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涵有话说 | 第177期: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影响着以后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平庸的生活里拥抱自己。

 萧子涵有话说 2022-11-05 发布于广东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2019/10/17星期四

文字/萧涵

萧涵有话说 | 第177期

流年的痕迹中淡了许多本该深刻的事,岁月的沧桑改变不了青春的情,我们就这样,就这样平静的度过每分每秒。岁月的沧桑改变不了青春的情,我们就这样,就这样平静的度过每分每秒。

今天是20191017日星期四,不知不觉10月份已经过了一半了。

昨天跟一个做孩子的妈妈聊天,聊起做妈妈的幸福。虽然生孩子的时候,很痛,但是生出来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特别伟大,因为你生出了一个人。

我说,既然生孩子那么痛,你还打算要第二个么。朋友说,为啥不要,孩子在自己的养育下成长,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等孩子慢慢长大后,你告诉Ta小时候是多么可爱;让Ta知道,Ta的出世对你意味着什么?Ta是你生命中的阳光,是和谐的生命体,是漂亮的孩子。

你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未出生的宝宝是怎样的时刻吗?你的脑海里是否涌现出孩子的模样?或许你还会想象Ta在奔跑玩耍,甚至看到Ta长成了少年、青年。你又期待Ta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期望孩子的期望在改变,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影响着以后孩子的生活方式。

我认识一个朋友,前几天跟我说,不久前他去一家饭店吃饭,当时老板娘正在大声训斥她的孩子,为啥你成绩那么差,去学校做什么的?你不知道我每天起早贪黑的辛苦么。当时孩子不敢作声,老板娘说完话后,周围顿时安静了起来。我朋友去添饭的时候,突然饭盖没拿好,掉到地上,声音很响亮,当时朋友顿时愣住了,很害怕老板娘骂他。

于是我问朋友为啥害怕老板娘骂他,他说,老板娘训斥她孩子的时候,想起了他的妈妈。

原来我朋友从小父母对他特别严格,尤其母亲经常说他。朋友告诉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他哭着告诉他母亲,他母亲说,哭什么哭呀,有什么好哭的。是不是你做了什么事不好呀。

于是下次,同学再打我朋友的时候,我朋友就还手了,打了同学。同学父母找上门,说朋友打了他孩子。朋友母亲却说,你为啥要还手呀。还手是不对的,你看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你为什么每天都在惹事。

这个时候,朋友觉得特别委屈,就哭起来了。母亲大声对他说,哭什么哭,有啥好哭的,就你好哭。朋友觉得自己怎样做都是不对的,特别的无助于焦虑。A会受到惩罚,做B会受到惩罚,做C也会受到惩罚,做什么都不对,都会受到惩罚。

所以每次去做事,特别的害怕不敢去做,怕会出这事出那事。

我跟朋友说:“生活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不要钻牛角尖,谁都会遇到难熬的事儿,才能长大,困难是一种成长必经的阶段,相信会很多人喜欢和爱你的。”

如果你在不断被要求听话的家庭长大,每一次听话,都会远离你的感觉,甚至都是你的生命力之流被攻击一次。做父母首先要去学习维护孩子的感觉,孩子天然都在感觉流动之中。

例如,有严重拖延症的人,这样的人会拼命说自己拖延不好,但是下次还是拖延。因为这个内在的批评者就是内在父母,而那个试图拖延的部分就是内在孩子在对抗。

人的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求爱,哭泣也好,愤怒也好,谩骂也好,讲理也好,都是在呼求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重要的、被爱的。

父母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我们长大后,就要独立地、踏实地继续过自己的日子,找回自己内在的安全感,需要我们不断地修复童年未被满足的自己。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当我们把自身变得更优秀时,那些困扰你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所以,不要把情绪集中在那些无用又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上,把心思集中在如何把自身变得更优秀的角度上,把眼光放长一点,你强大了,一切自然会改变。

在人生这场漫长而短暂的旅行中,我们用自己脚步的长度,触摸着生命的深度,延伸着生命的长度,锻造着自己修复痛苦的能力,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成长。相信生命中的每一次磨砺,都会让自己的身心焕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希望岁月赐予你我如同往昔不变的时光,哪怕历经沧桑,也依然保持可爱与纯良。

让我们在平庸的生活里,拥抱自己,接纳自己,做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