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这样的因果传说你会接受吗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11-07 发布于浙江




这样的因果传说你会接受吗




文/应可军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的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800余人全部遇害。

  
明太祖崩,太子朱标英年早逝,遂册立朱标次子朱允文为帝(朱标长子死於10岁),是为惠帝。惠帝削藩导致叔父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兵变,以“清君侧(清除君主身傍权臣)”为名,逐惠帝,自立为帝,是为建文帝明成祖,史称“靖难之变”。朱棣命两朝元老翰林学士方孝孺(先事朱元璋,后辅助惠帝)下诏称帝,方孝孺逆旨,愤而书“燕贼篡位”。朱棣大怒,以“诛九族”胁之,方应之曰“何妨十族”,磔(腰断)於市,诛十族(九族之外加上师徒一族)共杀800余人。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历史上只有“灭九族”的酷刑,有史以来,“灭十族”惟方孝孺与景清两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的人即耿直单纯(非贬义)。

而根据民间传说,方孝孺被灭十族是因果报应,因为他的父亲方克勤杀了800多条蛇。

方孝孺的父亲名叫方克勤,方家历代学儒是书香门第。儒家重视丧葬,有一年方克勤发现了一处新地很适合做祖坟就决定迁坟到那里。

方克勤算好了良辰吉日,但是在他动工的前一天晚上,他梦见了一个红衣老人。这个老人哀求他说:“你所选的风水地点,正是我和族人住了很久的地方,我哀求你再宽延三天,等待我的子孙搬到别的地方去后,你再造坟墓,我一定报答你的恩情。”老人恭恭敬敬地说了三次,千叮万嘱,要求三天后才掘土,才礼拜而去。

方克勤梦醒以后觉得梦中的事情是很荒诞的,已经看了良辰吉日也不愿意再改,于是命令工人开工掘地。工人掘地时发现一穴,穴中有蛇800多条。方克勤立时惊出一身冷汗,急忙下令让众人举火焚烧这窝蛇,一来不想祖上与蛇同居一地,二来也不想影响施工的速度。忙了一阵子,总算是把这窝蛇都烧死了。

方克勤晚上又梦见了那位红衣老人,老人满面怨恨,气急败坏说道:“我苦苦哀求你,只希望你给三天的空暇,为何你如此狠心,不但没有延缓,还一把火烧了我全族?今日你令我灭族,他日我也要让你灭族!”

方克勤也没把这事当回事,他还仕途顺利在济宁做了知府,期间生了方孝闻、方孝孺两兄弟。方孝孺自幼聪慧,长大后更是博学多才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官做到翰林学士。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也就是建文帝。但是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朱棣登基后让方孝孺拟写登基诏书,但是方孝孺不仅不愿意,还说朱棣是篡位,不合礼法。

大怒的朱棣威胁方孝孺道:“你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却仰着头回答:“便诛十族又何妨!”这下皇帝是真的火了,便下令将其十族,是把师友门徒都算上才凑齐十族尽数诛绝。

朱棣杀了方孝孺十族共873人,据说和方孝孺父亲方克勤当初杀的那窝蛇的数量是一样的。原来,方孝孺就是红衣老人来投胎的,也就是被烧死八百条红蛇的首领。他是来报仇的。

方孝孺被诛了十族是因为父亲烧死了一窝蛇,蛇投胎来报仇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万物有灵还是应该善待他们。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510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