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粟裕兵败南麻,谭震林闻讯1000字评粟裕:天才有余远见不足

 坏人彭 2022-11-06 发布于北京

1947年7月30日,华野在粟裕的率领下,被迫从山东临朐向东南方向的胶东半岛方向撤退。此举不仅意味着华野经营了十多年的沂蒙山根据地被国民党夺去。

更是让当时党中央意欲使华野在刘邓过黄河南下时给与策应的战略构想破灭。而此战的失利对于粟裕的打击是最大的,要知道此时距粟裕创下“孟良崮大捷”的高光时刻仅过去不足两个月。

文章图片1

粟裕

由于此战华野伤亡巨大,作为军事主官的粟裕难辞其咎。为此粟裕专门给党中央发报,承担占据失利的责任,请求党中央给与处分。

尽管陈毅多次对粟裕进行开导,但深陷自责情绪中的粟裕迟迟没能独自从中走出来。直到粟裕看到了谭震林写给自己的批评信后,粟裕才如梦初醒。

在这封长达1000字得批评信中,谭震林对于粟裕的军事领导指挥才能是不否定的,但却说:

作为军事天才,粟裕缺的是战略远见。

明明此话是软中带刺,为何粟裕却不怒反喜,甚至借此摆脱情绪困扰,重回巅峰呢?这就不得从孟良崮大捷说起了!

蒋介石的“新手段”;

1947年5月16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结束。此战过后,国民党不仅损失了一个人数多达3.2万的美系机械师,甚至连整编74师的中将师长张灵甫也没能逃脱。

文章图片2

蒋介石

对此,蒋介石可谓是痛心疾首。因此在战后总结时,对于援救不利的国民党将领大加斥责。然而当时的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老蒋虽然心中恼火,但也不敢大开杀戒。

否则军队哗变,后果只会更糟。而经此一战,华野的粟裕成了众多国民党将领心中的噩梦,他们对于解放军本就恐惧,现在连战力强横的74师都折进去了,一时间国军当中都“谈粟色变”!

而作为国民党的军事统帅,蒋介石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国民党军内部问题重重,想要从内部下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无奈之下,蒋介石打算改换战法。但实际上,从反围剿时期开始算起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同我军断断续续打了近20年时间。

可在这20年时间里里,国民党除了对我军围追堵截之外,几乎没有战法可言。但此时解放军已经进入了战略大反攻时期,蒋介石意识到如果再这么下去,恐怕真的就完了!

文章图片3

岗村宁次

可蒋介石身边的所谓军事参谋大都是我军的手下败将,依靠他们难以取得什么实际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请教”了一个人——原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

其实尽管抗日战争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我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岗村宁次任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期间,曾发动了“五一大扫荡”!

在这场空前的大扫荡中,我华北根据地被迫缩小了一半,主力部队减员10万,甚至还牺牲了一位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因此对于岗村宁次,我军虽然无比的愤恨,但其能力确实不容小觑。就连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德怀都曾说过:“岗村宁次是历来华北日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

尽管抗战结束后我方明确将岗村宁次列为了一号战犯,可蒋介石政府却在此问题上态度暧昧。唯一对其采取的措施就是将之软禁在了南京。

而国民党之所以对岗村宁次如此“礼遇”,皆因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岗村宁次担任了蒋介石的秘密军事顾问!

而在岗村宁次的指导下,蒋介石对战局进行了复盘。他发现我军长于情报收集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想要在于我军的战斗中掌握主动,就要破解这两个难题!

文章图片4

戴笠

可当时军统的戴笠已死,南京的情报网络早已不胜昔日。再加上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很多,大都只想保存实力,不想为蒋介石卖命。

故而在于我军作战之时,救援不力、作壁上观甚至借刀杀人的事情层出不穷。老蒋深知军队不能“齐心协力”,否则自己的地位堪忧;但也不能一盘散沙,不然何谈“胜利”?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蒋思虑再三,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战术思想,那就是: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进,以三四个师重叠交互前进。

如此一来,国民党也学会了集中优势兵力这套,企图与我军来个大决战。不得不说,这招的确老辣,甚至让“战神”粟裕也有些挠头!

粟裕也挠头;

文章图片5

1947年6月,为了一举消灭我沂蒙山根据地的有生力量,蒋介石发起了“鲁中会战”。由于对手是粟裕,所以蒋介石经过精心挑选,任命了范汉杰担任前线总指挥!

由于采用新战法,国民党大军在范汉杰的率领下,像一个滚筒一样转到了鲁中地区。看到这么一大坨,粟裕有些挠头。

我军对于国民党的部队,武器和人数一般都不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分割或者寻歼侧翼打开突破口,之后在直捣黄龙。

可此次范汉杰前来,国民党大军重重叠叠、彼此交错,几乎没有一点空子可以钻。如果冒险进入,极有可能无法分割敌人反被敌人全歼。

俗话说“按照兵书打仗的人都是傻子”,粟裕这么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将自然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眼见分割不成,粟裕打算以3个纵队为诱饵出击鲁南,诱使范汉杰回援。

同时将华野的主力部队摆在沂水一代等地战机。按说只要范汉杰中了招回援,那么国民党大军就要分兵,如此一来在运动中歼敌的效果就可以达到。

文章图片6

刘、邓

可此时恰巧党中央发来电报,表明6月底刘邓将渡过黄河,希望华野能够分兵鲁西和鲁南,为他们打开通道,策应一下,从而分担他们的压力。

尽管粟裕有分兵鲁南的计划,但那只是诱饵,主力并未调动。可如果要切切实实给刘邓分担压力的话,那么3个纵队显然是不够的。

无奈之下,粟裕按照中央的指示,很快从鲁中分了5个纵队前往鲁南。由于粟裕的增援,战局突变。为防止刘邓突破“笼子”,蒋介石和顾祝同再次调整部署,从鲁中的范汉杰部抽调了7个整编师,让他们去充实各路围剿解放军的国军!

如此一来,粟裕面临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由于蒋介石的抽掉,范汉杰11个师的兵力只剩下了4个,这让粟裕觉得所谓的“鲁中会战”恐怕要胎死腹中了!

但是敌人既然来了,且又势单力薄,所以即便是他们想要逃跑,在粟裕看来也得留下点值钱的东西才行。

文章图片7

范汉杰

而反观留在鲁中地区的4个国民党整编师,唯有11师还算能看。更重要的是,这个11师驻扎在沂蒙山根据地的心脏部位——南麻。

南麻虽然不大,但在国民党眼中却非常重要。蒋介石曾经说过:“共产党在江北有两个'老巢’,政治老巢在延安,军事老巢就在南麻。

因此驻扎在南麻地区的国民党11师成功地吊起了粟裕的胃口。最开始的时候,粟裕认为既然“鲁中会战”打不成了,那么这里的国民党军肯定会撤退!

而驻扎在南麻的第11师又在撤退序列的末尾,届时只要追个尾巴打,应该很容易就能歼灭11师。然而粟裕失算了,范汉杰老奸巨猾,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撤退。

相反,他还想利于11师这个诱饵钓一下粟裕,将华野的主力引诱到南麻,然后以“中心开花”的战法,让国军在外围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然后重创华野。

文章图片8

粟裕(拿地图者)

但当时距离孟良崮大捷刚刚过去没多久,华野的指战员包括粟裕在内,都还沉浸在巨大的胜利喜悦之中。虽然粟裕比一般人要清醒一些,但可惜的是他竟然没有识破范汉杰的圈套!

根据当时的力量对比和情报消息,粟裕手中可以动用的是4个纵队外加华东特旅,而国民党11师麾下只有5个团。另外据情报显示,11师在南麻构筑了一些工事,但并不牢固。

基于这些原因,粟裕认为如果以11旅为饵的话,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的国民党军来援,届时未必不能重现“孟良崮大捷”!

在今天看来,当时的粟裕与范汉杰都在算计对方,想要以11师为基础扩大战果,然而或许是孟良崮大捷来得太容易了,天上的一场大雨给华野的指战员包括粟裕在内都泼了一盆冷水!

天时不利;

1947年7月17日,粟裕在再三的权衡之下,发起了南麻战役。战前,由于要防止国民党在我军还没有完全歼灭11师的情况下进行增援,粟裕分出了1个纵队和地方武装进行打援。

文章图片9

18日清晨,在特纵的掩护下,另外3个纵队开始了对南麻的进攻。然而进攻刚开始,粟裕就发现了问题。

原来,战前粟裕从收集而来的情报得知,11师构筑了一些工事,但并不坚固。可进攻一开始,经过几轮炮火的轰击,11师的阵前工事几乎毫发无损。

如此一来,粟裕想要速战速决的战略构想就难以实现了,这不由得增加了他的忧虑。毕竟南麻枪声一响,周围的国民党军都会闻风而动,如果自己这边久攻不下,那么负责打援的战士们就压力大增。

可现在部队已经展开,只能硬着头皮上。但真正接触到地方阵地后,战士们才发现11师的工事坚固程度远超想象。

11师师长胡琏在核心阵地周围设置了许多的铁丝网和鹿砦,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解放军前进的步伐。而且借助这些工事,11师以强劲的火力进行反扑,一时间解放军伤亡很大!

看到这种情况,粟裕虽然心中不安,但却不能表露出来,此时面对的是硬骨头,就算崩了门牙也得啃下来,不然崩的就不只是门牙了!

文章图片10

于是在战士们舍生忘死的冲锋下,18日晚总算攻破了外围的警戒阵地。而为了尽可能减轻打援部队的压力,粟裕命令部队立刻对11师的主阵地发起总攻。

原本粟裕以为只要总攻发起,11师很快就能够拿下,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总攻竟成了粟裕成名后的第一次“滑铁卢”!

尽管胡琏11师的外围阵地大部分被攻破,可是11师一点也不慌。原来在外围阵地中,还大大小小夹杂了1000多座堡垒。

这些堡垒大的叫做母堡,小的叫做子堡。一座母堡周围密密麻麻围绕着二三十座子堡。子母堡之间用交通壕连接,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堡群!

尽管我军战士们奋不顾身的冲上阵地,可是还没到跟前就在敌人的炮火下倒地一片。即便有的战士在我方火力的掩护下冲上了堡垒,可是子堡中只有两三个国军,母堡中也不超过一个班。

文章图片11

子母堡

如此一来,我军伤筋动骨,可敌人却几乎安然无恙。无奈之下,粟裕赶紧改变战术 ,除用炮火射击外 ,又组织爆破小组进行爆破。

爆破小组先用炸药包炸掉地堡,然后突击组发起迅猛冲锋 ,一拥而上。进攻部队的伤亡因而减少了 ,但地堡不是城墙 ,炸完一道就没事 ,这么多密密麻麻的地堡 ,爆破很费时间。

胡琏也针锋相对地制定出防御战术。粟裕有突击组,他有反击组,反击组全部配备冲锋枪和卡宾枪。解放军那边爆破 ,反击小组会同时出击,从不同方向对准爆破口猛射。

将 随后冲上来的突击小组打死打伤在突破口附近。就在双方拉锯的关键时刻 ,突然下起大雨。

因缺乏防潮设备 ,华野的弹药都被淋湿了 ,赖以爆破攻坚的炸药包也大多失效,大雨

还引发了山洪 ,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重炮拉不上前线。

由于南麻久攻不下,再加上有孟良崮的前车之鉴,老蒋严令各个增援部队必须及时增援。各地打援的我军武装压力骤增。

文章图片12

粟裕

由于当时粟裕手中兵力有限,无法再派出预备队去增援,为了不被国民党外围更大的包围圈困死,只能于7月21日黄昏下令撤围。

为了尽快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粟裕率领华野剩余的部队从南麻的东北方向撤退。可殊不知,仓促之下,粟裕又跳进了范汉杰设置的另一个圈套!

之后在山东的临朐,粟裕再次遇到了难题。由于兵力不足且追兵在后,粟裕急需打下临朐城。可当时天降暴雨,我军派去炸城墙的药包遇水失效。

后来费尽周折终于将城墙打开了一个缺口,可是由于雨水的冲刷,土筑的城墙成了泥水横流,战士们行动受限。

粟裕本想快速消耗临朐国民党守军的弹药,然而敌人空投的物资源源不断,致使粟裕的这一打算落空。

眼看临朐就在眼前,但始终难以迈入。就在粟裕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强攻的时候,国民党援军改变了策略,他们钻了我们打援部队之间距离较远的空子,已经朝着临朐汹汹而来。

文章图片13

如果粟裕再不撤退,或许华野剩余的兵力就要彻底交代着临朐了!无奈之下,7月30日晚,粟裕终于决定放弃临朐,向临朐的东南方向胶东半岛地区转移!

这个决定虽然避免了华野被国民党聚而歼之的命运,但却也失掉了华野经营了十多年的沂蒙山根据地。而且南麻、临朐两战,粟裕既定的战果不仅没有达到,反而损失惨重。

据战后统计,南麻、临朐两战之中,国民党伤亡18000余人,我军伤亡至少21000余人。由于减员问题严重,华野有的主力师被迫压缩成了两个团。

而面对这种结果,粟裕自责不已,甚至主动给党中央发去了请求处分的电报。而与此同时,与粟裕一同的陈毅却不断开导他。

在陈毅看来,作为华野的一号军事主官,南麻和临朐的战斗不利,自己也有责任,不能都怪粟裕一人。可即便如此,粟裕仍旧不能释怀。

再次振作;

文章图片14

谭震林

直到粟裕的好友谭震林听闻南麻、临朐之战失利的消息后,才亲自动笔写下了长达1000字的批评书。

在这封批评书中,谭震林并未否认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反而对其以前的战果大加赞赏,认为其是罕见的军事天才。

可其话锋一转,却也表示:粟裕军事指挥有天分,但却缺乏远见。而正是此话让粟裕醍醐灌顶,一下子从自责和愧疚的情绪走走了出来。

原来,在谭震林看来。粟裕作为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战术指挥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战略眼光显然是不足的。

或许是孟良崮大捷让粟裕有些自满,以至于在南麻和临朐战役时将华野部队摆在了孤注一掷的地步,丝毫没有考虑过最坏的情况。

整场战斗只想着如何取胜,而没有提前准备后路。因此整场战斗都在被战场形势和敌人推着走,丝毫掌握不到主动权,最后才导致南麻和临朐战役无功而返,还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15

而粟裕看到这里后,也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一时间有了些许顿悟,这让他重拾信心,有了继续和敌人战斗的意志和勇气。

正因如此,在随后的日子里,粟裕才能够临危不乱,巧妙布局,在淮海战役中不断扩大战果,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成了毛主席口中的“大将”!

结语:

其实,强如粟裕也会有迷失自我的时刻。如果不是孟良崮大捷来的太过容易,粟裕不可能会放下警惕,轻易地走进范汉杰的圈套,最后导致惨败。

所以不论在何时,我们都要保持一丝清醒。要知道志得意满的时刻,也是最松懈的时刻,而往往在这种不设防的时候,都是敌人最容易出手的时候。


参考文献:
1.《党史纵览》——粟裕与胡琏的战场争锋;

2.《解放战争时期 南麻、 临 朐 战役经 验教训 探析》——禹 宛 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