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虎擒龙》渐行渐远的香港商业片

 没羞没臊看电影 2022-11-05 发布于浙江
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有点心疼王胖子了。

虽然自《大内密探灵灵狗》开始我便经常调侃王胖子“江郎才尽”,但看着今天港片日薄西山,唯有他继续坚持以娱乐态度为香港电影人提供工作机会,也着实替他捏一把汗。

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商业的追逐,更是对港片不死的坚守。

五一档推出的《追虎擒龙》毫无意外被绝大多数影迷及影迷人所诟病。上世纪就开始鞭尸的“跛豪”和“洛哥”再次被拽上大银幕,颇有趁着《追龙》余温尚在再下一城的劲头。

替换下甄子丹和刘德华,替补上梁家辉和吴镇宇,演技上的认可带给了王晶一丝信心,怎奈观众不买账,变成了主创方单方面的热情。

从预告片中,观众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故事。跛豪与洛(乐)哥相互扶持,以黑白双煞的强强联手奠定了香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长治久安”。

可谁都知道彼时黑白两道的边界模糊是以社会的不公以及民众的被欺凌为代价,作为经济热点的香港势必迎来一场新的风暴,反贪除恶,势在必行。

或许是预告片对观众的误导,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双雄对峙并没有出现。跛豪和乐哥这两位真正意义上大佬的戏份,更是少之又少,每次出场都像是硬性穿插以展示两位演技派的存在感一样,令人掐着表计算。

对于梁家辉和吴镇宇来说,本片的出镜率仅高于客串。所以不论开头也好,结尾也罢,他们只负责提供恰到好处的表情和动作。以个人影响力和辨识度坐镇大后方,把真正的舞台让给古天乐,林家栋和姜浩伟等人。

这就符合了本片片名《追虎擒龙》。龙虎是被围捕的对象,而“追”和“擒”才是本片的主攻方向,这样也就意味着预告片只是一种误导。本片的方向在于正面形象的塑造,打黑除恶才是核心重点。

不同于《追龙》中对以爱国爱港为前提对跛豪身份的适度“洗白”,本片中跛豪和乐哥是彻头彻尾的大反派,古天乐等人组成的廉政公署则成为绝对的主角。

本片一改近几年王晶作品赶戏轧戏的习惯,用一种相对沉稳的节奏为观众呈现出廉政公署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有一说一,从表演细腻和节奏把控方面,本片远比不上1993年由林德禄导演,狄龙、张曼玉主演的《廉政第一击》。

连续不断的动作戏让本就存在感颇低的一杆配角小演员沦为陪衬,除古天乐、林家栋和姜浩伟之外,廉政公署内其他骨干成员的存在感甚至不如跛豪的两个马仔。

而包括正反派新锐演员在内的所有人,要么义正言辞,一身正气,要么傲慢轻佻,表情乖张,都希望很努力融入角色,这反倒加重了表演上的痕迹,与林家栋这样靠一个眼神就能点透戏眼的老油条形成鲜明对比。

新生代演员的断层,已经成为近年来港片势微的重要一环。新生代编剧的稚嫩,则阻断了港片前进的方向。

如果说《追龙1》的问题在于双雄放在同一部电影里节奏过快,《追龙2》的问题各种人物角色塑造不够全面,那《追虎擒龙》的问题则是剧情交代繁琐与演员整体支撑力不足的相互不匹配。

纵观全片,真正出彩的演员,或者说真正出彩的表演部分太少太少。除梁、吴二人之外,令我印象最深刻一段莫过于林家栋饰演的警员白松安掩护队友慨然赴死一段。一个眼神说明了一切,不夸张,不做作,不违和。只不过他的戏份太少了。

而顶替刘德华成为最近几年港片劳模的古天乐,虽然凭借《杀破狼3》摘得了影帝桂冠,可又一次被警匪题材摆布为工具人。

从现代戏的《反贪风暴》到上世纪70年代为背景的《追虎擒龙》,他发型都不用换就开演了。我只能说便于接戏,剧组化妆方面省钱吧。

至于曾经2次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帝的郑则仕,万金油姜皓文,只是完成了任务,而没有更多的出彩表现,至于当卧底的小哥,多少年下来演技还是那么生涩,不服不行。

用一句很俗的话说,留个香港电影人的时间不多了

梁家辉、吴镇宇、郑则仕等演员的发令纹让人感慨时间飞逝。古天乐造型万年不变,林家栋发挥空间受阻,则预示着中生代男演员的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至于编剧方面多少年还是那些老腔老调,可见创意的严重不足,与市场接轨的全面溃退。

还愿意继续拍枭雄片,还愿意继续折腾商业片,还愿意给演员拍戏的机会,还坚持继续给香港电影回魂。王胖子的这份坚持着实令我感动。如今的香港商业电影一般,但王胖子还真够坚挺。

未来的香港商业片市场,还有谁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