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宏逵:敦煌壁画中的宫廷建筑元素举例​

 恶猪王520 2022-11-06 发布于新疆
作者:晋宏逵
原文刊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11期

图片

敦煌地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在古敦煌郡、晋昌郡(瓜、沙二州)开凿的佛教石窟寺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是敦煌石窟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群。对敦煌壁画进行的研究多取材于莫高窟。

梁思成先生是利用敦煌石窟的资料进行建筑学研究的开创者。1932年3月,他发表了《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把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与我国传统文献进行对照,在中国尚未发现唐代建筑遗存的情况下,推测唐代佛寺与宫殿的面貌。当年12月,他又利用伯希和《敦煌图录》中一座窟檐局部的照片,推断该木结构窟檐虽然建于北宋初年,但它们所反映的是唐代的形制。1951年,梁先生发表了《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此前“营造学社”的学术活动已经为中国建筑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梁先生也把对敦煌壁画的研究推广到全部建筑史。

1989年萧默先生发表专著《敦煌建筑研究》,对敦煌石窟自身的建筑,即洞窟形制和窟檐作了专题研究,对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与传统文献的比对更为从容,研究也更为系统。21世纪初由敦煌研究院主编的《敦煌石窟全集·建筑画卷》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和体系,并有所创见。本文所用敦煌壁画资料全部来自这两部书。

梁先生在开拓这一研究领域时指出,“中国的宗教建筑,与非宗教建筑,本来就没有根本不同之点,不像欧洲教堂与住宅之迥然不同”。“因为这个原因,在建筑结构和功用上,佛寺与宫殿可以在一个总题下讨论”。揭示了根据敦煌壁画研究建筑史的学理依据。萧默先生发挥这一论断称,“同样使用木构柱梁体系架构的房屋单体,在形体上和体量上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无非是殿堂楼阁亭廊之类,上至宫殿下至住宅,同样都是用这几种有限的单体组合而成。其组合法则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采取院落形式把整群建筑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类型建筑之间就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以致于往往可以互相改换。因此,被我们视为佛寺的壁画形象也不无理由同时是大第宅、官署、道观、祠庙甚至宫殿的某种间接的反映”。

一 明清故宫建筑布局的庭院模式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平面部署普遍应用“庭院”是它最基本的特征。明清宫城以内,用众多大大小小的“庭院”容纳安排复杂的功能。宫城内建有多座宫墙,在大范围的宫墙以内,又包含许多庭院。像东西六宫、乾东西五所,都被围在内廷宫墙里。根据围合方式与其中建筑的位置部署,可以将这些庭院分为三大类型:廊院、合院与园庭。这三类庭院内的建筑,全部依南北中线,左右均齐配置。

目前还没有发现明代宫城的舆图。《宫殿衙署图》绘制于清康熙早期,时代最接近明代〔图一〕。在这张图中,宫城内共有外朝、内廷、慈宁宫、咸安宫等四座廊院,外朝、内廷两大廊院的中线与宫城及北京城市中轴线重合。有宫后苑和慈宁宫花园等两座园庭。其余建筑,成格局的都可以称为合院。此后清廷又添加改建了寿康宫和宁寿宫,宁寿宫的前半部和寿康宫也采取了廊院形式。乾隆年间建成的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的格局大致相当于传统的园庭,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可视为新的突破。合院是故宫内使用最多的庭院形式,包含两大功能:1、皇帝便殿,如文华殿(原是太子宫)、武英殿、斋宫、养心殿。2、女眷、皇子居住,如东西六宫、东西五所、南三所、慈宁宫三宫院、三所院等。

图片
〔图一〕 康熙宫殿衙署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合院也是我国汉族地区普遍采用的建筑布局形式,即把若干座建筑组合在一起,再辅以围墙,成为相对独立的庭院。室外空间,较宽敞的是庭,较狭小的称为天井。

1979年发布的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建筑基址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合院遗址,建造年代距今可能有31个世纪了。合院占地南北长43.5米,东西宽32.5米,由若干座土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围合组成。建筑学家傅熹年先生和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的复原研究在建筑构造上有区别,但在平面上都有门塾、前堂、后室,左右连排的厢房,堂和室之前都有庭。

1985年发布的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南北长82米,东西宽86.7米,一道略显扁方形的围墙围成一座庭院。中线的南部有一座门屋,北部建正殿,正殿前左右相向建配殿,它的年代距今有27个世纪左右。

这两个遗址的性质都是宗庙建筑,它们的布局恰恰包括了合院建筑的基本模式:1、有一条中线贯穿院落;2、沿中线安排主要建筑,门屋、前堂、后室构成基本的次序;3、堂、室都可以安排配殿或者厢房。4、当需要更多的建筑、容纳更多的功能时,既可以沿中线延伸,也可以在中线两侧并列安排更多的庭院。如白居易在《秦中吟·伤宅》中所描述:“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这座豪宅中栽培了观赏花木,也有果木,显然具有了园庭的意义。笔者将在庭院中布置树石称为园庭,是为了与园林相区别。园庭是建筑为主,以花树山池为点缀。而园林中的建筑从属于园林,只是园林的一个构成元素。

敦煌壁画中合院画不多。隋莫高窟423窟窟顶东坡画“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以八座宅邸展现太子的活动情节〔图二〕。隋莫高窟420窟窟顶画《法华经·譬喻品》,画一座大型住宅,在院落的中线上,依次画出了门屋、堂、室和最后一进屋宇,在堂前左右有厢房〔图三〕。这两幅画的围墙或者围廊,都画得非常曲折,应该只是画家表达庭院深深的意境,并不是实际的样子。隋莫高窟423窟顶西坡所画“维摩诘经变”中,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对坐的殿堂之前,画有曲岸莲池,岸边叠石,画出了园庭的意味〔图四〕。这比莫高窟257窟的北魏坞壁住宅,只用一朵花来代表园庭的画法要具象得多。

图片
〔图二〕 隋 莫423窟窟顶东坡 住宅群落  本文采自敦煌图片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以下不一一注明)

图片
〔图三〕 隋 莫420窟窟顶南坡 大型住宅院落

图片
〔图四〕 隋 莫423窟窟顶西坡 园庭

二 故宫的廊院


廊院是用廊庑围合主要建筑形成的庭院。它的特点在于廊庑的后墙就是庭院的外墙,同时主殿之前有大面积的“庭空间”,来举行朝会仪式。故宫的外朝廊院最具有典型意义,下文中故宫廊院各要素都以外朝廊院为代表。

廊院的来源也非常古老。如考古机构正式发布的河南偃师二里头1号、2号宫殿基址,河南偃师商城1号宫室建筑群4号、5号宫殿遗址,都属于廊院布局〔图五〕。可知中国宫殿建筑肇始之初就创造了廊院的布局形式。

图片
〔图五〕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基址

早期敦煌壁画还缺少表达建筑布局的资料。隋莫高窟423窟西顶把弥勒上生经中描述的兜率天宫画成“一殿两楼”并列的格局,表现了古建筑常用“一主二辅”规制〔图六〕。初唐莫高窟338西壁龛顶所画的兜率天宫在正殿之前,有两堂相对,而且殿与堂之间用廊连接。两堂的中线形成了与庭院中线垂直的横轴,表现了新的“一正两配”格式,增强了殿前的空间感〔图七〕。

图片
〔图六〕 隋 莫423窟西顶 一殿两楼并列

图片
〔图七〕 初唐 莫338窟西壁龛顶 兜率天宫一正两配格

盛唐以后壁画中净土寺院布局的主流格式即成为廊院。如莫高窟172窟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画的大型净土寺院,画面用俯视构图,表现了廊院中心的会场:主尊在说法,胁侍与一众菩萨在聆听。前方的露台上还陈设着伎乐。会场北部和左右描绘了廊院的后半部分:假设主殿在北,南北中线上三重大殿纵向排列。从大殿左、右各伸出回廊若干间,然后折向南,成东、西廊。东、西廊中部各有一座配殿,东、西相对,形成横轴。东、西配殿都是“一主二辅”规制,殿两旁各设一楼。北回廊的东、西两角设有角楼〔图八〕。

图片
〔图八〕 盛唐 莫172窟北壁 大型净土寺院建筑

再如莫高窟148窟东壁北的净土寺院,在北廊之外,还画有另外的四组楼房,形成北廊外的又一横轴;楼房之间用圜桥相连。说明这种廊院是可以延展的。

所有这些壁画,会场设在“八功德水池”里,天空中菩萨、飞天云集,这当然都是佛经中的景象,但建筑却是非常写实的画法,表现了高等级建筑的式样与细节。朝会是宫廷建筑最重大的功能。明清两代,虽然常朝的位置有变化,但是大朝会都是在奉天殿(太和殿)内外的庭院中举行,所以故宫的外朝廊院与敦煌壁画中净土寺院的廊院有很高的相似度。

1 正殿

无论壁画年代早晚或构图繁简,正殿总是建筑群中体量最高大、制度最崇高的建筑物。在净土寺院壁画中,隋423窟西顶那种一殿二楼的格式基本没有再现,而代之一栋大殿或三重大殿。

我国古建筑学开拓者之一刘敦桢先生根据文献,将中国宫殿外朝建筑布局的演变分为三大阶段:“一为两汉之前殿与东西厢,次为魏晋南北朝之太极殿及东西二堂,自隋以后,始为三殿重叠之法。”壁画发展的趋势与文献正相吻合。建筑学家傅熹年先生考证,隋唐时代,皇帝听政的大朝、中朝和内朝,分别在宫城正门、朝区正殿和寝区的前殿举行,确定了三朝在宫城中轴线上南北相重的制度。所以“三殿重叠之法”应是指宫城正门及其朝区、寝区的纵向排列。这一制度遗传到明清宫廷。

从建筑规模观察,元代大内大明殿廊院约长422米、宽230米。而明代外朝廊院外围尺寸,大约总长437米,总宽234米,元明两朝几乎相同,肯定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元大内大明殿是前后殿加柱廊的形制,功能是前朝后寝,明代与之不完全相同,应该是明代上溯古代制度加以自己的创造,使之适合使用的需求。

2  东西配殿

壁画中东、西配殿安置在东、西两廊的中部,与正殿构成呼应,同时控制着东、西两廊立面的景观。东西配殿的建筑规模与制度低于正殿,有时候画成楼房,也有的画成一正二辅格式,使建筑风格更显华丽。但是在建筑史中,还难以找到隋唐时期在东、西廊庑设置配殿的实例,流行的做法是安置两门。金代的汴京设置了配楼。元代名士杨奂记录当时已称“废宫”的汴京宫殿:“承天之北曰大庆门,而日精门、左升平门居其东,月华门、右升平门居其西。正殿曰大庆殿,东庑曰嘉福楼,西庑曰嘉瑞楼。”至于这种格局是否可以上推至北宋汴梁,还需要梳理证据。元大都宫城内的四座廊院都是门、楼并用,东、西两门居廊庑之中,两楼在两门之南。明清故宫外朝廊院延续了设东、西楼的制度,明初名称,东为文楼、西为武楼,后改文昭阁、武成阁,清改体仁阁、弘义阁〔图九〕。

图片
〔图九〕 太和殿与东配楼体仁阁

3  廊庑

萧默先生归纳文献中廊的种类:单面开敞,一面设墙开窗的称“轩”。若将廊内设床榻,装置成可以住人的房间,则称“庑”。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轩在日本法隆寺。壁画中的廊庑,有进深一间的,结构可能与法隆寺相似;有进深两间的,即每缝梁架用一棵中柱和两棵檐柱,沿中柱设墙开直棂窗。在廊与正殿相连的地方,由于正殿台基高于廊,廊需要从低向高“爬坡”,就形成了斜廊。初唐壁画中已经有多例斜廊出现,如莫高窟341窟北壁弥勒经变的夸张画法;盛唐莫高窟148窟东壁北的药师经变中写实的斜廊画法,从中还可以看到在中柱上设直棂窗,是“重廊复道”〔图十〕。

图片〔图十〕 盛唐 莫148窟东壁北侧 廊庑与斜廊

元代大明殿庭院围以“周庑”120间,四隅角楼。“并用丹楹、彤壁、藻绘,琉璃瓦饰檐脊”。《大明会典》称外朝周围的建筑为“庑”,主体布局接近“日”字形,即正殿和后殿两侧均出斜廊,同时两翼还向南方伸长,至接近紫禁城墙。庑房已经没有通常的“廊”的外观,而是连檐通脊的长房,向广场的一面设檐廊,形成开敞的檐下空间与广场衔接,檐廊以内是门窗装修和房间。清代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失火重建时,为了防火,将太和殿、保和殿、弘义阁、体仁阁两旁的廊庑改为高墙,廊院形制不再完整。明代各廊院的斜廊应该也是相同的原因被取消了,从此故宫中没有斜廊。

4  院门

为了叙述方便,还是假设壁画净土寺院建筑群方位是坐北朝南。院落正门设在南庑。壁画以佛会会场为中心,所以一般没有表现寺院大门。在第61窟主室北壁所绘药师经变画中,画出了廊院的前廊,时间已经是五代或宋。壁画前廊中部并列三座楼阁为大门,门左有钟楼和另一座楼阁,门右有经藏和楼阁,各楼阁间均用圜桥联系起来。寺院的北廊没有画出专用的门楼建筑,但将若干间不设直棂窗的廊做通道。如榆林窟25窟南壁的净土寺院,将北廊的一间辟为通道。在这些净土寺院壁画中都看不出东西两廊是否设门〔图十一〕。

图片〔图十一〕 五代 (宋) 莫61窟主室北壁 净土寺院大门

特别要说明,佛教寺院所称“三门”不一定是指三座门并列的建筑形式。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认为,“三门”即佛经中“三解脱门”之意,在南北朝晚期甚至更晚开始流行这一称呼。建筑布置则有一座门或三座门等不同形式,建筑构造也有楼阁、殿宇甚至亭阁等样式。

傅熹年先生根据文献,做出了东魏末年高欢庙的复原示意图。傅先生指出,“高欢庙四面开门及南面开三门等都不是臣子庙制而属于帝王的礼数”,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洛阳、建康太庙的通制。所以四面开门、南面开三门是规制等级的表象,最晚在6世纪后期已经形成制度,应用在宫殿和礼制建筑中,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完结。寺院是学习的官家制度〔图十二〕。

图片
〔图十二〕 东魏末 高欢庙复原示意图

明代外朝廊院的门制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设了三条东西廊庑,均采取一正二辅规制:南庑安置奉天门和东角门、西角门;中庑安置奉天殿和中左门、中右门;北庑安置谨身殿和后左门、后右门。第二,南庑向南伸出的两翼中部安置左顺门和右顺门,与奉天门形成品字形布局,把外朝建筑三条中线联系在一起。第三,东西庑原本没有设门,现在的左、右翼门可能诞生于明晚期或清早期〔图十三〕。

图片
〔图十三〕 一正两辅规制:明奉天门和东角门、 西角门, 清太和门和昭德门、 贞度门

5  角楼

壁画中有许多表现城池的画面,有些城角画有角楼。如盛唐莫高窟217窟北壁“未生怨”故事,频婆娑罗王的宫城画有角楼。城墙是夯土建造的,城门楼和角楼下的墩台包砌了砖。墩台上建造木构的平坐,平坐周围设栏杆,中间建木结构的敞厅,歇山屋顶,建筑朝向城楼方向〔图十四〕。

图片〔图十四〕 盛唐 莫217窟北壁 宫城角楼

有些净土寺院廊院的转角也画有角楼。如盛唐莫高窟172窟北壁的净土寺院的东北角楼,也是一座敞厅式的建筑。构造方法及朝向与前述城墙角楼相同,只是这幅壁画中角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并不是正方形的平面。平缓的歇山屋顶,有正脊和四条垂脊,正脊两端画着鸱尾。歇山的两山不封闭,可以看见屋顶内部的椽子〔图十五〕。
图片
〔图十五〕 盛唐 莫172窟北壁 廊院角楼

梁思成先生指出,角楼的配置“由一个院落以至一座城邑,基本原则是一样而且一贯的。这还显示着古代防御性的遗制”。从建筑形式来观察,故宫角楼设置已经完全转化为表达建筑制度、表现优美的建筑景观的需要了。

明清故宫的宫城角楼以石质须弥座为台基,不等边的十字形平面,三层琉璃瓦屋檐。复杂的结构和绮丽的外观使它成为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廊院角楼平面正方形,也是一座单层建筑。但是由于采取了重檐的形式,下檐高度又远远高于庑房,建筑总高连台基达20.13米,所以被称为楼。历史上它似乎从来没有被赋于重要的功能,所以记载官方制度的《会典》中,明代先后两版、清代的前三版中对它都没有记录。直到嘉庆朝的《大清会典事例》,才出现它的命名:崇楼〔图十六〕。

图片
〔图十六〕 故宫西南崇楼

三 斗栱与须弥座


敦煌壁画绘有大量建筑各部位的细节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南北朝至宋元数百年间建筑的认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很系统,补充了因实物缺失而形成的一些建筑技术与艺术发展的缺环。明清故宫的建筑作为古建筑体系上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实物,一些细节往往也能从敦煌壁画宝库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1  斗栱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结构单位,是中国木结构体系建筑的特征之一,也是构成中国建筑艺术形象的重要元素。梁思成先生认为“它的发展,由简到繁,逐渐发挥它结构的功能,又逐渐沦落而至过分强调其装饰性的长期赓继的过程是中国建筑数千年沿革中认识各时代特征时最显著的指南针”。

在敦煌壁画中,南北朝晚期斗栱还延续着汉代简单的结构特点,不出跳。如莫高窟275窟主室南壁北凉壁画,所画城楼和阙楼都是土木结构,夯土墙上有加固夯土的壁带,壁带上有两类斗栱:一种是蜀柱、栌斗加一斗三升,一种是人字栱〔图十七〕。到前文所引隋代莫高窟423窟壁画的佛殿,五间大殿的六棵柱头上用一斗三升;补间各用一人字栱,栱型已经形成曲线。斗栱排布很规律。莫高窟71窟的初唐壁画的阁,上层屋檐斗栱开始出跳,补间人字栱的曲线更为明显。到盛唐壁画中基本没有人字栱了,代之以两坡轮廓的花板,应该就是宋代《营造法式》规定的驼峰的前身。

图片〔图十七〕 北凉 莫275窟主室南壁 一斗三升斗栱与人字栱

在故宫的前朝、内廷、慈宁宫等廊院的庑房,以及东西六宫的厢房,都使用一斗三升斗栱。还有一斗三升的变体,叫一斗二升交蔴叶斗科,如明代建筑慈宁宫花园临溪亭。另外使用在大梁和随梁枋之间的隔架科,也使用一斗三升为部件。总之,使用一斗三升的建筑物总量很大。驼峰是用在梁架上的承重构件,在故宫和北京其他地方明代建筑用的较多。

盛唐时期,斗栱的应用非常熟练。我们可以发现,在同一座建筑群中,斗栱是否出跳,出跳多少,明显与建筑的性质规格联系起来:围廊大多不出跳,平坐比上檐减一跳,主殿出跳最多。如盛唐莫高窟172窟净土寺院三重大殿的斗栱,采取不同的透视角度,画出三种斗栱组合形式。正殿按宋式名称叫“两杪两昂”七铺作,即出四跳,是很高级的式样。虽然宋式规定斗栱“传至五跳止”即八铺作,但实际上未见实例〔图十八〕。

图片〔图十八〕 盛唐 莫172窟南壁 三重大殿的三类斗栱

在故宫也明显贯彻了上述这些规则,保证了建筑群严整的秩序。太和殿的斗栱用的是“单翘三昂九跴”,也是出四跳,在故宫是最高等级。清代也规定有重翘三昂斗科,实例罕见。

2  须弥座

萧默先生归纳,在敦煌壁画里,北朝至隋的台基多用素平方台。唐以后出现有上下枋及间柱的方台,复杂的已经接近须弥座。而须弥座最早见于北魏的单层塔,唐代以后使用在其他建筑物上。中唐以后出现了在束腰上下加仰覆莲的高级做法。有些重大的建筑使用重叠的台基,称为“重基”。上下台基要设置台阶。壁画中的台阶有一种左右是阶梯、中间绘花或铺花砖的慢道,是“御路”,历史可以从初唐开始〔图十九〕。

图片〔图十九〕 盛唐 莫148窟主室北壁 须弥座和踏道、 御道

故宫须弥座的样式已经完全程式化。首先用在重要的殿堂,如中轴线上的午门城楼、太和门、三台和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钦安殿。再如奉先殿、武英殿、慈宁门、皇极殿以及几座庭园建筑,如浮碧亭、澄瑞亭、咸若馆等。那些称为“宫”的内廷建筑,主要功能是居住,如东西六宫、重华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均不使用须弥座。乾隆中期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如用在建福宫、抚辰殿和建福宫花园各建筑。其次用作宫城四门各门洞的下碱。城内各宫墙的琉璃花门,也都用石质须弥座为下碱。这些须弥座大多是比较质朴的形式,有些上下枭混雕刻仰覆莲。故宫的露天陈设的台座用石质须弥座,琉璃影壁也都用琉璃砖砌须弥座,其中有些非常华丽。

图片〔图二十〕 河南登封初祖庵踏道

“御道”是非常重要的设置,但是宋《营造法式》没有出现御道的名物。刘敦桢先生在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调查,发现大殿正面踏道“在东西二踏步之间,夹入较宽的垂带石一列,异常特别,也许此种式样,就是明清殿陛的前身”〔图二十〕?元大都宫殿中设置了御道:“直崇天门有白玉石桥三虹,上分三道,中为御道,镌百花蟠龙。”明初中都凤阳宫殿“御道踏级文用九龙四凤云朵,丹陛前御道文用龙凤海马海水云朵”。故宫的御道直接继承自明中都。御道只在台基的前后方设置,三台的“抄手踏道”和两侧,都是不设御道的。

敦煌壁画从初唐就产生了御道的画法,提示我们需要从文献中寻找它的踪迹,这就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任务了。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编辑:湘 宇
校审:水 寿

图片
图片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


历史中国微信订阅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