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整理

 老余话语文 2022-11-05 发布于江苏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         ”。(2分) 

2.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      ,           ,            

3.《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_________。”

4.杜甫的《月夜》诗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从对面入笔,曲折地表达情感的手法相似的一句是                 ,                  。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                    ,              、                 ?”

6. 《月夜》中,杜甫在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情景后,写出了希望结束两地看月的诗句:            ,             

7.老子和荀子均以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而荀子则说:“             ,             。”(《劝学》)

8.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周邦彦词句“              ,                 ”曰:“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10.柳永《雨霖铃》中“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秋)

11.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由空间开拓视野,由时间驰骋想象,营造了开阔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杜甫《登楼》中相似手法写出相似境界的一联是“                    ,                。”

12.苏轼 《     ·密州出猎》一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用典抒情,杜甫《登楼》一诗中运用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             ”

1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               ,              。”

14.杜牧《过华清宫》诗中讽剌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的一联是               ,              。

15.同样是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与《登楼》“          ,    ” 一联所用手法相似。

16.落花水香茅舍晚,                 。(马致远《【   】寿阳曲·远浦帆归》

17.贾谊在《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18.秦观《踏莎行》中的“           ,           ”,化用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出”两则典故。

19.苏轼《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的两句是“          ,            。

20.“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        ,         ”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             ”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21.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象是“                 ,             。” 

22.《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乐景衬哀情。杜甫《登楼》中也有以乐景衬哀情的一联是“                     ,                            ”。

23.郴江幸自绕郴山,                        。(秦观《            ·郴州旅舍》

24.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的句子是:“                      ,                     。”

25.不知天上宫阙,                ?(苏轼《             ·明月几时有》) 

26.《师说》的语言简洁生动,文中的“              ,              ”就凝练传神地勾画出“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7.孟子强调了以苦难来磨练意志的重要性,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对比的手法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的名句是:“                    ,                   。”

28.鸟雀呼晴,                    。    (周邦彦《               》)

29.“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出自荀子的《         》。

30. 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                            

1.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3.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5. 想象、虚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6.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7.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8.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9.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0.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11.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12. 江城子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3.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5.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或者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16. 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

17.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8.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1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0.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1.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22.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23. 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 

24.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5. 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

26.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7.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8. 侵晓窥檐语/苏幕遮

29.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0.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之,贤者能勿丧耳.

(1)《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       ”。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         ,         ”。

(1)《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表现了作者认为环境的喧闹与否与做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一致的。

(2)骐骥一跃,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5.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6.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7.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9.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0.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11.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1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

分享本文并集赞10个,即可从助教处(wyyj219)免费领取理解性默写整理完整版,其中包括考纲要求内所有背诵内容理解性默写与2017-2019年一模、二模各区理解性默写。

欢迎大家向助教认领资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