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今追昔话黄河】

 文化龙乡 2022-11-06 发布于河南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公里,横贯祖国东西,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上游草原辽阔,中游是黄土高原,下游是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比较早的地区。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于公元前246年,在今陕西关中地区就修建了大型灌溉工程郑国渠,富裕了关中地区,壮大了秦国经济实力。随后,渭河、汾河流域,乃至西北宁蒙平原修建了引黄河水的灌溉工程。

  黄河是世界闻名的多泥沙河流,而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千沟万壑,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据1919-1960年黄河三门峡站实测,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黄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着如此多的泥沙进入华北平原,由于地势变得平坦,水流速度变缓,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逐年抬高,天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约4-6米,使黄河下游变成了“地上悬河”,成为海河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据历史记载,自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000余次,并有几十次大的改道。黄河下游洪水灾害不断,危及华北平原冀、鲁、豫、皖、苏五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成为了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

  一、历史回顾

  黄河决口泛滥改道的大致情况是:宋代以前黄河决口泛滥,以致改道主要在黄河以北,黄河入海流路有几条,最北的一条在天津地区入渤海;宋代以后黄河决口泛滥、改道主要在黄河以南,黄河在多处决溢泛滥,流向淮河。南宋初年,即1128年,黄河由泗水入淮,侵占了淮河下游的入海流路,黄河改在苏北盐城地区入黄海,迫使淮河南下入长江。黄河夺淮约700年,给淮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造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流向山东,形成今天的黄河流路,黄河经济南、利津入渤海。

  黄河最后一次决口改道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沿京汉铁路南下,进逼新乡,黄河北岸军事吃紧,守军奉命炸毁郑州黄河铁桥。在黄河南岸企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奉命于1938年6月6日开始在郑州北的花园口挖掘黄河南堤,至9日爆破大堤,黄河水南泄,沿贾鲁河,经中牟、尉氏、西华、周口入颍河,至安徽阜阳由正阳关入淮河。另一股顺涡河南下,由怀远入淮河。这次人为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河南、安徽、江苏3省数十县市的黄泛区,在8年黄水泛滥中,有300多万人背井离乡外出逃荒要饭,死伤无数。抗战胜利后,即酝酿花园口堵口事宜,并在1946年成立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局,3月堵口工程开工,6月动员20万民工开工复堤,至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堵口合龙,黄河回归故道。

  二、70年的治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高度重视黄河的防洪安全,毛主席视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建国初期,国家经过多年战乱,百废待兴期间,就立即按照“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目标,着手黄河的治理开发工作。

  新中国在黄河下游建的第一项工程是“引黄济卫工程”,1950年初开始准备,年末提出工程建设方案,引水闸建在黄河北岸,总干渠长52.7公里,引水流量40立方米/秒,灌溉和济卫各占一半。1951年3月开工建设,1952年4月建成,在举行放水典礼时决定,将“引黄济卫工程”改为“人民胜利渠”。为什么改名?因为这是第一次在黄河下游临堤建闸,开辟了黄河下游引水灌溉的先河。

  毛主席视察黄河。1952年金秋10月,时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大局已定,1953年将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时刻,毛主席亲临黄河下游视察,第一站看济南段黄河,接着到徐州看明清时期的黄河故道,而后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等陪同下视察兰封县(今兰考)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处的东坝头和杨庄。同当地农民进行交谈,询问土改后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向河南河务局了解治黄问题。在火车上听王化云主任关于治黄工作情况与治本规划的汇报,而后到开封柳园口视察黄河。在离开开封前,毛主席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郑州后,毛主席登上邙山,居高临下察看黄河水情。而后到黄河北岸视察新建成的人民胜利渠渠首闸、总干渠、灌区和引黄入卫工程处。

  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下,有关方面加快了关于“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研究。1954年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涵盖了“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广泛内容。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此后按照规划相继建成了三门峡、刘家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加高加固黄河下游堤防,黄土高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建设了一大批灌区,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三门峡工程现场会议。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综合利用工程,由于当时对黄河泥沙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工程引起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威胁关中平原和西安市的安全。在此情况下,周总理于1958年4月到三门峡,主持召开现场会议。会上传达了毛主席关于三门峡工程的设想和指示,而后周总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陕、晋、豫三省和水利部、黄委会、三门峡工程局等都发了言,彭德怀副总理等也讲了话。最后周总理做总结讲话指出,三门峡工程以防洪为主,其他为辅,确保西安和下游安全,进一步制定水土保持规划,三门峡以上干支流规划和下游河道治理规划。次年,周总理再次到三门峡召开现场会议,进一步研究根治黄河的问题。

  战胜黄河下游1958年大洪水。1958年7月17日,郑州花园口出现223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这是自1919年黄河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洪水来势迅猛异常,一进入下游平原就把京广铁路黄河铁桥冲垮两孔,使南北铁路交通陷于中断,同时给黄河下游平原造成严重威胁。黄河防总及时分析当时的雨情、水情和工情认为,花园口出现洪峰后,主要来水区的雨势减弱,后续水量不大,而且下游支流的来水也不大,据此,征得河南、山东两省同意后,报中央防总,拟采取“依靠群众,固守大堤,不分洪,坚决战胜洪水”的方案。于是河南、山东两省迅速组织200万群众上堤,日夜防守,省委书记上大堤,地、县领导坐镇指挥,形成坚强的人防大军,决心战胜黄河洪水,保卫两岸丰收的庄稼和人民的生命财产。18日,周总理到郑州,批准了黄河防总拟定的防洪方案,要求两省全力以赴,保证这次防洪斗争的胜利。随着洪峰的下泄,水位陆续超过保证水位,一些薄弱堤段和东平湖出现险情,经大力抢修抢堵,转危为安,洪水终于在27日流入渤海,取得这次防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此后,在不断总结治理开发黄河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防洪工程体系,同时加强了水文测报和洪水调度等基础性工作。70年来黄河的治理开发取得巨大成就,彻底改变了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持了黄河下游70年无决口泛滥的安澜,并为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主要成就如下。

  第一,黄河防洪工程体系建成,调控和防御洪水能力增强。70年来,为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在黄河干流上中游地区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盛公、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28座具有综合效益的大型枢纽工程,全流域大中小型水库1.9万余座,总库容达716亿立方米,远大于黄河的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因此,对黄河径流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内蒙河口镇、花园口汛期来水比例下降,进入黄河下游的水量趋于均匀,汛期水量减少。

  再是,对黄河下游两岸1300余公里临黄大堤先后进行了4次加高加固工程,并进行了险工、坝垛护岸和河道整治等工程,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等蓄滞洪区。

  综合以上工程,包括上中游的干支流水库、下游的堤防工程和蓄滞洪区等工程,基本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完整防洪工程体系。

  第二,综合水土保持措施显成效,再加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入黄泥沙大幅减少。治理水土流失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但从治理成效上看,入黄泥沙显著减少始自改革开放以后。水土保持在黄土高原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严禁陡坡开荒、植树种草、坡地改梯田、淤地坝和中小型水库工程等,再是加强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就业谋生的门路拓宽,过去有“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现象,粮食单产很低,人为水土流失,现在基本杜绝,农民可以进城务工,发展经济作物,多种经营等等。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目前治理面积超过50%,多年来,人们憧憬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景象已隐约出现,而且越来越明显。如今,如果从西安到延安走一趟,你会发现丘陵沟壑变绿了,塬地上果木成林,苹果飘香,生态环境变好了。再从入黄泥沙看,1960年前三门峡实测年均输沙量为16亿吨,到1990-2007年,实测年均输沙量为6亿吨,减少了10亿吨,再从趋势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入黄泥沙还在继续减少,最近10年的年均输沙量减为2亿吨左右。放眼全国看,各大江河的年均输沙量均呈现较大幅度的减少。

  第三,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为标志,辅以三门峡和其他干支流水库等的作用,黄河下游河床发生了由淤积抬高到冲刷的历史性转变。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段,承上启下,又有较大的调节库容,调水调沙运用以来,黄河下游由淤积转变为冲刷,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全程冲刷。到目前为止,累计冲刷量超过20亿立方米,河槽泄流能力增大,河势明显好转,出现了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出现的是入黄泥沙持续减少,最小平摊流量由过去的1800立方米/秒提高到4300立方米/秒,黄河下游严峻的防洪形势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现在的黄河下游,其防洪能力之高在全国各大江河之中位列第一。

  第四,灌溉和供水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灌溉方面,黄河流域位于祖国的中北部,中上游地区很大一部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流域南部为半湿润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灌溉农业,但限于历史条件,工程比较简陋。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流域的灌溉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对老灌区进行了更新改造,并发展了新灌区,主要工程如下。

  一是对黄河上游宁蒙灌区进行了改扩建。宁蒙河套平原引黄灌区地处干旱地区,过去均是无坝引水,用水保障程度低,每年春灌开始前,都要组织大量农民下到冰冷的黄河水中挖渠清淤,非常艰苦。新中国成立后,在宁夏建成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兼有灌溉和发电效益,并对灌区进行配套改造,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灌溉用水有了保障,使“塞上江南”锦上添花。

  内蒙古河套灌区建成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并对灌区进行了4次改造建设,使古老的灌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灌溉用水完全由拦河闸控制,用水有了保证,创造出“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美景。

  二是新开辟了黄河下游灌区。黄河下游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非常适于灌溉。但由于黄河洪水灾害频发,黄河下游一直没有引黄灌溉工程,自从河南建起人民胜利渠之后,随着黄河下游安澜局面的出现,河南、山东两省在黄河南北两岸陆续建起了引黄灌溉工程,目前灌溉面积超过3300万亩,年引用黄河水近百亿立方米。

  三是对黄河中游渭河汾河等灌区进行了改扩建。工程包括陕西关中地区的泾惠渠、渭惠渠,山西汾河灌区等先后进行了改造,扩建了提水工程,发展了井灌,扩大了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黄河流域在新中国成立初的1950年,中上游地区的灌溉面积约1200万亩,目前中上游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7700万亩,增加了5倍,加上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引黄灌溉面积3300万亩,流域内外引黄总灌溉面积达1.1亿亩。

  供水方面,引黄供水是从无到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及沿黄城乡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地区依靠引黄解决缺水问题成了唯一选择。到目前为止,黄河已为流域内外数十座城市、能源基地和广大农村提供了供水水源。已建成的重要供水工程有引黄济青(岛)工程、引黄入晋(为太原和大同供水)工程、中原油田和胜利油田供水工程、引黄应急济津(天津)工程,以及具有综合供水效益的盐环定扬黄工程、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等。这些工程为广大城乡和企业提供了水源保障,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第五,水力发电建设卓有成效。黄河上游是水电资源富集地区,现在上中游地区已建成具有综合效益的水电站主要有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刘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28座,总装机容量达1900多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640亿千瓦时,在全国各大江河中,属于开发程度较高的。

  三、结语

  70年来,遵循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按照“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方针,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建成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并按调水调沙运行调度,其结果是黄河下游河道由淤积转变为全线冲刷,平滩流量增大,河势向好,从而保障了黄河下游70年的安澜局面,成绩来之不易,为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让黄河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服务,还应继续做好三件事。

  一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并保护好黄河和流域的生态环境。

  二是,按照国务院批复的“87”分水方案,结合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加强流域内外的计划用水管理。兼顾各方用水需求和黄河自身的用水需要,优化和合理配置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处黄河关键部位,承上启下,关系黄河下游防洪安全以及调水调沙、冲淤变化和河势发展,没有第二个工程可以代替,但若要小浪底工程对黄河发挥长治久安的作用,必须保持住小浪底的较大库容。目前小浪底水库已累积淤积泥沙35亿立方米,为此,应汲取三门峡滞洪排沙运用的经验,改进水库调度,多排少淤或者不淤,让小浪底工程长期发挥保障黄河安澜的关键作用,让黄河更好地为人民造福。(退休干部  魏昌林  服务四处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