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名将录之十七 李大亮(下)

 陈德龙k60ofaux 2022-11-07 发布于安徽

平吐谷浑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李大亮被任命为剑南道(治今四川成都)巡省大使。他到剑南后,兴利除弊,激浊扬清,当地民众对其赞誉有加。

同年,吐谷浑出兵进攻凉州,六月,太宗派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领军出征,将吐谷浑击败。但唐军撤回后,吐谷浑以为唐军远征乏力,于当年十一月再度进犯凉州,太宗忍无可忍,决定大举征伐。

图片(唐代王昌龄《凉州词》:“大漠风尘日色昏”)

十二月,太宗命尚书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凉州都督、且末道(一说河东道)行军总管李大亮等五位行军总管,出击吐谷浑。唐军在库山(今青海共和县境内)首战告捷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主动放弃王城,退入荒原,企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拖垮唐军,并下令把烧光野草,以断绝唐军马草。

图片(“红旗半卷出辕门”)

唐军决定分南北两路进击。李大亮同主帅李靖出北路。唐军“涉青海,观河源”,一路取胜,进至蜀浑山。李大亮率部与吐谷浑军大战,俘获伏允妻及名王二十人,斩首数千级,并获杂畜五万以充军粮,伏允败逃。南北两路唐军在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会师后,继续追击至突伦川,再败伏允。伏允拥残兵继续逃窜,走投无路,不久自杀(一说为部下所杀)。吐谷浑平定。李大亮因功封武阳县公,检校右卫大将军,又受赐帛绢千段,奴婢一百五十人,他全都分给了亲戚。

图片(“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军平定吐谷浑后,太宗下诏复其国,封伏允之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甘豆可汗,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太宗担心慕容顺根基不稳,难以服众,故派李大亮率兵数千为之声援。后拜李大亮为左卫大将军。

御薛延陀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十一月,漠北的薛延陀真珠可汗联合铁勒十姓各部落,出兵二十万(一说八万),大举南侵,进驻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占据善阳岭(今山西朔县北)。戍守漠南的突厥俟利苾可汗李思摩(东突厥灭亡后,太宗立阿史那思摩为可汗,赐姓李,令其率突厥部落在漠南游牧),率部退守朔州(今山西朔县),并派人向朝廷告急。

图片(宁夏吴忠黄河楼)

太宗命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兵四万、骑兵五千,驻屯灵武(今宁夏吴忠),与其他大军一起北向出击薛延陀。此次征伐,沉重打击了薛延陀,使之不再成为严重边患。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军彻底扫灭薛延陀。

宿卫留守

贞观十七年(643年),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将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召回京师,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授其工部尚书,一人身兼三职,宿卫两宫,深得太宗信赖。每次轮到李大亮值守夜勤时,他总是通宵和衣假寐。太宗知道后,慰劳说:“有你在,我可以睡个安稳觉。”太宗外出巡视,大多令李大亮随从侍卫。

图片(房玄龄,唐初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渊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并成为心腹。后积极参与谋划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拜为中书令)

次年,太宗御驾巡视东都洛阳,诏令李大亮为房玄龄副手,留守长安。虽身居要职,属吏甚多,李大亮却丝毫不懈怠,兢兢业业,将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令房玄龄称赞不已,对太宗说:“李大亮有王陵周勃之气节,可以托付大事。”

同年,太宗准备东征高句丽,当时李大亮已经患病,太宗亲自调制药物,令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临终前,李大亮心中仍忧劳国事,上表劝太宗不要再远征高句丽,重点将关中治理好。太宗虽未采纳,但仍十分感动。

图片(王陵,西汉开国功臣,曹参死后,拜右相,与左相陈平共同执政,被吕后夺权后,便辞职不再上朝)

图片(周勃,西汉开国功臣,前半生追随刘邦反秦灭楚,后半生平叛、削吕、安刘。房玄龄以王陵、周勃称誉李大亮,可见对他十分赞赏)

人物综述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大亮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太宗痛失爱将,伤心恸哭,辍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懿”,陪葬昭陵。

唐初因战事频仍,成就了一批名将。但这些武将当中,或居功傲物,或贪财忘义,或野心膨胀,而李大亮之品格几乎无可挑剔,是德、才、勤、绩、廉等诸方面皆极为出色的一位大将。

图片(子贡庐墓处,位于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西侧,据说子贡为孔子庐墓六年。按照儒家礼制,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称为庐墓,为期三年)

一是心怀仁德。无论官职高低,李大亮总是关心民间疾苦,尽心尽力保一地平安,惠一方百姓。他对下层民众抱有深切的恻隐之心。唐军平定辅公祏后,他因功受赐一百名奴婢,却一个未留,将他们全部放遣从良。他还常常扶助贫弱,倾其家资安葬宗族中鳏寡无后者三十余人。他去世后,受其收养的遗孤为他庐墓者多达十余人。破吐谷浑后,他所受赏的奴仆一百五十人及帛绢千段,全部送给了亲戚。对待兄嫂,他极尽友悌之道,深受世人赞赏。

图片(唐代素胎双髻女侍俑。奴婢是丧失人身自由和权利的“贱民”,分为官属和私属两类,前者来源于籍没的罪犯和战争虏掠的人口,后者则来源于卖身或被掠卖的贫民以及官家的赏赐)

二是文武双全。李大亮未作为主帅指挥过重大战役,其战绩难以与约略同龄的李𪟝等人相比,但难得的是,他归唐之后,未尝败绩,且观其领军戍边,极具自身特点。

首先有勇有谋,胆略过人。在土门任县令时,他孤身深入突厥流寇营地,成功将贼劝降。在对阵张善安时,他又单骑入敌营,解除了对手的戒心,从而将其诱捕,瓦解了叛军。一生两次只身入敌营,可谓名副其实的孤胆英雄,同时代名将中,唯其一人。

图片(奴婢地位极其低下,《唐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可由主人任意驱使、玩狎和买卖,也不得与良人通婚。由此可见,李大亮将一百名籍没为奴婢的官宦子女放遣从良,确是一项善举。图为唐代妇女服饰

其次守土安边,善于治理。一般而言,武将大多长于征伐,但李大亮除征伐外,还十分重视边疆治理。任土门县令,面对灾荒之年,他招抚流民,卖马劝农,恢复生产,当年即取得丰收。镇守凉州时,他又多施惠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声闻朝野。东突厥灭亡后,他劝太宗减轻边民劳役负担,让他们休养生息。这些措施,对于发展边疆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冲突战端,具有重要意义。故北宋名臣曾巩称赞他是唐初“长民守土”的代表人物。

图片李大亮与玄奘还有一段交集。玄奘天竺取经乃是私自出境,时任凉州都督李大亮得知后,发出缉捕文书: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好在缉捕未能得手,中国才多了一位绝世高僧和一部家喻户晓的神幻小说

三是忠谨勤勉,直言劝谏。李大亮始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他担任两宫宿卫时,已身居大将军之高位,但轮值夜班时,总是和衣假寐,令太宗十分放心。他的勤勉,也非他人可比,《新唐书》记载,即使是妻子儿女也从未见过他有懈怠懒惰。《新唐书》还评价他“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他敢于忠言直谏就是最好的注脚,甚称典型的例子就是不曲意顺从台使进献名鹰,相反上书劝谏太宗要知人善任。

图片(同李靖一样,李大亮死后也被神化,在闽台一带被尊为五府千岁(“南鲲鯓王”)之一。相传玉皇大帝听闻李大亮和他四位结义兄弟忠君爱国、关护百姓的事迹后,敕封他们代天巡狩四海,驱疫除瘟,除暴安良

四是清俭自守。李大亮虽然身居要职,但他的住宅却十分简陋,衣服也非常简朴。他死后入殓时,家中居然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只好在棺中放了五石米、三十端布,由此可见他奉己何等俭约,真可谓家无余赀。

李大亮还知恩图报。张弼曾经免他一死,日后他总想着如何报答。张弼后来担任将作丞(从六品下),避而不见地位显贵的李大亮。有一天,李大亮在路上偶遇张弼,拉着他的手,激动得哭了起来,要将家产拿出让给张弼,张弼坚决不肯接受。李大亮于是向太宗求情,使张弼得以人尽其才,升任中郎将,不久又任代州都督。这段诚挚的友谊,后世传为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