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张图片告诉您唐代妇女穿什么?

 恶猪王520 2022-11-05 发布于新疆

唐代女装的基本构成是裙、衫、帔(pèi)。本文将以唐代壁画、三彩、陶俑、线刻等出土资料为您简单讲解当时妇女的基本着装。


戴帷帽

唐人照齐、隋习惯,妇女出门必用纱罩头及身,后发展成帷帽。开元、天宝年后,帷帽制虽被废除,犹有部分残余痕迹保留于都市妇女的一般装饰。图片

初唐 戴帷帽骑马女俑

图片

唐 戴帷帽骑马泥女俑

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

壁画人物为宫女(或宫廷女官),均穿长裙,上罩半臂或半袖上衣,批帛结绶,脚穿昂头重台履子。所有宫女均无耳环、手镯及金翠首饰,说明唐代前期宫廷妇女装束还比较朴素,此风直到开元初期仍未大变。

图片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壁画

唐李重润墓宫女

此宫中女官衣着盛装,高官卷云,前后插金玉步摇,佩玉制度严整。

图片
唐李重润墓石椁线刻宫装妇女复原图

着半臂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发展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断外衣。它的特征是长袖及肘,身长及腰。

图片
永泰公主墓石刻(石椁部分)

图片
新疆阿斯塔纳出土半袖女俑

胡服

所谓“胡服胡帽”,即衿袖窄小条纹卷口袴及软锦靴等等。武则天时代,便已成为一时社会时髦。在开元、天宝时有了新的变化及爱好。

图片
新疆吐峪沟出土唐代妇女残绢画

着半臂坐熏笼及大髻小袖衣

初唐妇女装束还接近隋代。平居一般多小袖长裙,裙上束至乳部以上,外着半臂。裙常用亮色绫罗拼合,形成间道裥褶效果。

图片
唐 三彩釉陶俑(下座熏笼)

盛唐末,妇人梳髻以两鬓抱面,称为“抛家髻”。此俑梳大髻,着小衬衣、披帛,长裙。

图片
唐 三彩釉陶俑(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

高髻盛装妇女

此种着装被日本学者称之为“霓裳羽衣”,但其实与唐人诗歌形容的霓裳羽衣舞情形有一定距离。可见此二俑双髻上耸,珠钿累累。

图片

簪花仕女

几个贵族妇女云髻高耸,头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簪步摇钗,衣着薄质轻容花纱外衣,披帛也用轻纱外加金绘,内衣有的作大撮团花。此种穿着成熟于开元、天宝年间,发髻与步摇已近于成分配套,完整无缺,头上再加花冠。

图片

唐朝三百年,是我国封建文化繁荣发达的时代。唐人气魄大,对外来事物能广泛包容,择其精华而吸取。唐代女装也摆脱了汉代袍服的影响,接受了一些外来因素,形成一整套新的式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