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东掌地名(三)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1-06 发布于河南
地名蕴藏着在命名那个历史时刻地理实体所具备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东掌村有五处地名尤其如此。分别是弓沟、王公桥、剜韭砬(lá)、簸箕潭和地震井。

图片

剜韭砬】位于将军峪(大石头沟),是一处长约1000米、高约300米的陡峭山坡(坡度80多度),坡面裸露大面积整块光滑岩石,每到初夏雨后,从石缝里挤出来鲜嫩的山韭菜,吸引村民争相采挖,因为石缝很窄,只能用镰刀“剜”出韭菜。久而久之,这处可剜韭菜的陡坡,村民都叫它剜韭砬。改革开放前,村民因“剜”韭菜而从陡坡摔下的事件时有发生,有摔成残疾的,甚至有丢掉性命的。

图片

簸箕潭】是村前美沟河中酷似簸箕的一个石潭,又名喂狗池、香炉潭,村民方言把香炉潭叫成了响马塌,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10米。传说古时有个南蛮子去山西路过此地,发现东掌村是块风水宝地,惊讶道“鸡鸣犬吠不见庄,石房古屋山凹藏。清溪绕村龙岭抱,地羊守门似铜墙。”他为破坏风水,与村里长者说,你们村的风水好,就是因为有护村的神狗,是神就需要香火,要把喂狗池改为香炉潭,香火旺神狗才更灵,村才更好。长者觉得有些道理,没多想就改了。没想到改过之后,村里连连出事,很不安宁。于是,就又请风水先生给指点,没想到先生说:有喂狗池你们的狗是活狗,没有了喂狗池,狗去香炉里能吃什么呀,把狗饿死了。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就从东掌村的自然环境和独特布局看,西、北有龙岭,东有犬山,村前有美沟河,从空中俯瞰,形似太师椅,也的确是一个背风向阳、藏风聚气的宝地。因而,村民集思广益,把喂狗池按其形状改称簸箕潭。

图片

地震井】据1996年版《淇县志》载,“清道光十年(1830)受河北磁县7.5 级大地震波及,淇县全境闰四月地震”。东掌村西的白汤泉井,在震前翻滚白汤三天三夜,震后清冽如故。震后有人在东掌村西北石绝上题诗曰:“道光一十年,地动白霜泉,白汤流了三天整,流尽白汤见清泉。”村民都叫井水为白汤泉,井叫地震井。

图片

每一个小小的地名,都有一段令人唏嘘感叹的传说掌故。自从东掌村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直到步入小康社会,家乡一年年在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水泥路通到了深沟山洼,田间地头,乡亲们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无不感动欣慰着我。

图片

欣慰之余,却又给我带来一些惆怅。很多已经传承千百年的地名,正在变化中消失或已不复存在了。退耕还林的田地已是绿树葱郁,与山林合体,很难分清是什么坡、什么地了。更令我揪心的是,一旦鱼泉调蓄工程建成,今日的东掌村和这些带有历史烙印的地名及其掌故,都将没入水底。如不立案存档,若干年后,谁人能知这些地名?又怎能找到老家!
我想,只要铭记老家的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