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圜丘遗址:藏在西安人身边的隋唐天坛

 恶猪王520 2022-11-05 发布于新疆

图片

说起西安的天坛,西安人可能会瞪大双眼:“西安也有天坛?” 其实,西安不仅有天坛,而且还被专家称为“天下第一坛”。

圜(yuán)丘,又名圆丘,元代以后也称作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西安的隋唐圜丘遗址是中国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处早于北京明清天坛的同类遗址,比北京天坛早800多年,是北京天坛的老祖宗。

有道是:

隋唐长安演盛世

千年隐落人未识

一朝破土圜丘出

重整气象待有时

隋唐长安演盛世

圜丘是隋唐长安城重要的礼制建筑,是隋唐王朝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所,隋代2位皇帝、唐代19位皇帝都亲自在圜丘上进行过祭天活动,其象征意义和历史地位非同一般。作为“天子”的皇帝,当然极为重视祭天,所以每年都要来天坛。每年的冬至就是国家盛大的祭天日,皇帝必须亲自完成这一艰苦而神圣的任务。隋唐的天子们在这里一步一步登上坛顶,虔诚地把祭品献到“昊天上帝”的牌位前,向世人宣告其神圣的“天子”法统。

圜丘位于隋唐长安城外郭城正南门明德门与东边启夏门之间的城外,北距外郭城约350米,西北距明德门约950米。

图片

唐长安城平面图

千年隐落人未识

唐末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废毁了长安城,圜丘也随之废弃,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被人忘记。经过一千多年风霜雨雪的打磨,圜丘的轮廓逐渐模糊,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土坡。

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隋唐长安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工作,位于陕西师范大学南侧的荒土坡——圜丘遗址才得以确认。

一朝破土圜丘出

1999年3月到5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南侧的荒土坡上辛勤发掘了整整两个半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工作队的专家们终于将现存年代最久远、级别最高的隋唐天坛遗址,从厚厚的黄土中剥了出来。虽因一千多年来的自然力和人为作用有所损毁,但圜丘坛体保存基本完整。

图片

考古发掘表明,圜丘坛体部分是以黄土夯筑而成的圆形高台式坛体建筑,遗址高出现代地面近8米,其基本形制为一四层圆坛,每层圆坛都设有向四周均匀角度分布的十二陛。考古发掘的圜丘遗址形制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正南方向的陛阶最长,是皇帝登坛的御道。

图片

重整气象待有时

2004年,对圜丘遗址实施了保护性复原工程,采用了覆土保护、原貌展示的保护展示方法,在遗址表面铺5厘米厚的细砂隔离层,然后铺设1米厚的黄土覆盖层,并在覆土表面按隋唐时圜丘的形制、结构以及白灰抹面等予以复原展示。

图片

图片

比起华丽丽的北京明清天坛来,西安隋唐天坛要朴素得多。不过文物的价值可不是以颜值而论的,要是照着北京天坛的样子整,可就真正跌了份了!

隋唐天坛遗址尴尬的周边环境

目前,西安的隋唐天坛遗址公园已提上议事日程,各项文物保护和环境建设规划正在进行中。

图片

天坛看着是不是比前两张照片白净了一些?呵呵,没错,去年刚又进行了一次护肤保养!

自驾自助攻略

圜丘遗址位于陕师大校园(本部)南侧,由陕师大大门南侧路东的天坛路进去东行200余米即到。

不过由于不具备展示条件,圜丘遗址尚未对外开放哦!

图片

如果有机会上电视塔,不妨往东北方向找找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