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乌战争:女狙击手的战地婚礼!

 巩阿才 2022-11-05 发布于黑龙江

加我

图片

战况简报


根据交战双方的最新战报及军事博士的前线消息,斯瓦托维西面,乌军继续保持对俄军阵地发动小规模进攻,后方远程火力攻击俄军后勤人员集结点。克里米纳西面的迪比洛瓦和托尔斯基方向,乌军昨天又组织了一轮中等规模的进攻,但被俄军所击退。

目前整个战线双方控制的中型城镇基本没变,各个小村庄则经常易手,因此交火线经常会有此进彼退的小幅波动。今天中午的最新消息显示,
乌军继续在波罗瓦方向增加兵力,又有两支部队渡河,目标仍是斯瓦托维方向。

图片

尽管战线胶着,然而双方短兵相接,班排级的战斗也相当惨烈,所以双方损失都不小。一位俄罗斯军事博主称,俄军在最近两天内攻击一个城镇(帕夫利夫卡)时被杀的人数比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被杀的总数63人还要多。这些死者大多数人可能属于第155海军步兵旅。

赫尔松战场


伪政府宣布疏散工作已结束。疏散工作包括转移需维护设备,和秘密文件,及投奔俄罗斯政治家、企业家个人贵重物品和财产。

与此同时,右岸俄军数量增至3-3.5万人。表明了俄军坚守赫尔松的意志。可能担心前线军人的士气,前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基里延科定期访问右岸,加油打气安抚军心,并一再鼓吹,赫尔松是俄罗斯的并将永远如此。

图片

乌军昨天向安东诺夫斯基桥旁的浮桥和渡口发起攻击,精确的打击并摧毁了这些设施,俄军的后勤进一步受限。乌军之前没有打击这里,是因为这里还留有乌克兰平民,所以打起来未免投鼠忌器。现在赫尔松的平民撤得差不多了,对这些浮桥和渡口当然也就不必手下留情。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今天讲话声称乌军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收复赫尔松,看来他对乌军的装备和士气情况相当了解。
我也相信俄军肯定无法守住赫尔松,只是战斗不会那么快结束,肯定还要持续好一阵子,且不排除这里会成为俄乌之战最大的一个修罗场的可能。

当然,乌克兰如果不惜代价,真要收复北岸并不难,尽管俄军如今在赫尔松布置了很多混凝土预制碉堡。但是乌克兰军队拥有专门打碉堡的反坦克导弹。这些东西根本阻挡不住乌军推进的步伐。

图片

再者,美国中期选举如果需要赫尔松战绩支持,只要加大援助力度,赫尔松北岸也早就解放了。事实上,乌军如今最大的攻势也无非是营级规模,更多的是小组小队的渗透。目前并无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我认为,乌军的慎重是应该的,打仗不是过家家,是要死人的,不发起总攻是条件还不成熟。从乌军哈尔科夫一举扭转战局,然后狂飙突进,追着俄军一路猛打表现来看,其统帅是有真材实料的,他们应该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从其攻略的沉稳细腻来看,乌军总部不会将乌克兰军人的生命视为可以随时牺牲的炮灰,所以,他们的战术设计总是着眼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在赫尔松,他们想必更不会冒进,因为这里的俄军不仅是敌军精锐。而且有背水一战情急拼命的客观形势,乌军目前围而不攻,只是以远程火力打击对方补给线,逐步施加压力,正是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他们在等待俄军被歼灭的心理压力抵达临界点,自动崩溃。然后雷霆一击事半而功倍,此上策也!

蜜桃成熟自然落地,何劳过于费心?

战损情况:

乌克兰方面公布的俄罗斯战损情况,今天俄罗斯的阵亡人数,达到了第二史高:840人。我们知道他们在10月30号的战损是950,昨天也达到640。虽然乌克兰方面在统计上,可能存在这一定的水分,但是从开战以来的每日通报分析,和西方军事情报机构的预估,综合分析互相印证,应该比较可信。

图片

(兵凶战危,人命微贱,让我们为死者祈祷。为生者祈福)

俄罗斯总指挥部想必会触目惊心,因为与此前的战损想比,这几天是在成倍上升啊!这不仅说明战斗越来越激烈,也说明俄军距离全面崩溃越来越近,因为这么大的伤亡率,即便俄罗斯地广人众,也恐怕是难以长久持续的。

国际援助:

加拿大国防部长阿妮塔-阿南德表示,加拿大将为乌克兰武装部队生产五十万套冬季服装,继续加大力度帮助乌克兰。现在已经和供应商签订了合同。目前加拿大对乌克兰直接军事援助的金额已经超过了六亿美元。

德国又向乌克兰提供了五百辆皮卡,其中第一批二十二辆已经抵达了乌克兰。要知道乌军很擅长开皮卡作战,之前就在伊久姆、利曼在皮卡上架着重机枪对俄军冲杀。把俄军冲得溃不成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当地时间11月3日,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以175票赞成,49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决定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三十天内,将提供一份关于保加利亚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军事技术援助的决定草案。这意味着之前保加利亚对乌克兰的援助是被动和收钱的,德国和英国买单,此后援助就是主动和免费的。

对乌克兰的国际援助源源不断,恰与俄罗斯的战争资源日益匮乏形成强烈对比。

战争胜负其实早就没有了悬念。

世界近代史,是以16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为开始的。这500年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速进步,使得原有的很多人类社会的准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比以往更加远离了丛林社会弱肉强食的法则。单纯依靠野蛮暴虐的生存方式和战争行为来获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反之,科技的优势、制度的优势、价值观的优势成为现代战争当中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和美国先后主导了世界秩序。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成为世界霸主,依赖的是科技和制度的优势。

我们不能说,欧美国家肯定就是好的,但与俄罗斯相比,至少他们更乐于坐下来商谈,更愿意讲道理并遵守规则,在规则中分配利益。而不是动辄暴力相加,明火执仗的硬抢。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抢过。但如今的世界规则大抵就是欧美制定的,全球秩序也主要是他们维护的,他们不可能自己砸自己的场子。

有人或许会认为,这样的规则与秩序,无论说起来如何的冠冕堂皇、公平正义,肯定是要首先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的,至少也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

我承认这是事实,但也应该可以理解,因为无论是谁做世界霸主维护全球秩序,他也不可能定出来损害自身利益的规则啊!

只要这种规则能保证世界各国充分合作,把蛋糕做大,然后都有得赚,有得吃,最后实现双赢,这就是最好的规则,最好的秩序。

难道冷战之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强势崛起,跻身世界第二强,不正是得益于这种规则与秩序吗?

与欧美相比,俄罗斯能制定出什么样的世界规则,能维护什么样的全球秩序呢?

俄罗斯的强项恐怕正是破坏规则与秩序,拖着人类回到丛林世界吧!

就此而言,俄乌战争不就是文明与野蛮的殊死搏斗吗?谁会希望野蛮获得胜利呢?

最后,我们用一件喜事结束今日的文:


据《每日邮报》当地时间10月17日消息,乌克兰著名狙击手、乌克兰武装部队军官叶夫根尼娅·翡翠在哈尔科夫前线举行婚礼。

图片

叶夫根尼娅是在今年2月,和新婚丈夫埃赫尼·斯捷潘纽克在军营中相识的,并于今年8月订婚,也就是说,叶夫根尼娅和埃赫尼既是夫妻,也是战友。

据报道称,军队原本给了两个人回到后方结婚的机会,但俄乌战事正烈,前线吃紧,两人不愿意此时离开战场,所以决定在位于哈尔科夫的一片森林里举办婚礼。

图片
图片


新娘子穿上了一条裁剪简洁的婚纱,披着迷彩服外套,与新郎埃赫尼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而她手中拿着的也不是鲜花,而是一束麦穗。

翻看叶夫根尼娅的社交媒体账号可知,她曾经经营过珠宝生意并相当成功,其间展现出的气质也颇有职场精英风采。为了国家,美丽的女珠宝商毅然奔赴前线。并成为一个颇负盛名的女狙击手。飘扬的裙子和华丽的首饰换成了军装与狙击枪,让叶夫根尼娅显得英姿飒爽,用我们的话说就叫“巾帼不让须眉!”

图片
图片

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美丽也没有被硝烟遮蔽,人生依旧美好,人间依然值得,纵使她被战争的烟云所笼罩。

或许他们的生命随时会被战火吞噬;或许他们对于彼此的承诺,会在战争中马上画上句号……

图片

但他们不正通过这场战地婚礼印证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真理吗?

战地婚礼是荆棘中盛开的鲜花,浓黑中的一缕曙光,这是文明消灭野蛮的契机,人
类前途远大的希望!

全文完,冒着风险写作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最后感谢,打赏我,转发我文章的新老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