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7年,新疆一门大炮不翼而飞,林彪大怒:务必严查,追回大炮

 风声之家 2022-11-05 发布于江苏

1967年7月的一天,国防部长林彪元帅正在批阅文件。这时,秘书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首长,新疆军区发来电报,说是丢失了一门重迫击炮。”闻听此言,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林帅情绪突然激动起来:“什么?炮还能丢!告诉新疆军区,必须严查此事,务必在短时间内把炮追回!”

丢炮事件发生在在新疆的东南部一个名叫阿什尔汉的小镇,在当时,新疆军区某部的一个军械修理所就驻扎于此地。1967年7月,修理所接到了一项任务:对三门迫击炮进行修理、翻新,这三门炮均为120毫米的大口径迫击炮,已经退役,上级准备在修理完成后,拨给民兵使用。

修理所作为专业的军械修理单位,修理迫击炮可以说是小菜一碟。没几天,修理所就将三门迫击炮修好了,按照惯例,修理好的武器要进行试射,恰好修理所所处的小镇周围是广袤无垠、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具备试射条件。

7月22日下午,修理所将修好的三门迫击炮装上“嘎斯”卡车,拉到了戈壁滩上。当地公社的人武部听说部队要试射迫击炮,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观摩机会。人武部在与修理所沟通后,将镇上的民兵组织起来,全部拉到了试射现场。

下午两点,一切准备就绪,众人期待已久的试射终于开始了。重迫击炮不愧为大杀器,只听一声声巨响,远处的目标被准确命中,现场的民兵激动地鼓起了掌。

然而,就在试射第三门迫击炮时,却出现了意外,炮弹没有发射出去,经过现场检查,发现是迫击炮的问题。技术人员紧急上前排障,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故障仍旧没有排除,此时正值盛夏,偌大的戈壁滩气温极高,不一会就晒晕了十几个民兵。

修理所的领导见状,马上下令停止现地排障,将迫击炮拉回去修理,同时命令出一台车将中暑的民兵同志们拉回镇上抢救。

修理所出发时只带了三辆车,现在一辆车要拉中暑的人就意味着有一门迫击炮不能被拉走。这时,有人提议,把剩下的这门迫击炮放在原地,让镇上出几个民兵看守,等明天再来试射的时候再把炮拉回去。领导考虑了一下,觉得戈壁滩上荒无人烟,把炮放在这应该不会丢,更何况还有民兵看守,于是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修理所所长房间的门被拍得啪啪响,来人一边拍一边喊:“不好了,所长,炮不见了!”正在沉浸在睡梦中的所长听见喊叫声顿时睡意全无,起身下床开门,劈头就问:“什么?!炮没了?!”来人很沮丧地说:“没了…是昨晚看守的民兵回来送的信…”

一门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重量少说也要几百斤,怎么会说没就没呢?原来,众人离开之后,留下了四名民兵负责看守迫击炮。四人是临时被挑选出来的,十分的不情愿,于是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就有两个人以家中有事为名先行离开了,只剩下了一个姓黄的民兵和另一个民兵留在现场。

太阳落山后,戈壁滩气温骤降。黄姓民兵和另一个民兵被冻得受不了,只好喝酒取暖,结果一喝就喝过了量,两人迷迷糊糊地就躺下了。过了一会,黄姓民兵被狼嚎声惊醒,他警惕地望了望周围,发现同伴不见了,明显是悄悄离开了。黄姓民兵又气又怕,骂骂咧咧地骑上自行车回家了,结果第二天发现炮没了。

丢失火炮不是个小事情,修理所一边上报一边求助当地公安部门。很快,一个专案组来到了小镇上。根据调查,当晚看守的四个民兵都被排除了作案嫌疑,一个老公安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想要偷走迫击炮,单纯靠人是不可能的,一定会用到马或者骡子这样的大牲口。

想到这,老公安决定排查下当地大牲口的情况,果不其然,他发现了反常的情况:镇上某个生产队的几匹骡子和马莫名其妙出现了拉肚子的状况。当地的兽医告诉公安人员,牲口只有在劳累过度、大量饮水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症状。

老公安又经过详细的调查,发现饲养员有很大的嫌疑。经过审问,饲养员不得不承认了偷炮的事实,但他的理由却让人哭笑不得:偷走迫击炮竟然是为了卖废铁!

虽然丢失的炮最终找了回来,盗窃犯和看守的民兵也最终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是这件事的教训却是极其深刻的,特别是暴露出了一些致命的问题,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任何时候,麻痹大意、玩忽职守都是大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