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奋斗的青春

 冬歌文苑 2022-11-06 发布于北京

奋斗的青春

我永远记得,1981年8月12日,当我从大队干部手中拿到陶唐中学的初中录取通知书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是我心高气大,实力摆在那儿——小学升学考试前一个月,班主任王世圣老师对我点评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争取最好的永丰中学,确保中等的藤田中学。陶唐中学就留给别人吧!”

陶唐中学就陶唐中学吧,只要有一颗奋斗的心,哪儿不是读书?我心里这样想。就放下思想包袱,于开学前一天打点好行装。王世圣老师早就给我们打预防针:“中学寄宿生活是很艰苦的,尤其是吃饭,不但吃不饱,而且很难吃,要做好思想准备。”被他这么一吓,就和同样录取到陶唐中学的本村其他七个同学约好,在家里吃完晚饭再去学校。我就着中午吃剩的空心菜,填进了五碗饭,仿佛要把未来一周的能量都要倒进肚子里似的。

在陶唐中学学习生活了二周,我感觉有些不对劲——陶唐的小孩相当欺生,对外乡来的小孩有排斥。我们在课间休息玩砸宝游戏时,本地人总要有意无意捣乱;我们规规矩矩排队打饭,他们随时就插进来;课桌上的笔会莫名其妙地失踪……

本地学生捣蛋多了,我们自然会发现是谁干的,不可避免发生口角,发展到打架。初始是单打,却总要演变成群架。为了维护我们八人集体,我被迫卷进了群架。我打架很少吃亏,我的特点是,三下制服对方,制服不了就跑,与毛主席军事思想精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异曲同工之妙。程咬金也是这种打法,三斧赢不了对方就策马而跑,于是同学们给我起了个绰号——程咬金。

课外打架往往无法彻底了结恩怨,于是把情绪带到课堂,把“战场”迁到教室。课堂战争的“常规武器”是纸团,有时升级到粉笔、橡皮擦、小石子等。老师一转身向黑板板书,他们就把“子弹”掷向我们的的脑袋,我们还击,那些“子弹”就满天飞。班主任是一个姓吴的老头,瘦得皮包骨,架一副老花镜,整天弓着腰,说话有气无力,活像一只营养不良的病虾,根本就不知道他身边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其实他知道了也管不住。有时双方估计班主任转向学生的时刻不准,班主任会感到有不明飞行物在飞翔,身体就慢慢前倾,眼光从镜片上方探出来,懒懒的问:“谁在丢东西?”无人理他。

初二下学期开学前,因上学期结束时我们打破了一个经常欺负我们的本地学生的头,怕开学会受到报复,同村七个同学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去读书,就在家里种田。我极力反对也无济于事。我是想读点书的,但环境所迫,不得不从了那个惊人决定,眼睁睁看着刚刚开始的青春快速凋零。作完决定,我内心相当茫然,十五岁的花季少年,正是读书好时光,却放弃奋斗,与读书划上了句号,读书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那没进过学堂门的父亲,不知哪来的见识和路子,竟然把我转学到藤田中学,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我在藤田中学只度过第一天,就似乎找到了希望,感觉未来可期。我真不明白,同样是中学,学风会反差那么大。上课的时候就不用说了,只有老师的授课声、板书时粉笔摩擦黑板的“咕咕”声、以及学生记笔记的“沙沙”声。就连晚自习,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安静得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

我心中一团火在熊熊燃烧,那是青春之火、奋斗之火。我决心读出点成绩来,不枉费这优越的读书环境,不辜负以奋斗为主基调的青春年华。但是第一次测验考试成绩给我当头一棒——全班倒数第三。我认识到根本原因是基础太差。我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制订了一个“亡羊补牢”计划:用半年时间,把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课本全部看一遍,读懂为止;所有习题做一遍,能做为止;所有试卷考一遍(我从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考过的试卷全部保存起来了),满分为止。那半年的每个周末及节假日,在岭南村后面的荒坡上,就多了个捧着书本放牛的少年。没有农活的时候,我就在家里看书、记忆、思考、做题。拿着弹弓等玩具来找我玩耍被拒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我努力奋斗的回报也惊人,初三的成绩进入前十名。班主任老师说,如果不是英语拖后腿,我的成绩可以名列前茅。陶唐中学没有开设英语课,空中楼阁实在是建不起来,也是我人生的一大憾事。

如果问我人生有什么奇迹的话,中考就是我人生的一大奇迹——英语中考24分,居然考上了高中,虽然是农业班。要知道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就此告别了学校。那惊险程度,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就像一个急速奔跑的人面对横亘在前面深不见底的沟壑,以大无畏的勇气毫不犹豫地跨过去,回头叫他再跨时却有一股畏惧堵在心头,再也过不去。

农业高中高考不用考英语,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就如木桶定律,把英语那块短板直接拆掉,剩下的都是长板,实力自然大幅提高。高中三年如履平地,学习相当轻松,成绩基本在前五名。同学们大多恐惧各种模拟考试,因为分数出来对心理打击大。我却盼望考试,不但可省去两节不断重复的课,还可得到老师隆重的表扬和同学艳羡的目光,心里甜蜜而舒坦。这是我渴望的青春的模样。高考结束回家时,父亲问:“考得好吗?”“准备杀猪做升学酒。”我毫不谦虚的豪言。

我的高中读书生涯,虽然不存在曲折,但因有些许自满,轻狂的事也发生过。有段时间,邀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竟然以文艺青年的形象示人。频繁出入新华书店、邮政书店和图书馆,有时竟旷课去猎奇。课堂上经常偷看那些买来的或借来的文学书籍,老师缴掉好多至今成为他的“私人收藏”。课外言必谈鲁迅、胡适,出口即舒婷、北岛,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学习成绩滑坡得厉害。直到班主任老师找我们到办公室痛批才觉醒过来,重新调整航向,步入正常轨道。最后顺利考上省级农业中专,毕业分配到乡政府,成为一个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人。在新的环境新的起点,驰而不息的奋斗,展现新的青春新的风采。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王兴明,江西省永丰县人。爱好文学,时不时给自己的心情一个放假的理由,静静的,用情书写心中的美好!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