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1919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直辖周襄铁路勘测报告原始档案照片一组约(银盐纸基)。尺寸:29.5×22.5cm。提要:这是两份长达300页最终并未修建的周襄铁路勘测报告书,由该铁路总工程师美国人凯尔执笔,正文为英文打字,附有大量的照片、数据和图表,极有可能是北洋政府的档案旧藏,是中国早期铁路修建史上极为罕见的藏品。 在这份勘测报告中,不仅提供了详尽的铁路建设相关的各项技术参数,勘测队的摄影师还拍摄了沿线的大量照片。这些照片,可以说是由铁路勘测衍生出来的副产品,却很偶然地为后人留下了长江三峡88年前的壮丽景观,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人文信息。 近代中国,由于交通不便,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腹地鲜有旅行者涉足,当地也不像沿海地区,人们很少掌握现代的照相设备与技术,留给后人的影像资料可谓少之又少。从这份报告书随附的这位无名的摄影师拍摄的大量照片里,却可以很清晰地窥见线路沿途,尤其在长江上游和汉水流域88年前的山川地貌和人文景观。史料珍贵、保存较好。说明:1917年5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许世英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裕中公司签订了一份总长1769.9公里承造铁路的合同。根据合同,裕中公司商请交通部,核准添造由河南周家口至湖北襄阳的一条铁路,约计362公里,定名为周襄铁路,并于1918年1月设立周襄铁路工程局,投入测量勘探周襄路线。经过的重要城镇有堰城、大刘店、问津寨(问士镇)、吴城、新安店、舞阳、谢店(卸甲店)、保安镇(保安驿)、招抚岗、独树、方城、博望、新店、南阳等,并以此做出了一份勘探报告。由于事关商业机密,再加之西方人对档案的重视与严谨,这两份报告书从北洋政府的旧档案中流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参考文献:2007-09-05《一段消失在历史中的铁路》文/林天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