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早使用降糖药物会成瘾?坚持越晚用药越好?这样的认知会害了你

 空谷幽兰80 2022-11-05 发布于广东

相信很多糖友们都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话:

“千万不能太早吃降糖药,会上瘾,到时候就戒不掉了”

“降糖药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要尽量减少服用”

“应当坚持越晚用药越好,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有益”

以上危言耸听的谣言让不少糖友深信不疑,并以此奉行为糖尿病的践行原则。

殊不知,却让很多糖友延误了糖尿病的最佳干预时期,最终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后悔莫及。

糖友实例

糖友张先生就遇到类似的问题。近期因“双下肢浮肿2月”到医院就诊。入院后完善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后,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检查报告

空腹血糖:20.6mmol/L

糖化血红蛋白:13.8%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15mg/g(正常值小于30mg/g)

要知道,张先生才48岁,这么年轻就患上糖尿病肾病,确实少见。

在仔细的询问病史后得知,张先生在6年前体检时就发现自己的血糖高(空腹血糖8.2mmol/L),但听邻居老张说,“你现在还那么年轻,千万不能太早吃降糖药,会上瘾,到时候就戒不掉了”。

缺乏医学常识的张先生信以为真,6年内坚持不服药、不治疗的原则,最终落到了糖尿病肾损伤的地步,令人扼腕。

其实,张先生的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早在6年前发现糖尿病时,如果及早的进行包括药物治疗等干预,就能够有效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展1

今天,借着张先生的例子,让我们重新认识降糖药物,力破那些令人嘀笑皆非的谣言。

谣言一

千万不能太早吃降糖药

会上瘾

药物成瘾性主要包括阿片类、大麻类等药物,具有成瘾性的药物因其镇静镇痛的药理特殊性,会使人体产生身体和心理的依赖2

我们来看看糖尿病的药物是否具备这一特点?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受损

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

口服降糖药可分为:

分类

代表药物

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磺脲类、格列奈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

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注射类降糖药物主要为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以及胰岛素类似物3

所以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和途径,达到降低血糖的目标。无需有镇痛镇静的作用,“上瘾”一词何来之说?

因为糖尿病作为慢性病的特殊性,与感冒等急性疾病不同,需要长期的服药以减少高血糖的危害。

但是,这种主动的“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与被动的“长期上瘾”药物依赖,两种说法有着天壤之别。

谣言二

降糖药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

要尽量减少服用

糖尿病是一种伴随患者终生的慢性疾病,大部分糖友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来治疗糖尿病。

但几乎所有降糖药物的说明书都会重点标注“肝肾功能异常慎重”,令许多糖友误以为服用降糖药物就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从而自行进行减量,甚至盲目停药。

事实是,大多数降糖药物都会在肝脏或肾脏进行排泄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糖友而言只要在医师指导下,正确的降糖药物剂量下长期的服用是绝对安全的

要知道,高血糖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要远远大于在安全剂量下药物代谢对肝肾功能的影响4

当然,对于第一次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友,我们会要求评估肝肾功能,若无异常,则可安全启用药物治疗。

谣言三

越晚用药越好

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有益

“服用降糖药越早,代表病情越严重,能够挨到最后一刻再用药,就算延缓了病情进展”。这个观念有着明显的逻辑错误

当身体发出无数异常信号在告诉你需要进行外界干预治疗的时候,你选择麻痹性的自我忽视,强忍着身体的各种不适,直到病情进展到无法控制时再行就诊。这显然只是延缓了就诊和服药的时间,并不是延缓病情进展,反而病情在持续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糖友们在和糖尿病日常“交锋”时,无需像“忍者神龟”一般,应当尽早拿起降糖药物这一利器,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从而大获全胜。   

对于部分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特殊人群而言,专家建议可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暂缓用药。但6个月后如果未达到预期干预目标,或高血糖进展和(或)无法严格遵守生活方式者,应当启动药物干预5

总之,糖友们在长期服药的过程中一定还会听到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谣言,坚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控制、适时起始合理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访才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真理和正道!

作者:林露 福建医科大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医师
作者:林露 福建医科大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