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喜欢《长安十二时辰》,切不可错过这部新作。

 没羞没臊看电影 2022-11-05 发布于浙江

闲扯马伯庸新作《两京十五日》。

书评比影评费劲得多。

别的且不提,光是看书所用的时间就比看电影要多得多。上班,下班,两点一线,沿路上听单田芳,回家吃饭,跳绳,再就借羸弱的灯光翻看新书。《三联周刊》《中华遗产》《红楼梦》,这翻翻那看看,最后才捡起马伯庸新作。可以说是懒,也可以说是不紧不慢。

买书人好多都这德行,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反正买回来了,也就不急了。可这不急不急,就把阅读战线拉长了不是。

这本新书的结构,从创作构思上来说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姊妹篇。一个在大唐,一个在大明。时间跨过几百年,政坛的阴谋诡计始终不变。就像电影《东方不败》里任我行对令狐冲所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贩夫走卒尚且如此,皇室内斗更是波诡云谲。

全书从一只蟋蟀说起。

南京城外,运河之上,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即将考验。船上身份最显赫略有心不在焉,江山社稷,王位之争,远在北方的勾心斗角远不如眼前这只蟋蟀来的金贵。而就在这时,一声巨响从船底发出,前一刻的璀璨夺目瞬间化为飞灰,故事的主人公也重重砸进河里,南京城内外炸开了锅。

而这场始料未及的爆炸才仅仅是个开始。

换别人,这故事就是个故事,彻底架空一切,随便摘一个朝代,摘一个皇帝,拉开膀子就写。顺嘴胡诌,别人爽不爽不问,自己先嗨了再说。马伯庸则不然。

他除了文笔的刁钻,故事线索的铺陈到位(虽然总是在结尾时候栽跟头),很难得的一点,是他有一种对历史资料强烈的发掘和探索精神。在别人都懒得去翻故纸堆,拥抱新风尚的时候,马伯庸却能在历史的细枝末节当中钻研,思考并自得其乐。

更为难得的,是他可以将史料掰开揉碎之后,在历史的缝隙当中窥探或架构出一幕幕属于自己,又属于历史的传奇故事。用野史堆砌正史,用正史指引野史。即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拼接出一套属于自己,或历史爱好者的说得通的逻辑。

本片涉及内容之广,潜藏线索之多,绝对配得上“马亲王”这个称号。两京配置,官员安排,吏部职能,南北漕运,靖难之役,殉葬制度,乃至于玄武湖上的资料库,宣德皇帝的蟋蟀瘾头,都慢条斯理揉进了作品当中。

只要阅读者对明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看起这套新书肯定是暗自欣喜,毕竟掉书袋也是讲究技巧的,写得好就致敬,写砸了就是卖弄。

马伯庸把“卖弄”发挥到“致敬”的境界,实在佩服。

如果就讲一个像正德皇帝和李凤姐没羞没臊的爱情故事,对马伯庸而言太小儿科了。他习惯性的会把故事讲得很宏大,宏大到不涉及皇权斗争都对不起自己的名号。于是书中的反派就一次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好在最后主角光环加身。

但这绝不是说主人公就杰克苏或玛丽苏,主人公的身世,遭遇,绝不是简单的个体表现,而是放在当时环境下对大明王朝各个层面,由上到下,又由下到上的全局思考,

作品中主人公都个性十足。为了不过多剧透所以不点名道姓。可如果各位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就会发现作者惯用的套路。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女子心思的精明缜密。像极了张小敬,檀棋,李必。

考虑到靖难之役前后明朝皇室的内部斗争,权利转移,本部小说又替不同身份者做了各种人物侧写和内心独白。以今人知识的广博,从上帝视角重新审视彼时的谁是谁非。

看透之后不得不琢磨另一位马先生,马未都经常说的那句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明史》中寥寥数笔,被马伯庸妙笔生花铺开了一场两京之间,长达十五天的追杀与反追杀。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勇敢,担当与果决,也见识了灾难,斗争与阴谋。书中的主人公自带光环,每个角色都有着必须存在下去的意义。可那些客串的底层民众,纤夫,农妇,小吏,却更加真实而亲切。他们可以被视为蝼蚁,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正是他们组成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历史。

高高在上者,有自己的考虑。

低于尘埃者,有自己的打算。

《两京十五日》是一部充满戏剧张力,又凝练历史厚重的作品。说它悬疑也好,动作也罢,爱情有之,忠诚有之,但更多的还是人间温度。按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这部新书被人买下版权,改编电视剧也是理所当然。

注:如果看过马伯庸上一本书《显微镜下的大明》,再看本书时肯定会乐出声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