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个文化遗址,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划分时代

 澴川行者 2022-11-04 发布于山东

五个文化遗址,如果我们理解了她们的意义,我们也就基本把握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

这五个文化遗址就是:

湖南洪江市的高庙文化遗址(距今7800年);

河南濮阳市的西水坡文化遗址(距今6500年);

河南荥阳市的青台文化遗址(距今5500年);

陕西榆林市的石峁文化遗址(4300年);

河南洛阳市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3900年)。

怎么理解湖南洪江市的高庙文化遗址(距今7800年)呢?

这要结合同时期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来理解。

高庙文化就是兴隆洼文化族群入侵中原,被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族群打败,其中的一部分人逃到湖南地区建立的。

所以,高庙文化遗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正在孕育之中,已经开启了融合的进程。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重点是在她的第五文化遗层——“天盖墓”(距今6500年左右)。

怎么理解这座“天盖墓”呢?

首先,根据其中的龙、鹿、蜘蛛等文化符号,只在之前的赵宝沟文化遗址才有出现,来定义她是一座赵宝沟文化族群的墓葬,并且,明显是属于赵宝沟文化族群的王墓。

然后,结合之前的距今7100年磁山文化消亡,距今7000年裴李岗文化消亡,可以判断这是赵宝沟文化族群入主中原了。

这对应于文献记载的太皞庖牺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又结合同时期赵宝沟文化转变为红山文化,长江以南、汉江以西的大溪文化的突然兴起,可以判断,这座墓葬的落成,就标志着赵宝沟文化族群在中原战败,他们被分解成了红山文化和大溪文化两个支系。

这对应于文献记载的太皞庖牺氏“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和“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其中,“南郡”对应大溪文化,“山阳高平之西”就对应这座“天盖墓”。

所以,这座“天盖墓”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印证了文献中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断鳌足以立四极”,于是“地平天成”,“女娲氏没,神农氏作”的说法。

这座“天盖墓”的落成,就标志着“太皞庖牺氏时代”结束,“神农氏炎帝时代”来临。

怎么理解河南荥阳市的青台文化遗址(距今5500年)呢?

首先,根据遗址中的“九星遗迹”是属于“星宿文化”,而“星宿文化”只有在之前的西水坡遗址“天盖墓”中才有出现,来判断这个遗址的创造者,和西水坡遗址“天盖墓”的创造者是属于同一个族群。

然后,结合同时期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由第一期转变为第二期,并且,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变,而是文化性质、宗教意识的转变,以及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在这时候也大放异彩,出现了具有宗教中心性质的牛河梁文化遗址,来判断这是庖牺氏的后裔重返中原,天下重新由庖牺氏部族主导了。

所以,青台文化遗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标志着“神农氏炎帝时代”结束,“少皞金天氏时代”来临。

“少皞”和“太皞”是对应的,他们是爷孙俩。

“皞”,就是登上泰山,面向太阳,迎接到了庖牺氏部族的保护神“木神”,将之请上了“东方正位”——“东封泰山”的意思。

“少皞”和“太皞”,就是他们爷孙俩都有“东封泰山”之功。

怎么理解陕西榆林市的石峁文化遗址(4300年)呢?

首先,从石峁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具有宗教内涵、代表一种宗教意识的玉器,表明遗址的创造者属于具有玉崇拜文化的族群,也就是庖牺氏族群。

具体到更接近的,就是石峁遗址与良渚文化遗址之间的联系。

石峁文化遗址大型石雕上的饕餮纹,与良渚文化遗址中玉琮上的饕餮纹,在形象上惊人地一致,表明这两个文化遗址的主人是属于同一个族群。

而石峁遗址最早出现于距今4300年,良渚文化正好在距今4300年消失。

如何理解这种此起彼伏的现象呢?

我们要了解这个现象的背景,就是距今5000年,红山文化被小河沿文化取代,然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在距今4900年,由早期转变为晚期,到距今4800年又进一步衰落;同时,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由第二期转变为第三期;到距今4500年,小河沿文化就消失了,同时,中原和山东地区兴起龙山文化。

这些现象对应于文献记载,就是“轩辕氏黄帝”在“少皞金天氏”的衰落中崛起,将“少昊金天氏”赶到了山东,同时“北逐荤粥”(对抗小河沿文化族群);但是,轩辕氏黄帝“北逐荤粥”(对抗小河沿文化族群)并不成功,常常打败仗,以至于“迁徙往来无常处”,于是,他们禅位于良渚文化的主人“颛顼大帝”;“颛顼大帝”从太湖流域北上中原,接替“轩辕氏黄帝”继续“北逐荤粥”(对抗小河沿文化族群),最后打败小河沿文化族群,从而“北至于幽陵”,就是夺回了他们庖牺氏部族的祖籍地——东北辽西地区。

但是,距今4300年,良渚文化遗址被洪水淹没,“颛顼大帝”世系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们再也没有能力继续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碾压性的态势,于是,他们不得不采取筑城防御的策略。

这就是石峁城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此起彼伏的原因。

那么,石峁城文化遗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标志以伏羲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抗,而中原农耕民族在对抗中,由主动防御地位转入到被动防御地位。

怎么理解河南洛阳市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3900年)呢?

首先要知道,二里头文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孑遗,兴起于龙山文化的消亡之际。

距今4000年到距今3900年,是龙山文化消亡,二里头文化兴起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从“龙山文化时代”到“二里头文化时代”,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聚落数量,从1669个锐减至180个;聚落总面积,从218.33平方公里锐减到47.05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二里头文化时代”的黄河中下游聚落数量,仅为“龙山文化时代”的10.78%左右,聚落总面积也缩小至“龙山文化时期”的21.45%左右。

而在聚落数量和聚落总面积锐减的同时,许多聚落的文化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里头文化时代”早期的陶器,较之于前面“龙山文化时代”的陶器,出现了制作技术骤然下滑、陶器风格与组合也截然不同的剧烈变化。

而伴随着中原地区的这种剧烈变化,在东北地区原来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所在的地区,这时又突然兴起了一种夏家店下层文化。

所以,中原地区的这种剧烈变化,很可能就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对抗,而中原农耕民族最终战败的结果。

也就是说,是中原地区的沦陷,才造成了黄河中下游这种遗址的剧烈减少,和文化风格的剧烈变化。

那么,以这样的推论,我们再来看文献记载。

根据文献记载分析,西元前2070年,也就是距今4090年,大禹举行“涂山会盟”,开创了夏朝。

这个年份,就正好与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对抗,最终战败,导致整个中原地区沦陷,龙山文化消亡的时间相重合。

所以,夏朝的建立,其实是中原农耕民族为了重新组织起一个继续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对抗的联盟。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中原地区各个遗址中,少有的继承了龙山文化技术风格的遗址。

那么,为什么她能够在中原地区继承龙山文化的技术风格呢?

第一,在族属上,她肯定是属于中原农耕民族,她是龙山文化族群的孑遗。

第二,在整个中原地区全部沦陷的情况下,她肯定是与北方游牧民族,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主人们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合作,才能够确保自己不被屠戮和驱赶,从而安全发展,并且兴建起这座遗址。

所以,这座二里头文化遗址,会是夏朝的都邑吗?

肯定不会。

在整个中原地区沦陷,都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占领的情况下,夏朝怎么可能在中原地区兴建自己的都邑?

二里头文化遗址,只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之傀儡政权的都邑。

所以,二里头文化遗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标志中原农耕民族相对北方游牧民族再次战败,中华民族,因此进入了新一轮的轮回。

所以,从这五个文化遗址所展现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来看,我们中华民族就像是一幅《太极图》,北方游牧民族是她的阳极,南方农耕民族是她的阴极,阴阳相激,就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