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想|孩子的不自信不是今天的不自信

 粮食豆豆 2022-11-05 发布于天津

一位心理老师曾说“如果把问题想得很复杂,解决起来就会很简单;但如果把问题想简单了,解决起来就会遇到诸多问题。”

作为老师或家长的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表现出不自信。这种不自信表现在诸多方面,学习上、运动上、交流交友上等等。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孩子连尝试都不敢呢?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很自信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大家都会涉足的领域缺乏信心却值得深刻思考。为什么?

根据发展心理学,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对应不同的发展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或不好的人格特征。


婴儿前期(0~1.5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如果这个任务完成的良好,那么人格特征就表现为具有希望品质,如果完成的不好就会表现出恐惧;

婴儿后期(1.5~3岁)的发展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同样依据任务完成的良好与否,表现出意志品质或自我怀疑;

幼儿期(3~5岁)的发展任务为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人格特征表现为目标品质或无价值感

童年期(5~12岁)的发展任务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人格特征表现为能力品质或无能感

青少年期(12~20岁)的发展任务为形成角色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依据任务完成的良好与否,人格特征表现为忠诚品质或不确定感

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一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到青少年的每一阶段发展任务完成得都不好,那么他在接受一项挑战时会表现出恐惧、自我怀疑、感到无价值感、无能感或不确定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这里提到的五种欠佳的人格特征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都可以造成孩子的不自信。

孩子在婴儿阶段主要受到家人的影响,待到上幼儿园之后便受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孩子所表现出的不自信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粗暴应对。

孩子任何一种不自信的表现都可以追溯到具体的发展阶段甚至年龄段。曾经和班里同学聊天,有的同学表示考试让他恐惧,有的同学戏谑着说“我有选择恐惧症”或不相信能做好甚至做到一件事。

回忆我自己的童年,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好,还时不时遭到老师的“午间指导”甚至被罚抄几百遍。也许老师觉得是对我负责,但是真的因此害怕并在他的课上不敢发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最低道德标准便是“害怕”,仅仅停留在这个最低道德标准又如何自信呢?

自我怀疑(不信任自己能做到或做好)或无价值感(有没有“我”的存在都无所谓或者自认为有没有“我”的存在都无所谓)以及无能感(总是觉得无能为力或者认为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没有用)都会造成不自信。了解清楚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自信很重要,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孩子说“自信点!”事实上,这种表达方式本来就传递着不信任。

此外,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还应该考虑平常在孩子面前是否过于强势?代替他做选择?是否足够信任他们?是否允许他们犯错?是否总是给出很笼统而非设身处地的建议?是否太过焦虑?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在书中写道“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就没有必要了。”只有感受到被接纳,孩子才能从心底生发出想要改变的念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