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公众号的主人公要开始写他的“照顾好自己”系列第二集了。 三三两两天,是放浪形骸了,这么几十载了,大抵还是清楚胃肠道里的小伙伴们的秉性的,倒不说是室友有喜事可庆,着实还是自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一般,以为什么都不会发生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结果可想而知。是的,那天晚上肚子一直有隐隐的不舒服,直至深夜,可见我不尊重它们,它们也不会尊重我,实际上,我是很汗颜的,因为本质上它们还在保护我,我又有什么资格说它们也不尊重我呢,不舒服只是它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和警告信号(臭小子,以后别这么搞了,烂摊子最后还是要我们帮你收拾、擦屁股,唉呀,一想到别人给自己擦屁股的样子,就很恶心,不是别人恶心,而是自己恶心自己,感觉自己满脸羞愧、像宝宝一样没长大的感觉)。 何以说是在保护我呢?面对外界涌入的各种生烤肉、菜、油脂等杂调料以及各种饮料,胃肠道可谓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来什么我处理什么,但是虽然都说是处理,但难易程度却不一样,我估计那晚它们是加班了,所以我也就“加班”了。可见照顾好自己,其实,往往很不容易,因为可能就是那一念就让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我滴人性呐,你也太做作了吧,你还好意思说都怪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明明了解它们却还是要去为难它们,这又怪得了谁呢?好啦,两位,别再争吵了,都抱抱啊!没事儿了,以后由我来照顾大家吧。最后出场的就是像母亲一般充满慈悲、慈爱之心的觉者之我,她可以观照一切念头,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大我,充满智慧之光、爱之光。 而我们的身体也更是蕴藏着一种更大的智慧,最近啊,在和一位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姐姐吃饭的时候,谈及正念吃饭,就很有意思,其实,我吃饭很慢,但是不是正念我也就不好意思说了,可能有时有,有时没有,但就在那么一两次的似乎有“带教”般的错觉的练习中,有了某种深入的思考,就如在对话说的,饭菜好不好吃,在很大程度上,不完全取决于你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糟糠咸菜,而是你有没有细嚼慢咽、充满去开发激活你的味觉,使其达到阈值,也就能从食物中感受到美味的溢出(按妍姐的话来说就是要吃到每种食物的灵魂和精髓,哈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太疼人了),而且这样一吃,你最后还吃不了太多就感觉差不多饱了,起到不多食或变相节食了,某种程度上既吃了也在“减肥”呢。回头一看,根本还没说到思考的部分,把自己给乐了,哈哈,又想起小陈姐所说的废话文学了,也挺好,不见得什么都要有用,也许它是一次欢声笑语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多好呀! 说回对身体的思考,这似乎与照顾好自己无关,实则不然,通过一番说理训练,不让自己堕入执念与荒诞之中,让心儿去亲近道,如此又方能减少烦恼,什么是快乐?不就可以是没有痛苦和烦恼的时候吗。我发现,无论我们吃什么东西,哪怕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咱们的身体,一则都会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化解外来冲击、维持内在秩序与平衡、最终为其所用,只是有时候比较难处理就会显现为我们主观感受的不舒服体验和症状,实在是该感恩那一刻机体正在维护它们那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在外体现为正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最终食物都借由身体的转化智慧维系着我们各个脏器和眼、耳、鼻、舌、身、意功能的正常运作,突然间,内心就很感恩那些食物(当然包括背后付出辛劳的人们),因为我能继续用眼睛去看蓝天白云、不觉得天空灰暗都是由它们俩运作协作而发生的,感受到的美好背后是它们的默默支持,我知道有一天,它们会走到尽头,但是这一路,我想为他们保驾护航,爱护身体眼睛、不浪费粮食好好吃饭;二来,就是食物的美丑妍媸,我们吃了,并不能也变得美丑妍媸,换言之,我该丑还是得丑,这无关乎我是吃了山珍海味,美女吃了糟糠,她还是美女,所以食物只是为身体所用,用在维持身体暂时不坏灭,维持其体态及功能,而身体为我们所用,所以不应执着于食物之优劣,也实在不必执着于身体之美丑,仅为用而已,应该把更多时间用在,照顾好这身皮囊的前提下,觉察惯性心,回归本心,接着提升心性,也就是拓展心的感知边界,把心量不断打开,直至无量心,福报自然就来了,而也就能体验到人生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以上说自己。我想过,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不仅在于人有意识会思考,而更加重要的是人是一只会反思的动物,看到没有,也许我们更加在意的是反思也就是对思考的思考,因为我们知道,惯性思维的人是体会不到“人生如只如初见”的美好的,他们大概也就会说 看那人,也就那样,一棒子就把人打死了(对人认识的固化),注意,那样的意思是对人的认识不是在此刻所展现出来的,而是以往固有的印象和认识,这往往会错失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发生。以前体会不到老纳(哈哈,我都想说一句,阿弥陀佛了(像电视剧里,老衲已皈依佛门了),当然,这里老纳指的是纳兰性德)的这番境界,现在可以了,但是我又重新解读和定义了,与人初相识,纯净无染,鲜活明亮,多好,但做到,真难,然不难,干嘛去做呢!美好或福报之事之物,总是要去付出修来的,你总不能说你在悲伤的时候就能立马由衷的开心起来吧,我说我能,但可能需要一分钟,太短,容易说我是疯子,不过,其实疯子也好,至少他活在自己自由快乐或悲伤的世界里,逍遥游,而不伤害别人。 最后,说一点,身心皆需照顾,但身体层面,如好好睡觉、好好学习(主动学习),就没把自己照顾好——没好好睡觉、主动学习(此两者皆是为身体延存而必备),两眉之间痘痘蹦出一个,主任提问GCS是什么呆若木鸡,愧对的大概既不是主任也不是病人,而是自己,不喜欢口口声声说为病人好怎么的,首先自己好了吗请问。故而,就要去学会照顾,通过反思而看见的那些自己照顾自己不周的地方,为此,通过大脑和心的理解,我把GCS昏迷评分按自己理解复述一遍:一,睁眼反应(E)自行睁眼、呼叫睁眼、刺痛睁眼、不能睁眼得分分别对应4、3、2、1;二,言语反应 (V) 对答、定向正确,对答、定向不正确,不能对答、胡言乱语,无言语、能发音,不能发音得分对应于5、4、3、2、1;三,运动反应(M)听话做动作、刺痛能定位、刺痛回缩、刺痛(过度)屈曲、刺痛(过度)伸展、刺痛无反应得分6、5、4、3、2、1。三方评分得分相加,分数越低昏迷程度越重,总分15分说明意识清楚,12-14轻度意识障碍,9-11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 我发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不善于学习(主动性可能不够高,比如专业),却善于烦恼,而且啊,陷入其中,想挣扎无法自拔。就值得反思,反过来就好了。当然,说的专业学习主动性不高的人是我自己,最近都没看过专业书了,不找理由,拾起来看就好了,心静万物映(应)。工作的事还是要先“玩儿转、玩好儿”,剩下才有更多时间去玩其他有趣的事儿,这是老王说的,我深以为然。自己自给自足,父母也就不担心了,这叫照顾好了自己,当然,以后,也有可能会受到那么一个人的特别照顾,有没有呢,不重要,不是当下此刻的事,先照顾好自己吧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