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皇帝”田英章:磨穿砚台30多方,今生最愧对的人是妻子

 细品名人 2022-11-05 发布于北京

田英章与妻子宫思梦
田英章是享誉中外的著名书法家,出版过150多部书法教材,拍摄了大量的书法教学视频。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都将《田楷》作为必备的基础书法训练指南。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田英章就声名鹊起,在“中日书法大展”上夺得一等奖。2020年,田英章被授予“国际书法家终身成就奖”。
在日本书法界,田英章也有着崇高的地位,他被尊为“当代鉴真”“欧楷今圣”。
田英章的妻子名叫宫思梦,是一位知识女性,两人结婚40多年恩爱如初。田英章与妻子如何相识相爱?他多次在公共场合说:今生最愧对的人就是妻子。这是为什么?
宫思梦曾在网上撰文:我家先生每天研习书法15个小时,共磨穿了30多方砚台。此语一出,在网络上引起嘘声一片,她的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01

田英章祖籍河北省河间市卧佛堂乡河西村,1950年出生于天津河西区一个书香门第。

田荫亭(1915~1997)
田英章的父亲名叫田荫亭,是著名的书画家、田派河西大鼓的创始人,曲艺名家赵连甲、段少舫、刘少斌都是他的弟子。
田英章上面有个哥哥名叫田蕴章,兄弟俩差5岁,对方也有着深厚书法造诣,后担任天津南开大学艺术系博士生导师。
小时候的田英章聪明可爱,对什么都好奇。父亲创作书法作品时,他就惦着脚尖在一旁观看。小小年纪就对各种运笔、汉字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
受父亲影响,田英章5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因家里经济拮据,买不起宣纸,田英章和哥哥放学后就跑到马路上捡废报纸和别人丢弃的包装箱。
捡回家后,哥俩将皱巴巴的报纸用小手展开,在床铺底下压平,将包装箱上的污渍清洗干净,然后在上面练习书法。

名震书坛的“二田”
田英章与哥哥互不服气,经常搞比赛。他们工工整整写出同样的几个字,然后请父亲点评打分。见两个儿子如此好学上进,田荫亭格外欣慰。
他不仅认真点评,还实行物质奖励,谁写得好,谁得分高,他就奖励谁一颗水果糖或一把瓜子,田英章和哥哥都很开心。
书法不临帖,等于胡乱写。上世纪60年代,唐宋名家的碑帖被归为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统称,含有贬义),田英章不敢临摹。
担心给家里惹麻烦,田英章想出了“化整为零”的对策,他将字帖的封面撕去销毁,然后用剪刀将每个字裁下来,对照单个字进行临摹。
同时他还给自己定了任务,每天放学后必须写够300个掌心大的楷体字,如果写不完,绝不上床休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田英章上小学五年级时,在河西区一代就开始小有名气。学校搞活动,他往旗子上写标语,春节前他给邻居、同学、老师写春联。

田英章书法作品
田英章的字体潇洒流畅,舒展自然,看上去非常舒服,他成了老师同学公认的“大写家”。
60年代,天津各小学用的毛笔、铅笔仿影,都出自田英章之手,那时他才是个十多岁的孩子。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田英章即将中学毕业,其他同学都下乡当了知青。他也收拾好行囊,随时准备去农村插队。
然而居委会的一帮老阿姨写不了标语和各类大字报,她们向上级打报告,将田英章吸纳进居委会。就这样,田英章不仅免去了下乡务农之苦,还成了居委会的一名“小文书”。
参加工作后,纸和墨能放开用,田英章兴奋激动不已。他一下子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在各类纸张上执毫泼墨,挥洒激情。

02

田英章(左)与哥哥田蕴章
田英章的父亲因业务突出,在运动中被划为了“黑线分子”,随即下放到农村劳动。
半年后他回天津探亲,只见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儿子的字,他内心的压抑、郁闷一扫而光。
走进家门,田荫亭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兴冲冲地拽着田英章来到大街上。他指着田英章书写的标语逐一点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字还有欠缺,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
田英章听得连连点头,他从父亲不厌其烦地鼓励与指导中,感受到了父爱深情。
1970年,田英章20岁了,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文艺兵。在那里,他不仅没有荒废书法,还学会了拉二胡。
艺术都是相通的,很快田英章就能将普通二胡拉得行云流水,柔美缠绵。下连队演出,他的二胡独奏深受战士欢迎。

田英章书法作品
几年后,田英章被调到天津警备区从事宣传工作。
因出身不好,加上醉心书法,田英章的个人问题一年年被耽误下来,直到1976年,26岁的田英章仍然单身一人。
在上世纪70年代,26岁仍单身,就是标准的大龄青年。田英章回天津服役后,田荫亭和老伴与儿子一见面就催婚,他们四处托人为田英章介绍对象。
这年秋天,在好心人的撮合下,田英章与宫思梦相识了。她比田英章小岁,1951年出生于天津,中学毕业后在一家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
年轻时的田英章一身戎装,英俊魁梧,宫思梦温柔漂亮,身材苗条,两人站在一起非常般配,几经交往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时田英章每月津贴不到20元,还要拿出一些让父母补贴家用。如此一来,他想给宫思梦买件像样的礼物都买不起。

田英章与宫思梦
偏偏这时,一名干部子弟喜欢上了宫思梦,对她展开追求,并抛出诱饵,只要同意与自己谈恋爱,他就送给宫思梦一辆天津产的锰钢自行车。
当时自行车属于紧俏商品,一辆名牌自行车,相当于今天一部高档轿车。然而宫思梦根本不为所动。
几天后,她叫上田英章,将那位干部子弟约了出来,明确对他说:自己今生只接受田英章,让对方彻底死了心。
返回的路上,田英章真诚地说:我的出身和经济条件不如对方好,你跟着我以后会过苦日子。
宫思梦动情地说:我不在乎,你的儒雅和才华对方不具备,不管将来怎样,我愿与你相伴一生。田英章感动得眼圈泛红,他认定宫思梦就是自己今生该等的人。
1977年春天,田英章与宫思梦在天津举办婚礼,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1978年,宫思梦在天津诞下儿子田雪松,田英章沉浸在初为人父的欣喜与激动中。

03

田英章夫妇与儿子
有了儿子后,田英章觉得肩上更多了一种责任和使命,他决心继续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为儿子做表率,为自己博明天。
田英章舍不得荒废每一天,每晚都在灯下研习书法到深夜,他醉心于楷体的端正工整、欧体的刚劲挺拔。
有时窗外风雨大作,心绪不宁,或者外出应酬没有完成当天任务,第二天他一定加班完成,他靠高度自律与勤奋在书法道路上艰难跋涉。
1981年,田英章迎来了事业上的转机。这年春天他参加“全军书法篆刻展览”,田英章创作的书法作品一举夺得一等奖。
几天后,田英章正在宿舍里看书,突然战友让他去首长办公室。
他推开门,只见两位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们问:你就是书法篆刻展览上的田英章吗?田英章连忙点头称是。

田英章

田英章70年代作品
对方拿出钢笔,在纸上写下“龙、凤、家、气、飞”几个字,要求田英章用毛笔写出来。
田英章顿时意识到自己遇到行家了,因为书法界有句俗语“秀才秀才你别吹,写写龙凤家气飞”。这几个字看似简单,要想写好非常不易。
田英章经过多年努力与历练,这些字均已难不住他。他屏息凝神,润毫运笔,一气呵成,将几个字写得舒展大方,苍劲有力。那两个人看后激动不已,当场拍手叫好。
原来那两位来访者是国务院人事局的干部,上级领导看过田英章的书法作品后非常欣赏,特意派他们来考察田英章。
一个月后,调令下达到天津警备区,田英章被特批入京,进入国家人事局,负责国务院总理签署的《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工作。

田英章与妻子
1982年,妻子和儿子也随同田英章来北京生活,宫思梦进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从事会计工作。一家三口终于在北京团聚了,田英章与宫思梦及儿子都欣喜不已。
田英章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认真书写每一份任命书。他对书写工具并不讲究,用的是几毛钱一根的廉价毛笔,砚台也是2.8元一方的普通砚台。
然而田英章对用墨非常讲究,每次他都亲手研墨,研好的墨绝不隔夜,因为宿墨会变臭。
普通的墨汁虽然用起来很方便,但写出来的书法作品不能永久保存,手工研出来的墨,寿命可达千年以上。
田英章书写的任命书疏淡有致,字体大方,结构严谨,每一份任命书都是可以永久保存的艺术品。

田雪松书法作品
宫思梦一边上班,一边抚养儿子,包揽了一切家务,只为丈夫营造稳固的后方。如此一来,田英章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书法上。
担任书写员后,心无旁骛的田英章如鱼得水,书法技艺大增。从1983年开始,他先后6次夺得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并出版了多部书法专著。
田英章还5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每次都在日本引起轰动,技惊东瀛。

04

1986年,国家劳动人事部下属的一个部门赴日本参观。因级别不高,仅为副局级,日方派出对等的人员负责接待。
交流过程中,日方送给我方一份礼物。作为回礼,我方送给对方一份书法作品。日方代表展开后大为震惊,连忙请示上级,上级主管又连忙层层上报。
最终日本的劳动省大臣亲自出面接待我方代表,为何那幅书法作品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因为它的作者是田英章。由此可见,田英章及其书法作品,在日本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田英章与妻子
田英章在国家人事局书写员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期间他写了上万份任命书,书法技艺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991年,日本两家公司邀请田英章远赴东京创作印刷体、楷体两套字库。不久田英章与妻子在机场依依惜别。
宫思梦放心不下丈夫:田英章将全部精力都耗费在书法艺术上,自理能力很差,独自远赴异国他乡,他能适应吗?
妻子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到达日本后,田英章的工作量很大,留给自己做饭的时间少之甚少。他吃不惯日本的寿司和酱菜,天天靠方便面和面包充饥。
一个月下来,田英章就瘦了10多斤,再这样下去,身体非垮了不可。
在这种情况下,他给宫思梦打电话,请求她来日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田英章生活照
自从丈夫去了日本,宫思梦就没有睡过安稳觉,得知田英章的现状,她非常心疼。第二天宫思梦就向单位提出辞职。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待遇非常好,很多人想进都进不来,领导想让宫思梦请一段长假,再做决定,意在挽留她。
宫思梦谢绝对方好意,不想给单位添麻烦,只想尽快赶到丈夫身边。
此时儿子已经13岁,读寄宿中学,宫思梦将儿子托付给亲戚照顾。她很快办妥了一应手续飞赴日本,照顾田英章生活起居。
辞职后,宫思梦变成了社会人,没有了退休保障,不再享受单位任何福利。与以前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
田英章歉意地对妻子说:你为我付出太多了,我心里过意不去。

田英章与妻子宫思梦
宫思梦反而安慰丈夫:自从咱们结了婚,我就与你成了一个整体,只有你好了,我才能好,为你付出再多,我心甘情愿。
多好的妻子呀!宫思梦一番话,感动得田英章泪湿眼眶。
宫思梦勤劳贤淑,能花最少的钱,烹饪出最可口的饭菜。因都在天津长大,夫妻俩口味相近,每次回家举起筷子,田英章就夸宫思梦厨艺高。
他告诉妻子:我小时候天天吃母亲做的饭,成家后又天天吃老婆做的饭,我是一个幸福的男人。
自己的辛劳付出,能够得到丈夫的肯定与赞扬,宫思梦感觉付出再多都值得。此后她不仅负责丈夫的饮食,还指导田英章服饰搭配,以及生活规划,将丈夫打造成了一个精致的男人。田英章对妻子充满感激之情。

05

田英章创作的字体库在日本广为盛行,学校名字、酒店霓虹灯、各类书籍杂志封面用字,都出自田英章手。日本书法爱好者将田英章誉为“当代鉴真”“欧楷今圣”,甚至有人称他为“书法皇帝”。

田英章在日本教学访问
宫思梦走在东京街头,目及之处,尽是丈夫的手迹,她感到格外骄傲。
田英章与妻子在日本一共生了12年,期间他们的儿子田雪松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后来他又来到日本留学。田雪松与父母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2003年,田英章在日本工作期满,选择与妻子回国发展。为弘扬书法艺术,田英章出书、录视频,在电视台举办书法讲座。
不仅如此,田英章还创办了多家书法艺术公司。感念妻子这些年的付出,为给予她最大安全感,田英章让妻子任公司法人。
10多年下来,田英章共收入室弟子数十人,通过发行书籍、视频教程,受他影响的书法爱好者接近千万。

田英章书法作品
两年前,有记者采访宫思梦,让她谈谈田英章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她告诉记者:我家先生研究书法非常勤奋,几十年下来,他磨穿了30多方砚台。
记者将她的原话发到了网上,很快引来嘘声一片,很多读者不相信田英章能磨穿30多方砚台,说宫思梦的话有夸张成分。
其实田英章早年间买的都是最廉价的砚台,研墨用的水纯净度也不高,他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完全有可能磨穿30多方砚台。
后来田英章还专门站出来,向众多书法爱好者耐心解释此事。
近些年“丑书”大行其道,这类作者不临摹古代经典,信笔为体,过度追求字体的夸张变形。

田英章夫妇
他们攻击田英章及其书法作品,说他是“行走的印刷机”,把字写死了,说临摹田英章的作品是书法的巨大退步。
殊不知,田英章的楷书笔法变化多端,基本笔画就有48种,单就“撇”就有5种写法。田英章创作的楷书作品形体优美,结构严谨、舒朗大方,非常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
对于网络上的攻击,田英章不屑一顾,因为他很忙,每天都要临帖,每天教学任务都很繁重,还要经常去各地推广书法艺术。田英章坚信:谁对谁错,谁优谁劣,时间会给出公正的答案。
受父亲影响,如今田英章夫妇的儿子田雪松也成了一名书法家。他创办书法学校、出版书法教材、推出视频教程,继续帮父亲弘扬书法艺术。
田雪松如今已年逾40,结婚多年,与妻子诞下两个儿子。受家风影响,小哥俩也喜爱书法,一有时间就临摹爷爷和父亲的作品。

田雪松

田英章夫妇与两个孙子
田英章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哥哥的当年影子,觉得自己钟爱的书法艺术后继有人,内心感到无比踏实与温暖。
如今田英章和妻子都年已7旬,年轻时宫思梦跟着自己牺牲了很多,付出了很多,现在田英章只想好好补偿妻子。
一有时间,田英章就带着妻子出门旅游,国内、国外多处旅游胜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田英章经常对妻子说:这么多年你辛苦了,我今生最愧对的人就是你。
宫思梦笑着回答:在照顾你和儿子的过程中,我内心也有成就。只要你和儿子好好的,只要咱们这个家好好的,付出再多我也无怨无悔,心有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