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政治五千年

 小挢流水人家 2022-11-07 发布于山东

中国政治五千年
吕思勉
21个笔记


◆ 第一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 史事亡失的多了,我们现在对于各方面,所知道的多很模糊(不但古代史籍缺乏之时,即至后世,史籍号称完备,然我们所要知道的事,仍很缺乏而多伪误。用现代新史学的眼光看起来,现在人类对于过去的知识,实在是很贫乏的),贸贸然据不完不备的材料,来说明一时代的盛衰,往往易流于武断。

>> 世界尚未臻于大同之境,人类不能免于彼此对立,就不免要靠着武力或者别种力量互相剥削。在一个团体之内,虽然有更高的权力以判其是非曲直,而制止其不正当的竞争,在各个团体之间却至今还没有,到被外力侵犯之时,即不得不以强力自卫,此团体即所谓国家。

>> 世界上的人多着呢,为什么有些人能合组一个国家,有些人却要分作两国呢?这个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民族的异同,而民族的根柢,则为文化。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国家,这是无待于言的。一个大民族,固然总是融合许多小民族而成,然其中亦必有一主体。

>> 一个民族不能自知其最古的历史,正和一个人不能自知其极小时候的情形一样。

>> 直至最近,中国民族的由来,才有人加以考究,而其初还是西人,到后来,中国人才渐加注意。

>> 所以追求民族的起源,实当求之于考古学,而不当求之于历史。

>> 文化的发展,总是起于大河下流的,埃及和小亚细亚即其明证。与其说中国文化起于黄河上流,不如说其起于黄河下流的切于事情了。


◆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 文化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


◆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 人,总是要维持其生命的;不但要维持生命,还要追求幸福,以扩大其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类的本性如此,无可怀疑。

>> 人不可以害人的,害人的必自害

>> 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 在政治上,因为民主政治废坠得久了,诸家虽都以民为重,却想不出一个使人民参与政治的办法,而只希望在上者用温情主义来抚恤人民,尊重舆论,用督责手段,以制止臣下的虐民。


◆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 这个问题,在当时的人看起来,重要的有两方面:一个是生计,一个是教化,这是理论上当然的结果。衣食足而知荣辱,生计问题,自然在教化之先;而要解决生计问题,又不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途,这亦是理论上当然的结果。


◆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

>> 西汉的灭亡,相权的丧失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其事不但关涉汉朝,历代的政治,实都受其影响


◆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 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

>> 因为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总只有少数,官僚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其利害总是和人民相反的,非靠督责不行。


◆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 民族的特征,乃文化而非血统


◆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 思宗立,虽有志于振作,而已无能为力了


◆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

>> 缘中国地大而人众,政治向主放任,人民和当地的政府,关系已浅,和中央政府,则几于毫无直接关系,所以朝代的移易,往往刺激不动人民的感情。


◆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 士大夫的风气,在清时本是近于阘茸[插图]而好利的。湘军的中坚人物,一时曾以坚贞任事的精神为倡。然少数人的提倡,挽回不过积重的风气来,所以大乱平定未久,而此种精神,即已迅速堕落。官方士习,败坏如故。在同、光之世,曾产生一批所谓清流,喜唱高调,而于事实茫无所知,几于又蹈宋、明人的覆辙。幸而当时的情势,不容这一种人物发荣滋长,法越之役,其人有身当其冲而失败的,遂亦销声匿迹了,而士大夫仍成为一奄奄无气的社会。
政府和士大夫阶级,其不振既如此,而宫廷之间,又发生了变故。清穆宗虽系孝钦后所生,顾与孝钦不协。立后之时,孝贞、孝钦,各有所主。穆宗顺从了孝贞的意思。孝钦大怒,禁其与后同居。穆宗郁郁,遂为微行,致疾而死。醇亲王奕[插图]之妻,为孝钦后之妹,孝钦因违众议立其子载湉[插图],是为德宗。年方四岁,两宫再临朝。后孝贞后忽无故而死,孝钦后益无忌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