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者按 2006年,在石港中学与孩子们一起读曹文轩先生的纯美系列。孩子们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发给曹老师后,曹老师给孩子们写来千字文。曹老师有正面的鼓励,也有侧面的提醒。时任《绿洲》杂志主编的金辉先生将曹老师的文字和孩子们读书笔记一并刊发在《绿洲》杂志2006年第2期暑假特辑上。 ![]() 读经典,写出见心性的文字 ——给石港中学的孩子们 文|曹文轩 石港中学的孩子们,看完你们的文字,我很感动。感动于你们对纯美系列的喜爱,感动于你们对文学的真诚。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让你们体味到美的力量和博大,不管是温情的美还是苦难的美;我更希望我们能借着这种力量,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斑斓纷杂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发现美欣赏美的心,从而更有信心地前行。 这些年,阅读和接触了许多孩子的文字,我惊讶于当今社会孩子的写作能力。文字掌控娴熟,思想也远比我所预想的成熟和深远。我时常感叹并且有些羡慕你们的朝气和活力。现在的社会已比我幼时的环境开放和自由得多,但是,仍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在潜移默化地奴役着我们,使得我们不能触碰到自己的内心,即便触碰到也无法言说。很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描绘过一个触目惊心的“无语”的世界,因此,我担忧着那些孩子的才气和活力,会被一些无形的东西牵引和贻误。文字是从内心流露最见心性的东西,我想看到那些活泼自然,如同你们的年纪一般灿烂的文字。 要写出见心性的文字,阅读必不可少。我认为阅读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但是,今天这个社会为孩子所创造的文字,大部分缺少经典的许多宝贵品质--比如,经典作品中的忧郁感、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和意境等等。我们缺乏感动,缺乏悲悯,缺乏面对苦难时的从容,因此无法拥有一种大智慧去洞察世界,也无法品味到人生真正的乐趣。我们的快乐似乎总是欠缺些什么,幽默也只是停留在热闹搞笑的层面上,一笑而过。所以,我建议孩子首先读那些被专家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接下来要读一些原创的、具有文学色彩的、讲究审美的、讲究悲悯的、具有经典性的作品。这两大类是阅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读一些喜欢的书。 很多孩子都有着一个文学梦,我很欣尉,我愿意看到你们亲近文学,热爱文学,真正的与它终生相伴。但是,从读到写还是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我的经验是多读书,读的同时也写,这写不是自己创作,而是用笔记录下对你有所触动的字句,记下来也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只需时常揣摩,揣摩为什么这段文字或者一篇文章能从那一堆文字中跳出来引起我们的注意,边读边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或者是情感触动发生过,只是我们没有留心观察;如果让我们来写同样的事情,我会怎样写,等等。这样等到自己动手写时,我们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看法。就不会被一些成规所局限,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如果能有机会再去你们的学校,到那时,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你们,不一样的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