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川》,三星半。

 没羞没臊看电影 2022-11-05 发布于浙江

温馨提示

不吹不黑三星半,志愿军战士本身就是史诗。


《金刚川》昨晚看过了。

据说全片拍摄时间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得益于多机位素材选取,最后通过4段式的结构组成了一部2小时的电影。想想看真是不容易。

就作品而言,其实有太多的预料之中。比方说开头对抗美援朝的背景介绍,我军与美军的实力对比,志愿军战士深入穿插的神出鬼没,以及美军仰仗武器先进对我志愿军人员的不断轰炸和袭扰,我军人员舍生忘死的作战风格等,都与黑白片时代一脉相承。

从《英雄儿女》到《集结号》再到《金刚川》,技术更新,画面精美,但核心的实质性内容是不会变的。

影片4段式的表现手法,多组镜头的反复运用,以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来掩盖了拍摄过程不得已而为之的仓促。我军与美军,空军与地勤,工兵与炮兵,同一个作战区域,不同兵种不同环境不同作战状态。

可以看得出本片导演导演群对作品抱有极大的野心(褒义),希望可以通过这场反复拉锯战来立体呈现出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作战风格,用镜头来溯源70年前那可歌可泣的悲壮与惨烈。

可是,素材确实太少了。反复利用之后多少给人以视觉疲劳和“偷奸耍滑”的尴尬。哪怕我们知道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今天的观众都是见过世面的,这又不是悬疑片,重复又重复的镜头表现让许多人有一种“本片坑人,浪费时间”的错觉。

导演尽力了,但并不讨好。

本片中以美军视角呈现的一段相当尴尬。让一个意气用事的“牛仔”与我军死磕的相互纠缠,通过美军视角告知观众另一种状态下的作战心理。

但是,该飞行员的行为操守着实令人郁闷,既没有体现出美国主旋律大片中的人道主义情怀(本身就不人道),又没有刻画出强烈的反战思想,最后竟然偷了一架飞机和日本神风攻击的一样来此自杀袭击,这种不伦不类的角色设定,实在不知道是为了弥补电影时间,还是在浪费观众时间。

影片中演员是真的不错。

张译,再次以一己之力让他所参演的片段升华了。

对不起,邓超,吴京,不是你们不够优秀,是哥对你们要求有点高。而这高出来的部分,恰恰是张译来成功弥补的。

本片前半段张译的锋芒在吴京之下,吴京把那种大头兵的生猛和自己特色结合的浑然天成,以至于我们觉得吴京是在演自己。

但当吴京饰演的老关和张译饰演的张飞接炮弹,张飞一口答应时,吴京眼神里那转瞬即逝的感动,真的让人觉得吴京表演上开窍了,或许是爷们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一个爱国者对生离死别的准备把握。

张译本片中表现有多精彩呢?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他反复奔跑于两个高炮阵地时候的行经路线,越过草丛时候跳跃的位置,以及黑灯瞎火边巡视空中情况边奔跑时候的不管不顾,都能感觉出他对拍摄环境的高度熟悉。这种熟悉极好反应出当时战场上一个战士对自身环境的了然于胸。

那是野地,草丛里高低不平,石头泥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张译的几段奔跑就像一个孩子在自家门口一样熟悉。他的表现越自然,角色越真实,反映出当时我志愿军战士状态越精准。

老关死后,张飞埋葬老关尸体一段真是温柔。

张译铲土再轻轻铺在老关遗骸的那种感觉,我们看不到表情却深受感动。拖着残肢成功击落美军敌机后,最后一次吹响哨声,与老关炮位被炸后他失魂落魄边吹哨边跑的害怕与不忍,仅靠眼神和表情就完成了全片最催泪的段落。

张译今年不拿影帝,实在是说不过去。

影片中张飞,老关反复提及的莽撞人,前后呼应着实花了心思。

张飞一开始的冷静克制,到最后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河而自己暴露。瞬间的性格鲁莽,是在老关的影响之下而一点点转变的。最后老关与张飞为了其他战友而暴露自己的莽撞行为,何尝不是志愿军战士舍己为人,奠定胜局的缩影?

本片最后的段落再度落入了俗套。人桥的搭建在慢镜头运用下显得壮烈却刻板。加之最后一段CG塑像和画外音,直接把本已到位的情绪直接拉回到《新闻联播》的水准。令整体感觉大打折扣。

对于战争片而言,情绪渲染是必要手段。利用特殊的环境以及历史情绪带入,更是百试不爽的妙招。本片中我们看到了先烈伟大的壮举,却没有看到美帝立体化的罪恶。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却在新闻联播的收尾中猛不丁被央视又教育了一把。

我们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与热爱,是天然的。不用太刻意。

本片评分高低其实并不重要。那份历史的铭记才是最重要的。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是你们让不可一世的美帝栽了跟头,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哪怕身无片缕,也敢于和强权叫板的有骨气的民族和国家。

END



扫码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