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乡党第十.17

 自古在昔 2022-11-06 发布于四川
乡党第十
十七
厩焚(1)。子退朝,曰:“伤人乎(2)?”不问马(3)
【注释】

(1)厩焚:厩(jiù),本意是指马圈,马棚,引申义是牲口棚.焚(fén):烧,焚烧,失火.

(2)伤人乎:乎,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3)不问马:这里是指不过问马的情况.

【译文】

马厩失火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得知情况后,说:“伤到人了吗?”他没有问马厩里面马的情况。

【感悟】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属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奴隶社会时代。奴隶社会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奴隶和牲口一样,是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劳动工具。奴隶并不被奴隶主当做人来看,他们就是牲口,甚至有时候连牲口都不如。牲口在主人那里尚有温饱可言,而奴隶却经常饥寒交迫;主人舍不得杀牲口,但它死后还可以吃它的肉;奴隶被主人打骂是家常便饭,他们除了累死、病死,大多的归宿都是被主人拿来祭祀、殉葬。
在出土文物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你看,一匹马和一束丝,就可以换来五个奴隶,说明马比奴隶值钱多了!
一代名相百里奚,号称五羖大夫。为什么会叫做“五羖大夫”呢?因为他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中被以奴隶身份换回来的。这个“羖”,查字典就知道,是指黑色的公羊。你看,一个奴隶就值五张羊皮。
说了这么多,跟我们今天的“厩焚”这一章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着呐!因为孔子当时去上朝,也就是现在说的上班的时候,家里面的马棚着火了,给烧了。当他退朝回家去听说了这件事的时候,立即就询问“伤到人了吗?”大家想想,我们刚才说过,在主人家里面干粗活、守马棚的是些什么人呢?当然是奴隶啊。孔子非常关心这些奴隶的人身安全,所以听说失火了的时候,很急迫的询问是否伤到了人。原文的后面一句是“不问马”,对于是否有马匹受伤和死亡等情况,孔子连问都不问。
大家想一想,这在一匹马一束丝换五个奴隶、秦穆公五张羊皮换一代名相的春秋时代,是不是超越所有人的价值观?是的,这就是孔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