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中国金融骗局:温州民间借贷

 淡然3a89r15snv 2022-11-07 发布于四川

今天给大家聊到温州民间借贷,可能大家首先脑海浮现了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浙江温州皮革厂倒闭了......

这次给大家聊的这个人物可是非常之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一个80年代的木匠在1年之间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几千万的传奇! 80年代几千万啊 什么级别...

ok,我们言归正传哈,搬好小板凳开始将小故事了。

1986年,一场历史罕见的“抬会”风波席卷了浙江乐清的20多个乡镇,波及了邻近多个县(市、区),20多万人被卷入,8万多个家庭负债累累,引发社会大动荡,引起全国乃至海外的关注。

为平息风波,乐清先后惩治会主40多人、诈骗分子53名,30多人被判处徒刑。其中,作为两个大“会主”,郑乐芬与李启锋的涉案金额占了全市“会案”金额的半壁江山,分别以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死刑。

  • 1、小木匠得道姑真传开始发迹

李启峰在乐清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木匠,因为手艺精湛,做工细腻,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找李启峰做事。

更重要的是,李启峰这个人还很讲义气,这一点为李启峰在当地积累了不少的人脉。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手艺又好、又讲义气的小木匠。

文章图片1

这年夏天因为受了一个以搞民间互助会发家的道姑指点,发明了“抬会”,“抬会”又叫应会,经济互助会。

所有入会的人都要先交钱,会主将会员们的钱放在一起,再把这笔钱交给有需要的会员使用。用钱的会员需要支付利息,不用钱的会员就能够吃利息。抬会最开始只发展在几个人当中,各自出钱,相互帮助。

  • 二、疯狂的会员

但是李启峰打破这种规律,开始组织“百人百元百月单万会”。李启峰给出的入会条件看上去疯狂,但是承诺的好处也同样诱人。  这个会你想要加入会员必须支付1.16万元,当时1.16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已经很天价了。

但是入会的好处可能对于人性来说可是非常有诱惑的,加入两个月之后,每个月就能够保证拿到9000元的利息,之前的本金也依然是自己的。拿满一年之后,会员只需要每个月支付3000元,就可以继续享受每个月9000元的利息。

李启峰在乐清是有一定人脉的,当这个消息一传播出去的时候,很多人纷纷找上李启峰。当时对于农村人来说,这种便宜可是不能不要的。但是入会的价格也确实让很多人停下了脚步。

有人面对诱惑把家底甚至借钱凑齐1.16万入会。都想做第一吃螃蟹的人。一时间,李启峰家乃至整个雪湾村都变得热闹起来,每天都是拿着钱去李启峰家请求入会的人。当时记载,入会的人员有人招待不过来甚至有人掏钱走后门进入会员,李启锋甚至说每天数钱数的手疼。几十万的现金一箱一箱地装。

很多人问了 不就是100多张小红鱼嘛,可是80年代啊 当时平均物价几毛钱啊,拿过去的1.16万大多都是几百几十几块几毛的零碎钱。

除了李启峰和他的妻子之外,李启峰家还有三名会计、五位出纳和四个保镖。会计和出纳一直在记账、收款、记录人名;四位保镖则守在李启峰家,保护李启峰、李启峰家人和李启峰家中钱的安全。

每一个交了1.16万元入会费的人都会拿到一个所谓的“会员证。一个还没巴掌大的小笔记本上,记录着入会人的基本信息和交钱时间,盖有李启峰的私章作为两个月之后前来取钱的凭证。

文章图片2
  • 三、质变的会员

1986年,找李启峰“抬会”的人越来越多。

先是,农妇胡碎珠通过中间人和李启峰搭上钩以后,入了100万的会钱,后来她又自己搞了一个小“抬会”拢了100多万,全都投进了李启峰的会。再后来,一个邻县玉环的人,租了一条小船,带着整整几麻袋共76万元现钞来入会。

这一年,一个民企工厂的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不过500元左右,远在1500公里外的北京,一斤猪肉卖一块七五,白菜一毛一斤,一块北海牌香皂五毛钱。大部分的温州人并不富裕。一年来,因为抬会,仅在乐清的17个乡镇,就制造了大大小小的184个百万富翁,10个1000万以上的会主。

为了和李启峰一起“抬会”,给他送钱入会的事件显得魔幻而失真。一开始,人们将钱装在衣服兜、包里拿来,后来,李启峰厌烦了并拒收万元以下的小票子入会。为了入会,很多人不得不走后门,送礼、拉关系,给中介费。

有钱的大小会主或小企业老板们,各有各的办法,他们推着板车、 挑着担子、 划着船或者用摩托车把钱送过去。“到后来大家像疯了一样,钱拿来,就用尺子量一下,或拿秤称,大多是几十万元入会,数额差点没关系,钱都堆在地上。”原乐清县调处民间债务办公室主任张守奎后来回忆说。

温州有句民谣这样说:温州人的头发是空心的,里面藏的都是智慧。此时,这句话显得很讽刺。据说,1986年前后,参与“抬会”的80%是妇女,会主们都是各村有头有脸,能说会道,却又文盲或半文盲的女能人,她们靠一张“肚皮账”记忆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资金往来,将一些文化程度更高的人忽悠进会。

李启峰呢,因为送钱的人太多,就整天在堂屋里踱来踱去,一言不发,两边堆放着一箱箱的钱,本来用于装香烟的纸板箱,据说一箱刚够放25万元人民币。李家还特意雇了2个厨师,每天大鱼大肉地吃,不时地拉熟人入席。

文章图片3

他在大会之下设立了小会,小会之中设置小会主,小会主分别发展各自的会员。

抬会演变到这里,已经逐渐变成了具有投机欺诈性质的民间信用形式。

越来越多的人见有利可图便不加思索的要求入会,在利益面前,没有人思考风险,所有人都在规划明天。

  • 四、最后的疯狂

那面对那么多会员可能有人质疑了,我给你1.16万元入会,你第二月后给我9000钱以此类推,当时李启锋是怎么有钱给的呢?

而且这样的举动,进入会员的人谁还去干活啊,谁都想躺平静坐赚钱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所谓的会员。

那么,这些的庞氏骗局又能坚持多久呢?

当时在乐清,大大小小地抬会一共有1346个,其中最大的抬会已经发展到了12122人。

从1985年到1987年初,温州市中有九个县,两个区,总共30万人卷入“抬会”当中。

会款发生额高达12亿之多,甚至出现了“短会”“官会”等不同形式的变种。

1986年的春天,对于李启峰来说并不是春天。

大批的入会者涌入,抬会的规模确实大大扩大,但是这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只想收利息,不想用钱的。

支付利息的人远远少于拿利息的人,为了填补之前给出的“每个月可以拿到9000元”的条件,李启峰只能不断地发展会员,用新的入会费填补之前的窟窿。

有人计算过,假设每个人都是1.16万元入会,要是想维持下去,到第6个月,就必须增加到22个会员;

到第12个月,就要发展693个会员,而到第18个月,会员数量就要超过两万人了。

滚雪球式的发展让抬会最终难以支撑下去,资金链断裂给抬会带来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文章图片4
  • 五、抬会的落幕

大小抬会相继崩溃,别说当初承诺的每月9000元利息的条件难以再实现,很多会员到最后连会费都取不出来。

李启峰的失踪,无疑让温州市十几万的会员陷入恐慌之中,有的人已经交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会员费。一时间,温州市的十六个县,几十个乡镇,三十多万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六神无主地抬会会员变成讨债者,冲进了各个大大小小的会主家中。

讨债者哭喊,叫骂甚至是与会主发生肢体冲突。曾经的会员,还会集体跑到乐清县政府机构。

这一天之后,乐清县五交化公司仓库及商店长期积压的200余把三角刮刀,突然被抢购一空。当时,在政府收网之前,乐清已出现大量的暴力催债、绑架人质、侵占他人住宅等行为。这些刀具,或被会主买去防身,或被当作了催收会款的凶器。

1986年7月,就有平阳、苍南两个县的会员集合了四百多名女性会员。几百人一起闯进乐清县机关大院,坐在地上、办公室里一起哭喊。因为店铺关门,工厂停工,导致很多人失业。被骗加上失业,八万多个家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上百所小学被迫停课放假,社会正常秩序被打乱。

乐清县的社会治安一片混乱。要不到钱的会员很容易陷入极端,不少人把会主及其家人抓起来,绑在柱子上,对他们施加私刑和威胁,这其中的手段非常残忍。

乐清县公安机关在事后统计时发现,在此期间,被非法拘禁者达到1000多人。此外,还有200人潜逃,140多处房屋被毁,8万多户家庭倾家荡产。

那段时间里,很多会主不堪压力,主动找到公安机关要求坐牢。当乐清县的社会混乱已经发展难以忽视的地步时,乐清市公安机关准备找到大会主李启峰。

这才发现,李启峰及其妻子早已经带着12万元会款离开了乐清县。乐清县政府见李启峰已经携款潜逃,立即组织了一支由公安,工商银行以及基层干部组成的队伍,对李启峰的抬会进行彻查。最终,这支队伍在李启峰家中发现了146箱的现金,共计2907万元人民币,收回了李启峰对外借款883万元。

除了李启峰之外,令一个大会主郑乐芬也携款潜逃。

郑乐芬的抬会范围比李启峰更广,除了温州市之外,江苏、山东、新疆等地都有他的会员。

此时,温州的抬会已经惊动了中央,中央下达命令,务必要将携款潜逃的大会主抓捕。

1986年5月4日,在天津市公安机关的协助之下,李启峰夫妇在天津被抓捕归案。

两个多月之后,郑乐芬在江苏省金坛县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

李启峰和郑乐芬等会主虽然被抓捕归案,但是很多会员的钱依然无法收回。

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