.5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现场岗位人员 不清楚自身岗位相关管控措施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三)隐患排查治理

? 明确隐患排查任务

? 开展隐患排查

? 隐患治理验收

B级要素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1.明确隐患排查任务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将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

的任务 , 明确隐患排查责任人 、 频次等 。 隐

患排查任务应涵盖全员 、 责任清晰 、 周期明

确 , 且与日常巡检等计划性内容相融合 。

2.企业也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

结合企业实际 , 制定综合性 、 专业性 、 季节

性 、 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等形式的隐患排查

任务 。

1.隐患排查任务未覆盖到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

岗位和个人 , 或排查责任不清晰 , 或排查周期

不明确 , 一项扣 1分 。

2.隐患排查形式不全面的 , 扣 2分 。

否决项:

隐患排查任务覆盖岗位低于 80%的 , 评估为不

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任务清单 ,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是否转化成责任清晰 、 周期明确

的隐患排查任务 , 是否覆盖 到所有负有 安全生产责任的岗位和个人 。

管 控 措施

工程技术

关键设备 /部件

安全附件

工艺控制

安全仪表

防火防静电

维护保养

动设备

静设备

人员操作

应急措施

加热炉

……

温度

…… 1、反应器入口温度是否

在 220-320℃ 范围内。

2、反应器入口温度高、

低温度 DCS报警系统是否

故障。

3、反应器入口温度热电

偶是否故障。

隐患排查内容

F280火焰燃烧正常

F280烟囱无冒烟现象

按时对加热炉火嘴

燃烧情况进行巡检

反应器入口温度

I_1007_1工艺指标

严格控制:

220-320℃ ,

并设置报警值。

岗位负责人

……

……

岗位操作人员

安全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公司领导

……

周期

2/小时

1/天

1/月

2/月

1/年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主要负责人 等领导层、管理岗位未分配隐患排查任务;

?隐患排查任务未覆盖到 所有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岗位;

?隐患排查任务周期设置与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不符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2.开展隐患排查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任务 , 按期开展隐患排

查 , 确保管控措施落实 。

1.隐患排查任务完成率低于 80%的 , 扣 5分 。

2.岗位人员未按期开展隐患排查 , 一人次扣 2

分 。

3.同一岗位连续两个周期未完成隐患排查任务

的 , 扣 5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部分岗位未按期开展隐患排查,造成 隐患排查任务完成率低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3.隐患治理验收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排查发现的隐患 ,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

即整改 , 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 , 制定隐患治

理计划 , 切实做到整改措施 、 责任 、 资金 、

时限和预案 “ 五到位 ” , 确保按时整改 。 整

改完成后要组织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验收 ,

完成隐患闭环管理 。

1.未制定隐患整改计划 , 一项扣 2分 。

2.一般隐患超期未整改 , 一项扣 2分;重大隐

患超期未整改 , 一项扣 5分 。

3.未组织隐患整改验收 , 一项扣 1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隐患超期未整改,未实现闭环。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四)信息化系统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 企业应开发或改造信息化系统 , 包含 电脑

管理端和移动 APP端 , 满足数据交换规范的

要求 。

2.电脑管理端具备动态监控安全风险管控措

施落实 、 隐患排查任务推送 、 隐患排查治理

情况跟踪监督 、 机制运行效果评估 、 异常状

态自动预警及考核奖惩等功能;移动 APP端

具备隐患排查任务和预警信息接收 、 现场隐

患排查情况实时上报 、 隐患治理全程跟踪等

功能 。

3.企业应利用 移动终端开展隐患排查 。

4.企业信息化系统与政府系统实现数据互联

互通 。

1.信息化系统功能不满足要求的 , 一项扣 5分 。

2.移动终端数量不满足隐患排查需求的 , 扣 5

分 。

3.企业信息化系统未与政府系统实现数据互联

互通的 , 扣 10分 。

否决项:

企业未按照数据交换规范建设信息化系统或没

有利用移动 APP端进行隐患排查的 , 评估为不

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企业信息系统 电脑 管理端和移动 APP端 , 满足数据交换规范的 要求 , 并且 与政府 系统实现数

据互联互通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部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功能不全,不满足数据规范要求;

?未配备移动端 或移动端数量不满足排查需求。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五)激励约束机制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激励约束制度 ,

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 、 频次 、 方式方法等 ,

并与员工工资薪酬 ( 或奖金 ) 挂钩 。

2.根据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的绩效考核结果 ,

落实激励约束制度 , 定期兑现 。

1.激励约束制度未明确考核奖惩标准 、 频次 、

方式方法的 , 一项扣 1分 。

2.未按考核结果兑现的 , 扣 2分 。

否决项:

未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或有奖惩办法从未兑现过

的 , 评估为不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评估要点:

? 查看是否有激励约束的相关制度 , 要明确 考核奖惩标准 、 频次 、 方式 方法 。

? 可通过 信息化 系统自动生成的绩效考核结果 , 生成记录 , 查看考核奖惩记录 , 定期 兑现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未制定 激励约束制度 或制度未明确具体 考核标准 ;

?未按制度进行 奖惩兑现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六)持续改进提升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1.企业应根据每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 ,

查找原因 , 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 持续改进 。

2.企业至少 每年一次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

果进行评估并加以改进 , 重点评估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适宜性 、 隐患排查任务可操作性等

内容 。

3.当发生下列情形时 , 应及时开展评估改进:

1)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 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 技术改造项目;

4) 有对事件 、 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

1.未开展年度评估的 , 扣 5分 。

2.评估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 , 一项扣 1分 。

否决项:

企业发生 5种情况变化时 , 未及时开展评估的 ,

评估为不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常见问题:

?未按要求开展评估;

?评估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七)提升功能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机制建设标准与要求 评分标准

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基础上 , 企业可

根据实际情况拓展以下功能:

1.特殊作业电子作业票;

2.视频智能分析;

3.其他功能 。

1.拓展 1种功能的 , 加 2分;

2.拓展 2种功能的 , 加 5分;

3.超过 2种功能的 , 加 10分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企业端 +

? 人员定位

? 视频 智能 监控

? 电子 作业 票

……… ..

票证

新增

JSA

分析

气体

分析

票证

签发

验收

归档

安全措

施落实

作业许可管理

作业许可流程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1.总分共计 110分 , 其中附加分 10分 。

2.每一评估要素的分值扣完为止 , 缺项按 0分计 。

3.成效水平分四个等级:得分 90分 ( 含 ) 以上为优秀 , 80(

含 ) -90分为良好 , 70( 含 ) -80分为合格 , 70 分以 下为不合

格 。

4.共 7条否决项 , 出现任一否决项即判评估不合格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 1) 知安学习平台:

( https://qdaystc.qdrise.cn/pcweb/home/index) ;

( 2) 运维电话: 400-9988777;

( 3) 微信公众号: 危化品双重预防机制 。

答疑学习渠道

献花(0)
+1
(本文系纪晓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