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梁城

 zqbxi 2022-11-06 发布于江西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一带。大梁城,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国将国都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安邑一带)迁至仪邑(今开封市城内外西北一带,春秋时期称仪邑,处在卫国南部边境),改称大梁。这是今开封城创立之始,也是开封城定位于此地的开端。

大梁城之沿革 

一、夏王朝最早建立国都的老丘

       夏王朝自夏后禹建国,也有多次迁徙,仅就古籍记载就有15次之多;在夏王朝所居的都城中,以河南开封老丘为夏都的时间最长。阳城是夏王朝的第一个国都。《古本竹书纪年·夏纪》云∶“禹都阳城。”阳城在夏墟,即晋南安邑(今山西夏县)地区。以后,夏后禹于是把都城迁到雒邑一带,即今河南省洛阳一带,其国都名字仍称阳城。夏后禹三迁阳霍(今河南禹县);太康四迁斟寻(今河南巩县西南)。《史记·夏本纪》《索隐》引《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夏后相五迁商丘。《古本竹书纪年》云∶“帝相即位,处商丘。”夏后相六迁斟灌(今山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汲家古文》云∶“相居斟灌。”夏后相七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境)。在帝丘,帝后相被杀。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从墙窦中逃出,逃到其母族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长大之后,得到有虞氏的帮助,聚集夏民众,建立了政权机构,遂灭有过氏,从而恢复了夏王朝,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少康中兴”。夏少康八迁原(今河南省济源市境)。《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少康十八年,迁于原。”夏后杼九迁老丘(今河南开封市杜良乡一带)。《古本竹书纪年》云∶“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宁,即杼;老丘,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夏后厪十迁西河,夏桀十一迁斟寻,夏桀十二迁夏桀之居。自夏王朝离开老丘之后,二世而亡,已经走下坡路,至夏桀时灭亡。

       自帝杼在老丘建都,至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居西河”止,夏王朝有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等夏朝的6世国王、经历216年的岁月。如果除夏王朝自太康失国,经过仲康、相、直至少康的60年余年(那时夏人并没有控制夏国家的政权,夏国家处于“无王”时期),再除大禹“公天下”执政的45年;那么夏王朝经历471年,仅在老丘为国都就216年。夏王朝12迁国都,在其他11个国都中一共255年,可见老丘在夏代历史上地位的重要。在老丘,夏王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老丘,自夏后厪迁都西河,开始衰落。春秋时期,这里是郑国的边境地区。郑国在这里开土封疆,故这里又叫作开封。

      开封在战国时期称为大梁。大梁是相对少梁而命名的。如前所述,梁,本为梁国或梁伯国。在今陕西韩城南。周平王东迁,把王畿故地封给了秦国,又把梁封给了秦襄公少子康,建立了梁国或梁伯国。梁与秦同姓,后为秦所灭。

       梁被灭之后,梁氏族人迁徙所处为大梁,即郑国的开土封疆之地开封;留下的当为小梁,即少梁。(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二《渠》∶“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大其城,号曰'新里’。民疲而溃,秦遂取焉。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今本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是也。秦灭魏以为县。”

       魏国自建立之后,最早定都在安邑。安邑是夏王朝兴起的地方;以后在老丘,即夏王朝的鼎盛时期,是时的魏惠王大约也有此种考虑。安邑是夏王朝最早的国都,也是魏国最早的国都。魏国迁都大梁,老丘在大梁城东北约20公里处。

  

  

  

  

  

  

二、从卫国的仪邑到郑国的启封城

       在开封东南45里处的朱仙镇附近有一古城村,即郑国在开封所建的启封城,今天开封城的名字源于启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九《地理》“开封”条下云∶“京师开封县,其城本郑庄公所筑。昔卫之水有浚,浚之地有仪。封人掌仪地之封疆,郑人得而城焉,以为开封,此其始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南道·汴州·陈留雄》云∶“高阳故城县西南二十九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宋)罗泌《路由·国名纪三》“高阳氏后”云∶“高阳帝之初封瀛之高阳县,在高水之阳也。至道三割隶顺安,然棘城实为高阳氏之虚,今浚仪亦有高阳故城,盖后所都。”我国山南水北为阳。这个记载说明,浚仪之南有高水,浚仪亦有高阳故城;颛顼高阳氏曾活动在这一带;后来的大梁城有“高门”为证。

      《论语·八佾》云∶“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郑玄曰∶“仪,盖卫下邑也;封人,官名也。”(宋)邢昺疏∶“《周礼》封人掌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畿上有封,若今时界也。天子封人,职典封疆。则知诸侯封人亦然也。……此云仪封人,皆以地名;封人,盖职典封疆,居在边邑。”(清)阎若璩《四书释地续·仪》云∶“卫仪邑城在今开封府兰阳县西北二十里,乃卫西南境,距其国五百余里。”

      西周分封时,卫国是最大的封国,“卫为诸候之长”,今河南省开封是卫国封地的西南边境。由于这里处在卫国的边疆,故卫设“封人”之官以掌仪地之封疆。因这里有浚水,浚水边有卫国边境长官封人所居的仪邑,故此地又称为浚仪。春秋以后,这里被郑国所占据,成为郑国的辖地。郑国在仪邑基础上建立城邑,成为启封,即开启封疆之意。

      《后汉书·郡国志三》云∶“浚仪,本大梁。《帝王世纪》曰∶禹避商均浚仪。晋《地道记》仪封人,此县也。《通俗文》曰∶渠在浚仪,曰莨荡也。”启封在西汉景帝时,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曰“开封”。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对此考证曰∶“开封废县,在(开封)府南五十里,魏邑也。”也就是说,古启封城在今开封府南50里处,即今开封朱仙镇附近。

        2 0世纪 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曾在今开封县朱仙镇东南3公里的古城村发现一个古城遗址,古城村北距今开封市约25 公里,其位置与古籍记载相吻合。经勘探发掘,古城遗址呈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不规整的长方形。其东墙长 1105米、西墙长 965米、南墙长710米、北墙长 550米,四墙全长3330米左右。残垣高约7米,宽 30余米,是一夯筑城墙,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夯层、夯窝和柱洞。残垣上部散布有大量古代陶片。其中一种为灰色夹砂陶,陶胎较薄,纹饰以绳纹居多,方格纹次之。陶片的陶质和纹饰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故可以推断,启(开)封故城的始建年代大致在春秋时期,结合文献记载,该城为春秋郑庄公所建,那么郑庄公时期(公元前 743~前701年),该城距今有已2700年左右。勘探 过程中分别在西、南、北三墙发现了三处缺口,其中西墙的缺口宽约30米。在缺口处距地表 1.5 米深处发现零星路土。在城址西南角老谭寨村的一村民家中征集到一方北魏墓砖。墓砖志文 “……开封城西门西二百步横道北五十步……”此缺口,即启封城西门遗址。其他缺口也可能是启封故城的城门。

       由以上论述可知,这里原是卫国的仪邑,为卫国驻守边境的仪封人所居,可能还没有城,只是一个邑。春秋初年,郑国从陕西迁居中原,夺取了卫国的仪邑,在这里修筑启封城。

      西汉景帝名刘启,为避汉景帝的名讳,启封改名开封。启封城在今开封市西南约 25公里处。

  

  

  

  

  

  

  

  

  

三、魏国迁都大梁城

       战国初年,启封曾落入楚国之手。《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悼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十年魏取我鲁阳。”大梁,就是今河南省开封市。魏国从楚国手中夺走大梁。魏惠王时期,魏国迁都大梁。

       大梁,其名字来自春秋初年分封的梁伯国(今陕西韩城县),原称为少梁,嬴 姓,与秦国同祖。《史记·秦本纪》云∶“(秦)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齐。”《正义》引《括地志》云∶“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少梁故城,古少梁国。《都城记》云∶梁伯国,嬴 姓之后,与秦同祖。秦穆公二十二年灭之。”梁被秦穆公所灭。《左传·僖公十八年》∶“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 '新里’,秦取之。”杜预注∶“多筑城邑而无民以实之。”《左传·僖公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杜预注∶“承前年传取新里,故不复言秦也。为此冬梁亡。”郦道元《水经注·潧水》亦云∶“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大其城号曰新里,民疲而溃,秦遂取焉。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云∶“梁,伯爵,本少梁夏阳也。今同之韩城有少梁故城,好战而亡,有梁山。”注∶“伐曲沃者,秦德公三年,梁伯来朝。《索隐》云∶嬴姓是矣。秦惠文公更名夏阳,今韩城在韩城南二十三。文十年,晋伐秦取少梁者。僖十九年梁亡。今有新里城,梁伯所筑。乐史云在澄城,本华氏邑,禹治梁及岐山。”

        大梁,是少梁附近梁山的名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四》云∶“韩城县东北二百里旧十二乡、今五乡古韩国及梁国,汉为夏阳县地。今县西南二里有夏阳故城存,韩国故城在今县理南十八里。梁国在今县理南二十二里,有少梁故城。隋文帝分合阳于此,置韩城县以古韩城为名。梁割属河中府后唐天成元年复旧。梁山,汉志注云∶梁山在夏阳西北,即尚书禹贡治梁及岐。《诗韩奕篇》'奕奕梁山’。尔雅云∶梁山晋望也。注云∶谓晋国所望祭也。故曰大梁,别小梁之号,俱在韩城县界。大梁山在今县西五里。”

    (宋)程公说《春秋分记·疆理书第五·秦地緫说·秦地释名》∶“少梁(见十年),《禹贡》梁山,盖大梁,也今同州韩城县西。少梁,亦在县界。”

       大梁、小梁(即少梁)俱在韩城县界。古梁国,为少梁;梁山,为大梁。春秋初年,少梁是魏秦争夺的焦点地区。是时,魏文侯以吴起为将守西河,使“秦人不敢东向”。古梁国成为魏国的辖地。

       魏国原国都为安邑,梁山在其境内。于是在魏惠王迁都以后,把所迁都之处称为大梁,魏惠王亦称梁惠王。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魏惠王六年夏四月甲寅,魏“徙邦于大梁”。《汉书·地理志上》云∶“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三百六十里。应劭曰∶ 魏惠王自安邑徙此,号曰梁。”

      《路史·国名纪五》∶“大梁,魏惠王六年自安邑徙大梁,遂曰梁。今开封祥符,昔之浚仪,而汴城西有故魏城,魏惠王所筑。张仪所谓四平无名山大川之阻者,东魏为梁州。”


  

  

  

  

  

  

  

  

  

水淹大梁

      因为大梁城池异常坚固,且城内粮草充足,王贲见秦军久攻不下,遂令秦军开渠水灌大梁城。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派王翦之子王贲率领秦军十万,进攻楚国的北部地区,占领楚国城池十余座以震慑楚军,然后集中兵力北上,于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突然袭击魏国。王贲率领十万秦军,一路摧古拉朽,很快就打到了魏国都城大梁。大梁的城池修得异常坚固,而且城内粮草充足,足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秦军无论是强攻还是围困,都无法攻下固若金汤的大梁城。王贲经过分析后认为,大梁城虽然异常坚固,粮草也十分充足,但有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地形不利。王贲见秦军久攻不下,观大梁城地势较低,又因黄河、鸿沟离此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引黄河水入鸿沟,再掘鸿沟,水灌大梁城。很快,大堤被掘开,河水替代了秦军的千军万马,从三面涌入大梁城。当时正是大梁的春汛时节,时常下雨,因此水势越发浩大。大梁数百里范围内成为水上泽国,无数人葬身水底。最糟糕的是,经过三个月的浸泡,大梁城土质的城墙已经渐渐松软出现坍塌。无奈之下,魏王假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开城投降。不久,大梁城上竖起白旗。水势退去后,魏王假携王室成员出城投降,存续了179年的魏国彻底灭亡。

     在此之前,魏、韩等国围攻晋阳城采用的就是引水灌城的方式。采用此方式攻城,要具备一定的地理条件:不但城池周边有较大水源,而且被攻击城池的地势比水源低。当时,大梁城周围遍布河网,沟渠纵横交错。在和平时期,大梁城周边的河网既有利于航运,又可促进农业发展。但是,事情总有两面性,在城防战中,它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并被对手利用,结果便出现了水淹大梁的局面。

       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中写道:“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此战秦军虽然是一路凯歌,可是大梁城能在滔天洪水中矗立三个月,也足以说明魏国军队和百姓有着顽强的抵抗精神。

大梁优势

交通优势 大梁城尽管无天险可守,但地处华北大中原三角洲尖端附近,自古为中原中心地带。它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地理形势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地面平坦,没有名山大川的限制,对大梁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业资源 大梁四周地势坦荡,土层深厚,本就有利于农业生产。另外,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处于一个气候相对温湿的时期,由于受到黄河冲积、淤积的影响,开封周围河泽密布。附近不仅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还分布有圃田泽、蓬泽、牧泽等天然湖泽,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网区,发展了农业灌溉,大梁一带成了当时中原农业最发达的富庶地区。

水利事业 魏国迁都大梁后,魏惠王曾多次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鸿沟、干沟、深沟、汴渠等,苦心经营大梁城外围的水网。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发达。魏国的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魏国迁都

      安邑,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它坐落于黄河北岸,地处黄河与汾水的交汇处,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农耕非常发达。虽然没有大梁富庶繁华,但在老安邑人看来,这里有天然的优越感,因为当时的安邑是大魏国的权势中心,是国都,是王城!

(安邑古城遗址)

公元前361年,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安邑易守难攻,可为什么魏惠王要决意迁都无险可守的大梁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安邑地处陷阱,被秦、赵、韩三国包围。

在多次征战中,魏国的国都安邑屡次遭受威胁,一旦秦国、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攻打魏国,安邑是随时可能被攻破的。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吧?无论魏国如何强大,无论魏国的战线拉多远,只要有一国军力把安邑围起来,那魏国的都城就岌岌可危。虽然安邑易守难攻,但卧榻之侧岂容有他人鼾睡?

(春秋战国地图)

二、大梁是魏国第一大城,地处平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自李悝变法以后,大梁成了魏国最大的城市,地处黄河南岸,和北岸的安邑遥相望,虽然不是王城,但这里的城市规模实在大气磅礴。大梁在丰腴的平原之上,南边是逢泽大湖,北边是黄河,水陆皆四通八达,这里是中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各大商贾和能工巧匠纷纷入驻,商铺林立,文风昌盛,连各国的名士也争相开馆办学,说它是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一点也不为过。天时地利人和,在大梁建都确实非常合适。

三、魏王想摆脱安邑贵族制约

(魏惠王剧照)

      既然安邑曾是王城,这里有老贵族们权势一般都很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魏王的发挥,魏惠王此举意在摆脱贵族制约,加强中央集权。对魏国威胁大的是齐国和楚国,当时的大梁确实无险可守,但魏国迁都大梁以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巩固错失。

     首先,魏国将平丘、户牖、首垣和轵道这几个地方拿到手,这是魏国拿地和韩国换的(韩国弱小,迫于压力,不得不换)。随后又向赵国换来了泫氏,这是河东和河西的交通要道。有了这几个地方,大梁的几个板块联系就更紧密了,再没有薄弱的地方,把几个不好控制,或者说不重要的地方送出去,换来了非常重要的军事据点和交通要道。如此一来,魏国的形势就一片大好。

(大梁城旅游区)

其次,迁都大梁后,魏惠王将这里的城池修建得非常宏大,城池更加坚固。大梁都城周长30多里,高约5丈,设12个城门,四面都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从此以后,大梁成了战国时期最大,也是最坚固的都城,只有齐国的都城临淄能与之相提并论。

总之,趋利避害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至少在当时看来,魏国迁都大梁是明智的选择,此举也让中原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至于魏国一步步走向衰亡最终灭国,这是很多一系列因素造成的。

大梁城   刘玉

  大梁城上四无山,渺渺嵩行百里间。

  宋苑梁台何处在,黄河流尽鸟飞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