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丘成桐的研究方法

 金苹果6 2022-11-06 发布于北京

丘成桐在自传中写道:第一流的学问往往是不同学科的融合而爆发出来的火花。安德雷·韦依是伟大的数学家,当年他告诉我,一个伟大的数学学者非要精通至少两门不同学科不可。他还写道:我常常找物理学者当博士后或助手,借以掌握物理学的最新进展,让思想能于物理和数学相交的领域中驰骋。他本人创立的几何分析就是微积分和几何的结合,即发挥数学分析(微积分的高等形式)方法的威力来认识几何现象,反过来也凭借几何的直觉来理解数学分析

我们都听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商鞅来自魏国,张仪也来自魏国,都不是秦国本国的人才,但都在秦国效力。李斯写过《谏逐客书》。爱因斯坦是德国人,二战时美国引进许多外国的优秀人才。马云95年到美国使用亚马逊购物,他原本就经常光顾广交会,他相信可以把市场搬在网上。刘永好80年代见过纽约的车水马龙,想一想80年国内的情况。许多事实表明,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在诗歌之外,功夫总是在诗外。作家和企业家好像八竿子打不着。曹德旺写出了《心若菩提》。政治家、军事家凯撒写出了《高卢战记》、《内战记》,也是亲历历史的历史学家。丘吉尔1953年凭借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丰富的人生经历原本就是创作的极佳素材。人的生命中经历的每一件事,认识的每一个人,走的每一条路,都不是白费的,都需要你从中找寻意义,把点连成线。

为什么结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就是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就同一问题交流思想后,每个人都会有多个想法,这往往就是创新的源泉。你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和人聊天后,不禁会说,原来还能这么想。由此联想到,历史上人口集中的城市,交流越频繁,人们的思维就越活跃,文化也就越繁荣。比如二十世纪初的巴黎,二十世纪末的纽约,还有现在的北上广深。思维造物,但思维也需要有养料,只有听过、见过、经历过,思维才会产生化学反应。

怎么为思维提供养料,即如何开拓眼界呢?就是学习和实践。学习包括向书本学,向油管、谷歌、TED学,向周围一切优秀的人学习。看书可以看不太容易读的书,作者的生活环境和背景和自己有较大差异的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懂得了道理,还要在事上练。道士下山未必一定能践行山上学的道理。

丘成桐还写道:对我来讲,世界上没有天才,要做得好,自己一定要努力。做了就有,没做就没有,就是这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