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节 温州炒房团,赢的最多也输的最惨

 淡然3a89r15snv 2022-11-05 发布于四川

如果从狭义上来说,“温州炒房团”是指一部分以投资炒房为职业的温州人,他们高度专业、手握大量资金,在全国各地投资房产,人数在200人左右,动用的资金在5亿元左右。如果以实际情况或者广义上来说,在外经商多年有足够积蓄的温州人都会或多或少在经商的地方购置1-2套房,一套自住,一套投资,在自住和投资的房产明显升值后,加大投资,在更多的地方购置房产,用于投资,这部分人数就非常之多了,人数单位应该以万计,资金单位应该以十亿计。可以说,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民兵,但都应该归于“温州炒房团”中,因为房价的持续上涨,他们都是参与的力量,且温州人之间普遍的会沟通信息,以前是经商信息,现在是炒房信息。作者有好几个亲戚,都属于这样子,他们的主业仍然是经商,但都将自己多年经商积累下的资金用于投资买房了,少则3-4套,多则5-6套,且还在择机增加中,而和他们经常有来往的同乡,也普遍是这种情况,他们普遍相互间沟通信息,投资买房的城市也大致相同。

其实早在2000年时,“温州炒房团”就开始四处活动了,他们凭借着有众多在外经商的温州人提供信息的优势,能最精确、最快速的寻找到房地产潜力较大的城市,并在炒房团中传播开来,而在各地经商的温州人普遍有钱且跟风投资买房,以及各个城市的真实需求、投资需求也在经济多年发展后逐步增加起来,多种因素共同促使全国各地房价快速增长,在2000-2011年间,不管是狭义上的、还是广义上的“温州炒房团”都赚的是盆满钵满。这里列举一个人非常有名的例子来感受一下,投资房地产到底有多赚钱。某姓王的炒房者,在2005年开始炒房前只是一位普通的温州生意人,在看到身边人买房赚钱后,将自己经商多年的积蓄30多万全部拿了出来,首付30%并办理按揭买下了温州一处100平方米的房子,那时,温州的房价每个月都在上涨,才过了5个月,他买的那套房产价格就上涨了20%,由每平方米1万元上涨到1万2千元,短期的高额利润吸引了他的注意,此后他便关掉档口开始全职炒房,并且还拉上了几个朋友一起组团投资买房,在温州炒房赚到了100万后,便开始将目光投向全国其他城市,上海、杭州、北京、青岛、海南、重庆、成都……,这些城市的房产他都有投资过,据说他最高峰时资产超过1000万,由30万起家,做到1000万,他只用了8年时间,房地产繁荣的造富能力可见一斑。

然而,任何投资都没有永远上涨的道理,房地产也是同样,从2011年起,由于金融业大繁荣阶段接近尾声、中国经济开始降速、政策限购打压房价泡沫、反腐力度加大、国际资本撤离中国等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的房地产出现分化,一线城市还在上涨,二、三线城市开始走平,四五线城市开始掉头下跌,尤其是温州的房价更是出现了腰斩,这让过多投资于房地产的“温州炒房团”深陷房地产投资中,好一点的只是被套,不少人因为当初过度借贷致使资金链断裂,亏光了自己炒房多年的盈利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还不起的跑路了,想不通的跳楼了。由于大部分职业炒房的温州人,除了炒房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而且普遍借贷资金放大杠杆来炒房,在房价稍有回调的情况下 ,很多人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曾经天下闻名的狭义“温州炒房团”偃旗息鼓甚至全军覆没,而广义的“温州炒房团”因为有实体生意收入来源,且借贷比例不大,所以轻者被套,重则损失大部分积蓄,还不至于像职业炒房者那么惨,但也元气大伤了。

'温州炒房团’在闻名天下的同时,也背负了天下的骂名,有人说是“温州炒房团”带坏了中国,让中国经济成为只靠炒房的不务正业的虚假经济,这种观点如同将经济不好怪罪于反腐一样,属于本末倒置,经济自发的就会进入金融业大繁荣阶段,温州人属于最早的资深参与者罢了,即便没有温州资本,也还有北京资本,上海资本,广州资本,只要是有钱人,他们就有大量闲钱需要增值的需求,而实业不好做了,至于房子、煤炭、普洱茶、绿豆、大蒜等等不过是资本逐利的标的罢了,其中房地产是主流,流入资金最多、关联最大、影响最深、时间持续最久,关于这一点(也就是金融业大繁荣阶段主要是房地产大繁荣),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在实体经济不好做后,经济自发的就会进入“金融业大繁荣阶段”,这个阶段是以资金流入各种“金融商品”为特征的,房地产就是最大的金融商品,只不过房子这种金融商品有真实需求(即所谓的刚需),另外,房价会随着资金涌入逐渐趋远真实供需下价格,成为投资供需下价格,投资需求越大,价格越高。

有些人特别爱说实体经济才是正道,炒房等都是虚的,应该被遏制甚至禁止。因为本章说到了炒房,所以再啰嗦这一段。经济其实无所谓实和虚,所谓的财富其实分两种,一种是生产力进步致使财富增加,另一种是社会消费增加使财富在不同阶层中流转,前一种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源,后一种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服务(使钱在社会不同阶层中流转),比如房地产繁荣(也即房价不断上涨),致使大量财富流向投资炒房者手中,他们变得有钱后,消费就会增加,买包、买表、旅游、按摩、洗脚等等,一部分钱就会流转到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人手中,然后大家再用各自赚来的钱继续自己的各种消费,说到底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交换别人的劳动。当然,也不是说炒房就应该被鼓励,房地产繁荣会使财富大量集中于有钱人手中,他们的消费相比于总收入,比例较小,社会财富流转就会缓慢,对应的,就是没钱的人消费更加萎缩(买房透支未来消费),而有钱的人的消费又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消费市场,那么很明显的就会使生产力进步缓慢,使贫富差距扩大,通胀加剧,社会也会变得动荡不安,这也是为什么“金融业大繁荣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变的缓慢,人们抱怨声会增加的原因了。但不能因此就遏制房地产繁荣,当然也不能鼓励房地产繁荣,确切一些的讲,金融业大繁荣或房地产大繁荣是自发的,在制造业大繁荣结束后就会出现,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无法阻止其出现和繁荣,当然也需要抑制一下过度的泡沫,这是人性贪婪所致,不抑制最终受伤的是全社会。2008年以来,对于高企的房价,民间怨声载道,纷纷要求政府调控打压,随后几年,中国政府也一直在调控,但越调控房价越高,政府也因此被民间指责为虚伪无能,直到2012年以来的调控才取得较好的结果,因为这个时候,长达5年的金融业大繁荣阶段已经结束了,2012-2016年迈入衰退复苏期,所以全国房价普遍高速增长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各城市房价开始出现分化,尤其是温州的房价开始连续40个月的下跌。对于这样的成果,与其说是政府的功劳,不如说是经济周期的功劳,如同当初政府想调控打压房价,房价却牛市不改一样。当然政府也的确需要在繁荣的末期抑制一下泡沫,使终将到来的回调或下跌能温和一些,产生的破坏能小一些,但即便如此,依然没能挽救足够多已经陷入疯狂投资的温州人,如果说每一场繁荣都需要有一批人付出代价,那么温州人无疑就是这批人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这场繁荣中下的赌注最大、赚的最多,也输的最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