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1】《效率脑科学》:怎么用大脑喜欢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叶子20211208 2022-11-06 发布于吉林

戴维·罗克 东方极致 2022-11-06 06:30 发表于北京
《这样和世界相处》:心理学家阿德勒,教你与世界和谐相处
《知道做到》:教你从知道“做什么”精进到掌握“怎么做”     
图片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哈希。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叫《效率脑科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你怎么用大脑喜欢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我们都知道,脑力可以说是人类所拥有的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了。但是,它也是一种极容易被消耗的资源。在工作中,你可能经常会陷入“脑力困境”,比如,任务太多、信息太杂、与人协作太费劲,等等。每当这些时候,你可能都会不自觉地感觉“脑仁儿疼”,脑子不够使,或者身心俱疲,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很多工作困境,都可以通过改变我们跟大脑的相处方式来解决。而想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大脑。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要邀请你一起来学一学这本《效率脑科学》。

这本书的作者,叫戴维·罗克,是一位英国人,拥有神经科学领导力专业的博士学位,是英国神经领导学协会(NLI)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这个协会的研究成果被4500多家公司密切关注和学习,《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100强公司,超过一半都跟他们有合作。

戴维·罗克跟神经科学家杰夫里·施瓦茨博士综合目前的众多学术研究成果,共同提出了“神经领导学”,并把它应用在了个人和企业表现提升上,相关文章曾经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众多全球知名媒体上。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很多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境,并结合脑科学对这些困境进行了拆解,随后给出了改进方法。

今天,我会分两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首先第一部分,我们来看看脑科学能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困境,包括任务太多、信息太杂,或者问题太难,等等;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说说,脑科学能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与人协作时的困境,包括社交、沟通,还有改变他人,等等。听起来好像内容很多,别担心,在每一部分,你只需要掌握一条最重要的原理,就能知道解决这些困境的关键。

第一部分

我们先进入第一部分,看一看脑科学能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困境。

先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早上8点,你来到办公室,准备开始写今天下午开会要用到的提案。但是,从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事情就开始失控了:十几封新邮件,30多条未读的工作群消息,两条项目截止时间提醒,还有三条来自领导的语音。虽然你心里惦记着下午的会,但还是得先点开领导的聊天框,看他有什么指示。

他的第一条语音里面提到了一封昨晚发给你的邮件,你赶紧去看;看完了之后,你看着剩下的未读邮件,不由自主地就开始一封接一封地回复。半小时过去了,你只回复完了8封邮件。这时,你想起领导的第二条语音还没听,于是又点开了聊天框。你心里已经开始担心,下午开会要用的提案能不能做得完了,结果忙中出错,不小心把这条语音删掉了。

好,我们就不继续往下讲了。你估计已经能预想到,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也不会很美好。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每天不得不应对源源不断的、令人崩溃的工作量。“事情太多”已经成了打工人最常见的抱怨。

在这种时候,像我们前面说的那种顾此失彼、忙中出错的情况,似乎时不时就会发生。不要自责,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由我们大脑的局限性决定的。

我们大脑里有一块区域,叫前额皮质。它位于额头后方,是人类大脑在演化过程中最后发展起来的主要区域。

虽然,前额皮质仅仅占大脑体积的4%左右,但是,我们平时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全都离不了它。如果没有前额皮质,我们就没法设定目标,连想着“去商店买点牛奶”都做不到;也没法制订“怎么去买牛奶、再怎么回来”的计划。你也没法解决问题,比如在买牛奶的路上被车撞了,该怎么办;而且,你连创造力都失去了,再也不能创作故事、展望未来,跟别人讨论那些没有见过的事情,等等。总之,前额皮质是我们与这个世界进行互动的生物基础,是大脑的思考核心。

不过,尽管前额皮质很有用,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它消耗能量的速度很快。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进行一些比较“费脑子”的活动的时候,会特别容易饿或者困;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大脑的问题。还有,当你脑子里同时想着多件事的时候,就很容易顾此失彼,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情况。

作者认为,面对大脑的这些局限性,我们应该选择尊重它,而不是与之对抗。尊重局限的意思不是放弃努力,而是去思考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大脑资源。作者给出的原则可以总结为: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最费脑的最先做。我们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原则具体怎么用。

还是回到我们开头给出的那个场景,回到那个手忙脚乱的早上。作者建议我们,与其先一头扎进信息、邮件的海洋,不如先给各项事务进行优先级排序。因为,一方面,这有助于我们统筹分配这一天的脑力资源;另一方面,排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费大脑能量的事情,适合放在最前面做。

为了尽量减少排序这件事要消耗的脑力,我们可以把要排序的所有项目都变得“可视化”。比如,你可以先在文档里写下当天要做的所有事情,然后再拖拽它们进行排序;你也可以用实体物件,比如订书机、笔和尺子来代表每个待办任务,然后给它们排序。总之,要尽量把脑子里的想法转移到现实世界当中,这样才能让消耗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

在排序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拒绝那些非优先的脑力任务。不去思考那些目前还不必要思考的问题,不去关注那些目前还不紧急的任务,也不去做那些能委派出去的任务,把宝贵的脑力留给那些必须在当下自己完成的重要任务上。

还有,作者建议我们,在掌握某个项目的所有信息之前,不要去处理这个项目;等到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再来集中投入精力、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约大脑资源,把脑力“用在刀刃上”。

好,按照我们前面说的做好排序之后,你决定,先回复领导的消息。于是,你讲了一遍自己对于他的项目指示的理解,请他确认;他补充了几句,这件事就算落定了。然后,你打开邮箱,把剩下的邮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凡是不用立刻回复的,都先标记未读,留着下午会后再处理;又给新来的实习生安排了几项比较急的杂活。接下来,你静下心来,开始撰写下午开会要用的提案。现在是上午十点,会议是下午两点开,时间还来得及。

但是,写着写着,你发现,这次提案中涉及的项目,信息量很大,涉及很多图表数据,你感觉脑子有点乱,没有头绪。作者说,这其实也是我们前额皮质的局限性导致的,它同时能够容纳和处理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所以在同一时间内,我们要尽量让脑海中的东西越少越好。具体怎么做呢?作者建议我们,先把整个项目分解成三到四个组块,针对每一个组块,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要点,或者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然后,对这几个组块进行优先级排序,一次只思考一个组块里的问题,逐个击破。

这里面的原理是什么呢?根据书里的描述,我们可以把这整个过程想象成是在用一台内存很小的电脑制作画册。如果你一上来就把所有的高清大图导入进来,然后进行排版,每动一下肯定都要卡上好几秒;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们要先用一些分辨率低的小图替代原图,把它们都摆好位置之后,再一张一张地替换成高清图片。这其实是平面设计师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工作方法。编剧们也会采用类似的方法。他们会用很多块“故事板”组成整体的故事,每块故事板上都只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剧情;当要调整情节的时候,只要移动故事板,或者调整某块板子里面的内容就行了,不用拿出整个剧本,钻进去修改。像这样“组块式”的思考或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地帮我们节省大脑资源。

好,当你按照组块思考提案的时候,一开始很顺利,但是后来,到了给项目取名字这个环节的时候,你想了好几个都觉得不太对,感觉自己陷入了思维僵局。

“僵局”这个词,还真不是乱讲的。它是神经科学界的一个术语,专门用来形容那种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思维困境。比如,想不起一个老朋友的名字、设计方案的时候没有思路、写小说的时候没有灵感,等等,我们每个人估计都遇到过这些情况。它们都属于“僵局”。而且,由于前额皮质的局限性,我们在想象一些没有真实经验的事情的时候会比较困难,所以,人们经常会发现,越是需要发挥创造力的时候,自己越容易陷入僵局。

那怎么办呢?作者告诉我们,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不要跟问题死磕。因为,在很多时候,你正在纠结的那个思路,是一条错误的路,而正是错误的路,阻挡了正确的路。你要做的,是放空大脑,让大脑从之前固化的思路当中解脱出来;可以做一些轻松有趣的事情,减轻焦虑,让大脑安静下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洞察更快地浮现。洞察,具体来说,就是一个让你感觉眼前一亮,忍不住“啊哈!”出来的念头。但是,你平时应该也有体会,洞察一般不是靠逻辑推理或者严密计算得到的,它往往会在莫名其妙的时刻,突然迸发,比如当你在洗澡、健身或者开车的时候,等等。在这些时候,你可能并没有刻意地在思考问题,但却突然就有了主意。这其实就是你的潜意识正在帮你解决问题。我们之所以要放空大脑,就是为了让潜意识更好地发挥作用。作者说,越是放松和快乐的时刻,洞察就会越频繁地出现。

此外,有一些小技巧,能加速洞察的浮现。比如,让自己从更高的角度俯瞰问题,而不要钻进细枝末节里;以及,专注于你所掌握的信息之间的联系,而不是钻研每一条信息本身。

这样听着可能有点抽象,举个具体的例子。听书之前为你解读过一本《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讲到一个很厉害的人,叫尼古拉斯·卢曼。他起初是德国的一名公务员,后来用一年时间攻读下了博士学位,成了大学教授,后来在三十年间出版了58本学术著作,数百篇论文,而且,其中不少作品都成了学术界的经典之作。他之所以能拥有这么高效的产出,是用了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叫“卡片盒子”。而这套方法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从更高的角度、整体俯瞰问题,以及,关注信息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这套方法。

这套方法要求我们在平时,有意识地积累跟你所关注的问题有关的信息。比如,你今年要负责跟大健康产业有关的项目,那么你在平时肯定会关注相关的新闻、科技成果或者专家观点,等等,偶尔也可能会有一些碎片化的点子,那么这些都可以记在卡片上。可以是真的纸质卡片,也可以是电子版的。每张卡片我们只需要写三个内容:编号、主要内容和来源。比如,第18号,是一条关于某某国家级医药科技项目落地的新闻,以及这条新闻给你的启发,底下再写上来源——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报纸。这张卡片就完成了。

按照这个方法记卡片笔记,我们的卡片盒子会慢慢壮大。等到你需要新洞察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卡片拿出来,去观察卡片之间的联系。尤其可以把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卡片,或者有差异、有相反信息的卡片放在一起去思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很多绝妙的洞察或创意,其实只是在已有信息中发现了新的联系。比如,古腾堡发明的印刷机,其中两项关键发明是用合金批量制造的字母模具,另一样是把涂上油墨的字板压在纸上的螺旋压机。制造这两样东西的工艺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之前没有人想到能把它们用在印刷领域,也没有人想过把它们组合起来。所以,很多时候,你没有新的洞察,不是因为缺乏新的信息,而是没能在已有的信息当中发现新的联系。

第二部分

好,在刚才的第一部分,我们讲了脑科学能怎样帮助我们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困境,这里面最关键的一条道理是,前额皮质对于我们的日常思考至关重要,但同时它也有很多局限性;善于用脑的人会尊重这些局限性,这样才能让有限的脑力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接下来这一部分,我们来看看脑科学能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与人协作时的困境。这里面最关键的道理是:大脑天然会接近奖赏,远离威胁。

奖赏、威胁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SCARF模型。SCARF这个词,由S—C—A—R—F这五个字母组成,每个字母都代表了一个能驱动人类行为的社交元素,分别是:地位感(status)、确定感(certainty)、自主感(autonomy)、连接感(relatedness)、公平感(fairness)。记不住没关系,我们的文稿里有脑图,你可以保存下来备忘。

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会更详细地介绍每个词的具体应用场景。现在,我们先整体了解一下它们跟“奖赏”和“威胁”的关系。简单来说,当地位感、确定感、自主感、连接感和公平感这五种感觉得到增强的时候,对于大脑来说就是一种奖赏;这时,大脑会开启一种“接近状态”,也就是一种好奇、开放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学习、思考这些脑力活动很有帮助。反之,当这五种感觉被削弱的时候,大脑感受到的就是威胁;这时,大脑会开启一种“远离状态”,也就是一种焦虑、恐惧的状态;当这种状态强化的时候,人脑前额皮质的活跃程度就会降低,我们进行思考活动或者创造活动的效率也会随之降低。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道理:大脑天然会接近奖赏,远离威胁。

好,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条脑科学道理怎么能帮我们更加高效地与人协作。

首先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尽早跟协作伙伴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朋友和面对敌人的时候,状态是不同的。当大脑认定了某人是朋友的时候,它感受到的安全感和连接感会增强,就会开启“接近状态”。这个时候,我们面对对方时的同理心会更强,协作就会更加顺畅。而反之,如果大脑认定某人是敌人,它感受到的安全感和连接感会削弱,那么就会开启“远离状态”,会不自觉地质疑对方、提防对方,也更难理解对方的想法,这些都是不利于协作的。

不过,遗憾的是,当我们在初次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大脑给他的默认标签不是朋友,而是敌人。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不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摘掉给对方的敌人标签,大脑还处于远离状态呢。

好在,扭转这种状态并不难。研究发现,我们只需要主动地做出一些友好的姿势,比如握手、交换名片,跟对方讨论一下天气、交通;或者创造一些跟对方的共同经历,比如一起散散步、吃个饭,甚至只是简单地分享一壶茶、一包糖,等等。这些都能够促进你的大脑分泌出一种叫做“催产素”的激素,它能增进你跟对方的亲近感,向你的大脑发出信号,提醒它:“注意啦,这位是我们的朋友,不用这么提防”。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一个新团队刚刚组建的时候,总是要拿出很多时间来搞团建,或者组织破冰,这些其实都是为了帮我们的大脑撕掉给这些陌生人的敌人标签,以便更好地展开后续协作。

刚才说的是如何把陌生人转化为朋友。那么,如果你的协作对象是一个本来跟你就有点敌对的人,该怎么办呢?作者说,在工作场景中,这种敌对情绪通常产生于我们跟对方的竞争关系;而为了消除敌对情绪,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些共同的目标,比如明确我们这周要一起完成什么任务、达成什么业绩,或者,要一起打败哪个对手,等等。研究证明,想要改变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共同目标”比我们前面说的“创造共同经历”要更加有效,它能极大地增强我们跟对方的连接感。所以,作者建议说,当你要跟他人展开协作的时候,最好先找到你们的共同目标,并且要让两个人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个目标,这样,之后的每一件事都会变得更顺畅。

好,说完了怎么跟协作伙伴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在展开协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类问题,那就是,我们很难改变对方的想法。这个问题,相信你平时也遇到过。甚至有时你可能发现,虽然对方陷入了困境,而你明确地知道他的问题出在哪儿,可是,当你给出建议的时候,对方却根本听不进去。这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书里告诉我们,当我们在试图给别人提出建议,或者反馈意见的时候,通常会削弱别人的自主感,也会让他们感觉,自己相比于你的地位降低了,这会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受到威胁的感觉。我们前面也说了,大脑天然地会远离威胁。所以在这种时候,无论你说什么,都不能真正地进入对方的大脑,也就没法引导对方做出改变。

所以,作者提醒我们,一旦发现自己要“教别人做事”了,请立刻抑制住这种冲动;想要推动别人改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别人自己产生洞察。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就是,通过提升我们前面提到的,SCARF模型里的五种感觉,把他们的大脑从不容易产生洞察的远离状态,转变为容易产生洞察的接近状态。你可以通过鼓励对方,来提升他的地位感;或者把隐晦的问题说得更明白,来提高他的确定感;如果实在想提建议,可以多提几种不同的方案,让对方自己来判断,这样能够提升对方的自主感。

当我们像这样,让对方的大脑处于比较放松的接近状态之后,剩下要做的,就跟我们在第一部分说过的,帮自己产生洞察的方法差不多了。你可以帮助对方从更高的角度俯瞰问题,比如用尽可能简洁的表达来概括问题,最好能简化为一句话;还有就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关注内心的细微想法,挖掘想法之间有价值的联系。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暗示对方“你能够想出好主意,我们来探索一下你的好主意,不用管我的想法”。

像这样能够提升地位感的动作,对于洞察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我们自己身上。书里讲了一个例子,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大家用自我批判的目光来修改自己的论文,作业的打分依据不是论文本身,而是学生们对论文的改进程度。结果,这项作业的完成度普遍很好。一位学生说:“我发现自己能以完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论文了;我把它当作别人的论文来读,每个错误都很明显,但之前站在自己的角度却没发现它们。”

这个例子表明,人们其实是有能力给自己反馈意见的。在不威胁到自身地位,或者地位感有提升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很乐意让自己获得改进。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写完文章之后,过段时间再来修改,会写得更好。因为这时我们已经忘了这是自己写出来的内容,可以用陌生人的视角——一个不会容忍低质量内容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文章。

刚才我们关注的是,怎么引导别人改变想法,接下来再说说,怎么引导别人改变行为。这类问题在家庭协作的场景中出现得比较多。比如,很多家长都很头痛,自己的孩子总有一些坏毛病改不了,怎么说也没用,还伤了家里和气。

遇到这类问题,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也就是通过外部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促使对方发生行为改变。但是,这种方式的作用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我们之前在《内在动机》这本听书里,提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证明,今天就不再赘述了。

作者认为,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胡萝卜加大棒”这类方法之所以效果有限,是因为:一方面,你不可能一直给别人提供奖励,而且,对方一旦习惯这种奖励,它们就变得不那么有价值了,除非下一次的奖励更好、更多,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当你在给别人施加惩罚或者奖励的时候,无形中就提高了你自己的地位,降低了对方的地位,这会使得对方把你视为威胁,大脑开启了远离状态,改变就更难发生了。

那么,引导别人发生行为改变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书里告诉我们,还是要从“大脑天然会接近奖赏,远离威胁”这条关键的道理出发,让对方的大脑从远离状态转变为接近状态。方法就是利用SCARF模型,提升对方的地位感、确定感、自主感、连接感和公平感。

比如在家庭协作的场景中,如果一个家长想让哥哥多谦让妹妹,不要总跟妹妹抢东西,可以在哥哥对妹妹表现出友好、照顾的时候,多表扬他——这是在提升他的地位感。还可以让哥哥加入一些原本只有大人参加的家庭会议,让他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这是在提升地位感加确定感。还有,与其告诉哥哥“你应该做什么”,不如让他来给自己和妹妹安排,要一起做什么游戏,什么时间做作业,每人可以吃多少零食,等等;还有,把“我想让你做某某事情”这种表达,换成“你愿意去做某某事情吗”,这些都能提升他的自主感,让他更愿意去做出改变。

听到这里,你会发现,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其实还是在为对方提供奖赏,只不过不是零花钱、玩具、旅行这些有形的奖赏,而是大脑更喜欢的、无形的奖赏。

这套来自SCARF模型的奖赏方法在工作场景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在工作场合公开肯定一个人,能够对这个人产生比较长久的激励效果;允许人们弹性工作,比如在家办公,或者降低做报告的频率,能够提高自主感,改善人们的工作表现;还有,好的领导者往往会以谦逊的姿态面对下属,会跟下属共同讨论今年的工作计划,会懂得简政放权而不是事事插手,会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薪酬待遇,等等,你也能感受到,这些其实都是围绕着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地位感、确定感、自主感、连接感和公平感。

结语

好,以上就是《效率脑科学》这本书里,我想跟你分享的重点内容。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我们讲了脑科学能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困境,这里面涉及一个关键的大脑部位——前额皮质。它对于我们的日常思考至关重要。没有它,我们就没法设定目标,没法解决问题,也没法发挥创造力。

但同时,前额皮质也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它消耗能量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需要精打细算地使用大脑,尽可能地把脑力用在刀刃上;还有,它没办法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那我们就得学会把复杂的项目拆解成不同的组块,按照优先级来逐个击破;还有,它可能会在我们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时候陷入僵局,这时,我们需要让大脑放松下来,让自己从更高的角度俯瞰问题,去发掘信息之间的联系,刺激洞察的出现。

在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说的是,脑科学能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与人协作时的困境。这里面最关键的道理是:大脑天然会接近奖赏,远离威胁。当地位感、确定感、自主感、连接感和公平感这五种感觉得到增强的时候,对于大脑来说就是一种奖赏;反之,当这五种感觉被削弱的时候,大脑就会感受到威胁。善于与人协作的人,会懂得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对方的这五种感觉得到增强,从而让协作的开展、改变的发生更加顺畅。

作者鼓励我们,可以多跟身边的人分享你在书里看到的这些观点。因为,脑科学告诉我们,你越是关注某些概念,越是重复地输出它们,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越容易调用它们。

最后,让我们再最后重复一遍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尊重大脑的局限性,而不是与之对抗;最善用大脑的人,不是那些能开发大脑极限的人,而是那些能与大脑的局限性和谐共处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